「[美娱]恰逢其时」

第一百六十八时 伊斯基亚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伊斯基亚岛是距离那不勒斯不远处的一个火山岛, 算是意大利当地很出名的疗养岛屿,从那不勒斯坐渡轮前往伊斯基亚岛需要一个多小时。

当乔琳站在渡轮的围栏边上望着天空中的海鸟时,本就抱着她, 问她在想什么。

乔琳放松地靠在他怀里, 很惬意地说:“事实上, 我什么都没想,这让我觉得很愉快。”

本闻言进一步抱紧了她,他喜欢他们这样待在一起时的感觉, 就好像他们没法分开一样。

抵达伊斯基亚岛后, 他们先去了预订的酒店。这个由阿拉贡城堡改成的酒店房间出乎意料得大, 还有乔琳喜欢的拱形窗户, 海景也很棒。

他们住的这个酒店本身就是一个景点, 两个人换上了更适合在海岛上闲逛的衣服和帽子,准备在马特拍摄结束前在岛上闲逛一小会儿。

乔琳拉着本的手, 悠闲地晃着,扭头看着他说:“我们是不是应该给马特准备些什么?生日蛋糕?”

“你知道我带你来这儿主要是为了度假吧?没有蛋糕马特也会很高兴的。”本故意夸张地眨了眨眼睛,把乔琳逗笑了。

她笑了一会儿后才继续说:“我是认真的,我给马特准备了一个生日礼物。”

“你的小旅行箱里还能装下吗?”本闻言有点惊讶地问。

“当然,”乔琳点点头,“是一个蓝宝石的领带夹。”

本夸张地“哦”了一下, 然后说:“我也准备了。我之前跟格温妮丝联系过了,她会配合我们,他们的导演安东尼也很喜欢这个主意。”

乔琳“嗯”了一声,她没再说什么, 也没对他联系前女友发表什么看法。她觉得本和格温还是朋友这件事很不错,毕竟她的前男友在她的生活里经常出现,这样本就不能挑她的问题了。

可对本来说这件事其实有点怪, 他知道自己向来跟前女友没法好好相处,分手都分得很残忍,这是头一次有前女友还能算作是朋友的,这对他来说很新鲜。

乔琳知道《天才雷普利》的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一直在跟制片公司幻影企业合作,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威廉·霍伯格离开派拉蒙德不久,他把《天才雷普利》的版权带到了幻影,开始跟幻影的常用导演明格拉合作。而幻影企业从《理智与情感》开始就一直在跟米拉麦克斯合作,后者分销了他们大部分电影,包括把明格拉推上奥斯卡最佳导演席位的《英国病人》。

说实话,她觉得那一年《冰血暴》更好,不过《英国病人》的反战题材和米拉麦克斯的竞选活动都更受奥斯卡青睐,而且《冰血暴》导演科恩兄弟在奥斯卡上向来是一直有提名,从来不得奖。

乔琳不觉得明格拉跟米拉麦克斯的关系是此次出行的障碍,她路过的是幻影企业的剧组,又不是韦恩斯坦的。况且好莱坞的根本原则在于没有什么关系是一定稳固的,除非它一直很赚钱。

她跟本在阿拉贡城堡内部逛了一会儿,尽管这里很多建筑都已经是19世纪重建时留下的,但是还有一些未经打磨的岩石建筑从15世纪中期保留了下来。这里已经算是一座博物馆了,乔琳听着翻译介绍修女墓的文字说明,觉得不寒而栗。她这个20世纪的人已经无法想象几百年前女性是如何靠着精神信仰生活的了。

比起阿拉贡城堡内部那带着历史阴影的沉重感,城堡顶部的露台就好玩多了,这里视野非常开阔,远处海洋波光粼粼,不同的蓝色层层叠叠的,近处点缀着白色的小船,实在是太美了。

这是一种不同于加州的海景,乔琳不知道是气候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里更浪漫,总之很不一样。

在岛上消磨够足够的时间后,他们坐车去了剧组的工作地点。乔琳的老熟人菲利普·西摩·霍夫曼也在那儿,他们不久后又要在《木兰花》里一起工作了。格温妮丝找了个场务助理把他们带进了剧组,乔琳和本在不打扰剧组拍摄的情况下跟导演和在场的制片人打了个招呼。

然后就是当马特回到化妆房车上的时候,他被早就埋伏起来的本和乔琳偷袭了。

“生日快乐!”乔琳捧着蛋糕,希望能吓马特一跳。

马特确实吃了一惊,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觉得他们非常贴心,如果不是用这种把他心跳吓到一个危险数值的办法就更好了。

而且他深深地怀疑本带着乔琳来给他庆祝生日,更像是一种孩子气的炫耀,他以前可从没这么贴心过。

之后格温妮丝的助理在片场拿来了一个更大的蛋糕,剧组的工作人员们每个都分到了蛋糕,大家给马特一起唱了生日快乐歌。

“28岁了,马特。”乔琳坐在他身边,快乐地吃着蛋糕。她很喜欢别人过生日的时刻,这个时候她可以不管什么身材管理之类的东西,尽情地享受糖分。

马特感慨道:“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那肯定不是坏事,年龄带来智慧,不是吗?”裘德洛坐在旁边漫不经心地回应道。

乔琳是第一次跟这位英国演员见面,他确实长得很英俊,有一种不事生产似的邪恶美感,难怪他们选他出演王尔德的情人道格拉斯勋爵和《天才雷普利》的富家少爷迪基。

乔琳知道他已婚后忍不住追问道:“为什么英国演员都很早就结婚了?我的意思是说,认真的,为什么?现在的美国演员们,特别是好莱坞的演员们,无论男女,都从来不结婚,除非他们已经30多岁了。或者他们已经离过一次婚了。”

裘德闻言笑起来,他把这种问题当做是对他本人的赞美,“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传统?演员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这大概是一种文化差异。”

马特耸了下肩,“我只是没遇到合适的人,如果感觉对的话,我会希望结婚。”

本对这个问题感到有点尴尬,毕竟提起来这个话题的是他的约会对象,这让他不能随意地回答这个问题,他只能开玩笑道:“我的问题是没人愿意嫁给我。”

所有人都笑了,笑得很厉害,特别是格温妮丝。格温是在座所有人中除了裘德以外唯一订过婚的,她不觉得订婚代表什么,“有的时候订婚只是一个阶段而已,到最后你还会发现也许你承诺会结婚的那个人根本不是你想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你内心深处的平静。”

乔琳赞同地点点头,她一直觉得人与人的感情关系真的太复杂了,根本没有一种确定的规则能让每个人理清自己的生活,所有的道理都有例外,只有一个人自己才能判断自己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声称不婚的人可能会跟伴侣在一起20年,一起养育孩子;他们也可能只是在明年就遇到了新的伴侣,然后立刻跟对方结了婚。而声称很想组建家庭的人事实上也可能在遇到别人求婚的时候立刻被吓跑,比如她自己。这种事永远都没法用一个道理衡量。

生日派对的末尾是一场略显简陋却很欢乐的舞会,大家在音乐声中跳起了舞,剧组的工作成员和一些当地的居民也加入了进来,欢笑声、舞蹈声交织着,快活极了。

乔琳在人们的起哄中表演了自己在意大利学到的传统塔兰泰拉舞,在手鼓声中笑着旋转着。本和马特看着人群中魅力四射的乔琳,同时沉默下来。

马特开玩笑地摇了摇头,“本,你这个幸运的混蛋。”

“我知道,我知道。”本叹息着轻声回复道。

马特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本,你是故意带她来的吗?”

本立刻摇头,“当然不是。”

马特喝了一口啤酒,“我不这么觉得,你这个混蛋。”

“也许,”本也喝了一口啤酒,“有点。”

“我知道我输了!”马特笑着随手给了他一拳,“我希望你们两个人都快乐。”

本低头笑起来,“我知道。我们现在没事了?”

“没事了。”

两个男人碰了碰手中的啤酒,达成了一种默契。

乔琳跳累了,从人群中退了出来,笑嘻嘻地趴在本的背上,搂着他的脖子,“你们在说什么?”

本笑着回复说:“我们在说你跳得很好看。”

“哦,是嘛?”乔琳没当真,在本的侧脸上吻了一下,在他身边坐了下来,“马特,谢谢你的生日,我好久没有玩得这么开心了。”

“我很荣幸。”马特开了一罐新的啤酒,递给乔琳。

乔琳接过灌了一口,“上次来意大利的时候一直在赶拍摄日程,一点都不轻松。为什么你没出现在威尼斯的电影节上?你和爱德华·诺顿都没来。”

马特想了想,“放映那天我有个拍摄日程走不开,埃德也差不多,他好像在跟大卫·芬奇一起拍摄。”

乔琳想了想,“哦,探照灯的《搏击俱乐部》,另一个改编项目。我记得他们还有布拉德·皮特。”

她其实接到过这个项目的邀请,她被制片人看做是女主角的第一人选,可是她有自己的项目要做,而且据说导演芬奇更喜欢简·加罗法洛,她就回绝了这个邀请。她其实有点遗憾,如果不是时间不合适,她还是挺想跟埃迪和皮特一起工作的。不过最后这个角色落在了海伦娜·伯翰·卡特的头上。

“应该是的。”马特点点头,探照灯的制片人也考虑过让他出演诺顿的那个角色,不过后来并没有实现。

本不喜欢乔琳被马特占去注意力的感觉,他立刻说了个别的话题争夺乔琳的关注,乔琳也配合,微笑着听他说些笑话,然后亲吻他。

这让一旁的马特感到非常不舒服,他只想去给自己的女朋友打个电话,来证明自己也是有人爱的。薇诺娜在拍《驱魔人》,不然她也会来这里为他庆祝生日了。

还好剧组迎来了周末的双休,不然以今天这种玩闹的方式,第一天他们肯定都得醉醺醺地上工。乔琳跟本在伊斯基亚岛度过了一个完美的周末,然后在周一之前回到了洛杉矶。

“太可惜了,你得一直工作,亲爱的。”本躺在乔琳的床上,拉着她的手,不愿意让她离开。

乔琳顺势躺回床上,亲吻他,“本,我有个剧组等着我去呢。”

“为什么很多行政制片都不在剧组工作,你却这么忙?”

乔琳摸着他的脸,带点得意地说:“那是因为他们还得忙着搞办公室斗争呢,而我只要管好我的剧组就行了。”

她说完后从床上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你走的时候把院门锁好就行,今天我的造型助理会过来帮我整理一下衣柜。”

“好的。”本点了点头。他现在拿到了乔琳住宅的两把钥匙,偶尔在各自的家里过夜,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说呢,还没有真的明确,这让他有点头昏。

乔琳倒是没有想过这一点,她和本还没有到互相说“我爱你”的地步。

两个人是不是在较劲,看谁先说出来这句“芝麻开门”呢?乔琳不这么觉得。她只是以为本还没有到爱她这个地步,而她也还没有真的爱上他。

真伤脑筋,她有点丧气地想着,我和本现在的状态很好,可我爱他吗?我不知道。

比起纠缠不清的感情生活,工作还是更清晰。乔琳除了《木兰花》剧组的事情要操心,她还要跟卢比孔河内部的高层开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年末项目开发会议。

现在卢比孔河内部的工作已经划分成了不同的类型和等级。5000万以上正在运行的大型预算项目目前只有正在做后期的《矩阵》、前期准备中的《魔戒:同盟》,此外还有正在跟梦想工厂进行融资谈判的《剑斗士》。

“谈判进行得怎么样了?”乔琳想在会议上听个简短的汇报。

负责谈判的副总示意助理把项目介绍发给在座的参会者,“这是一个大卫·弗兰佐尼和道格·维克维尔负责制作的项目,剧本已经完成了,他们定了罗素·克劳主演。他会是这个试图刺杀皇帝的将军,失败后变成了奴隶剑斗士,他在斗兽场赢得了民众的支持,领导了一场反对□□的叛乱。谈判进行得很顺利,预算在1亿美元左右,我们出5000万,负责美国以外其他地区的分销,以50-50的比例分享全球收益。只要我们的董事会批准,我们下周就能签合同。”

乔琳点点头,这符合他们之前的预期,“很好,我没有反对意见,记得确保我们的法律和财务细节没有问题。”

下一项会议内容是1500万至5000万的中等预算项目,主要是两项,一个是预估在3000万左右的《木兰花》,另一个则是花了300万从别的工作室买来开发权的项目《鬼眼》。

《鬼眼》是开发总裁杰尔曼主持的恐怖电影系列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步,www.youxs.org,甚至与乔琳对赌,愿意为之放弃公司给他的激励股权。

乔琳其实原本觉得这个数字是不可接受的,可是考虑到杰尔曼作为公司元老很少有这么强硬的时刻,她还是让步了。况且她也觉得这个项目作为整个恐怖电影系列的重点项目很合适。

这个恐怖电影系列是卢比孔河调整业务发展后提出的一个发展方向,他们启用了一个新的片标“号角工作室”,实际上也是一个新的工作室,以此作为后续中档预算的恐怖类型片系列的特别片标。

除了《鬼眼》以外,他们还有一些系列电影计划要逐步进行,包括《死亡目的地》、《恐怖电影》等。

此外还有一些待定的项目,他们收购了《美国惊魂记》的发行权,原定预算是1000万,打算明年8月开始拍摄,不过演员都还没有选定。

乔琳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很复杂。原著是本非常疯狂的后现代作品,乔琳对作者讽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部分很感兴趣,却也对那些疯狂的虐杀描写感到不适。业内普遍也认为这部题材边缘,故事内容有点虚幻,很难被拍成电影。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支持这个项目,可是电影导演玛丽·哈伦对它的规划很清晰,而且交出了不错的剧本。乔琳很欣赏哈伦的作品《我杀了安迪·沃霍尔》,这让她觉得也许拍摄一部低预算的《美国惊魂记》是可行的。

她最后还是支持了这个项目,并且决定把它挂到“号角计划”里,这样子就可以绕开公司内部其他反对的声音,还可以保证哈伦的创作自主权不被其他制片人干涉。

总体上这一年卢比孔河依然在借着大船的胜利飞速扩张。《综艺》报道他们的制片计划时都觉得他们的举动略显冒进。可是乔琳觉得机不可失,像大船这样的收益几十年难得一见,她必须得抓住机会巩固胜利。

一切到底如何,可能只得等所有成片上映后才能知道结果了。

阅读[美娱]恰逢其时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美娱]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