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第48章 有钱,一起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抗清》全本免费阅读

运河边靖南王世子耿精忠正为一条不知哪流传出来的谶纬震惊且动心之时,这条谶纬的“创作者”正在荆州整军。

关于“天子分身火耳”这则谶纬几时出现,王五还真的不清楚,反正可以肯定的是耿精忠正是听了这个谶纬后开始蓄意反清。

前世相关史料表明,耿精忠下决心要造清廷反可能要早于吴三桂。

而尚之信显然受到了耿精忠影响。

因为两人在燕京为人质时,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甚至这两人可能都对自己的父亲不满。

或者说这两个“王二代”骨子里还是个男人。

不过不排除这条谶纬是耿精忠自己的创作成果。

也不排除这条谶纬是别的复明人士暗中筹划。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五成功将这条谶纬提前传到了耿精忠耳中。

不管这条谶纬原时空是否耿精忠创作,如今都为其添上了“天选之子”的光环。

上苍给你的,你若不要,就是逆天而为,要天打雷劈的。

当从塘报上看到清廷竟准耿精忠回藩学习兵事,王五知道历史的大势已经在掀动了。

吴三桂早在正位,孙延龄到广西就位,耿精忠到福建就位,就剩一個尚之信了。

印象中尚之信他爹尚可喜好像不喜欢这个长子,有意立其次子为平南世子,所以一直拖着不上奏清廷让长子回藩,这样的话尚之信就位可能就得按步就班,大概几年后才能回广东。

所以有可能的话,得推动一下尚之信就位的时间。

只广东那边王五毫无势力,也根本没有插手的可能,此事倒有些麻烦。

且看后面有没有机会推一把了。

当前,王五只要干五件事便行。

第一,打造荆州根据地,练出一支不低于三万人的强军来;

这件事他已经在做。

首先就是将清廷给予的三个汉军牛录整编为亲兵营。

这个亲兵营由归顺以来表现上佳的徐霖指挥,在八旗序列中隶属汉军正白旗第三协领第七参领。

表面拿的是八旗军饷,由燕京户部统一拨付的荆州驻防旗兵饷中予以支取。

这支亲兵营也是纯骑兵部队,专门练习骑战。

眼下虽不到一千人编制,但王五希望这支亲兵营是他的骑兵雏形,充当一个教导队的角色。

也就是几年后一千人的骑兵能够扩至五千,八千,甚至一万人。

从而让他有能力在北方平原战场同清军一决高下。

又定荆州总兵所辖三标营,即荆州左营、右营、中营。

左营由赵进忠指挥,右营由田文指挥,中营由张天放指挥。

每营按绿营军制各1000人,配备武器为火铳、刀、矛、弓弩等,另每营发给铁甲200具,棉甲800具,盾400付。

发给的铁甲、棉甲多是缴获的满八旗,都是上等质量,不是原先明军所用的下等货。

军官全部由从巫山突出的老班底担任,兵员比例这一块原明军占四成、降军占三成、民夫占三成。

又设炮营,辎重二营,各定兵员都是1000人。

只现有绿营兵制无法提供相应编制,王五便将这两个营全放在了荆州水营编制中。

营房和训练场地也都在城外以掩人耳目。

荆州水营的定额兵员是3500人,但实际有7000人,比清廷的编制多出一倍来。

所以账面上王五只能从清廷得到3500人的饷银,其余人全部为“隐户”,一应支出都由他本人提供。

好在清廷没法派人来查他的花名册,否则超编一事肯定会惹来麻烦。

余下人员如何安置,武昌的老张给出了个主意。

一部分到地方机构渡口巡司、市巡司、油巡司、盐巡司、铁巡司任职,这些机构同明朝的巡检司差不多,属于地方武力机构。

也可以说是税务部门。

缉查走私以及收取过往商贩税金。

大致能消化2500人左右。

另一部分则派往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六县,或充任衙役、或充任捕手、地方快手。

也就是地方上的巡警角色。

大概也能消化2000人左右。

不过编制上是能消化,但将人撒出去就没法进行有组织的训练,也没法进行系统性的军事学习,真有战事的时候,这些撒出去的最多就是个地方二三线部队性质,难以充当主力使用。

甚至有可能在地方呆久了,完全杂鱼化,根上烂到底。

毕竟,这些机构都是有油水的,和地方也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瓜葛。

王五是希望能在荆州编练一个集团军,一支能和清军打,也能和吴军打的军队!

所以,老张的建议不符合王五利益。

只有些事情他心急也没用,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安置的问题。

因为安置问题涉及到对地方的实质控制。

只有完全控制了荆州府辖各县的人力、物力、财力,他才能有资源编练新军。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老张的意思你得先有

鸡。

荆州地盘和几十万人口就是鸡。

不把这只鸡拿住,哪来蛋供你食用。

王五想想也对,他要扩军练军,兵源只能从荆州本地来,既然如此,肯定先要将荆州牢牢捏在手中才行。

同“旗下奴”计划一样。

一个是行政上的彻底控制,一个是利益上的控制。

双管齐下,哪怕这年把时间内打造不出强军来,有这个完全基本盘在,还怕没兵可用么。

就眼下状况,能有五千敢战之兵在,湖广就没人敢动他王耀武。

何况,还有个吓死人的老玛法在。

第二,不遗余力推动复明士绅将复明希望压在吴三桂那里,甚至让这些从前对吴三桂恨之入骨的士绅为吴三桂洗白,从而让清廷对吴三桂的猜忌达到鼎峰,倒逼吴三桂提前起事;

第三,就是不择一切手段通过“老玛法”鳌拜加快削藩节奏。

鳌拜不是老说吴三桂一富家翁,有他在不敢反么。

那孙女婿就得向老玛法证明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老玛法仍然不愿提前削藩,王五就只得放弃老玛法,转而向小麻子抛出橄榄枝。

必要时,甚至可以告诉小麻子对付鳌拜不需要千军万马,只要十几个不怕死的少年就行。

当然,这是最后一步。

内心深处,王五还是希

阅读抗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