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第47章 耿家出天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抗清》全本免费阅读

燕京,通州码头。

一众官员正在为南下回藩的靖南王世子耿精忠送行。

半个月前,靖南王耿继茂上书朝廷,请求让其长子精忠能够回福建学习兵事。

此事鳌拜相当慎重,在与遏必隆等人商议后,决定放耿精忠回福建。

原因是耿继茂这些年对大清极为臣服,表现也极为老实,比之让朝廷甚是猜忌的吴三桂要让人放心的多。

且这两年在与海贼郑氏集团作战中,耿继茂屡立功勋。

去年十月,耿继茂同闽浙总督李率泰督兵渡海,攻克厦门,明郑军惊溃。

今年三月,耿继茂复与李率泰、王进功及海澄公黄梧、水师提督施琅等统兵至八尺门,由海道拔铜山明郑军营,海贼郑经集舰数十远遁台湾,其余明郑军或斩或降,获战舰军器无算。

至此,中国大陆除了西山残余明贼再无片土为明所据。

有此战功,加上耿继茂另两个儿子仍留在京中,另外耿继茂奏折中说自己身体也越发不好,因此得早让世子熟悉藩务以应对台湾郑家威胁,鳌拜权衡再三同意了耿继茂所请。

其实促使鳌拜这么爽快同意放人,还因了工部尚书济世的一句话:“耿家皆无胆鼠类,放这个世子回去将来也不会坏事。”

济世何出此言?

因为第一任靖南王也就是耿继茂的父亲耿仲明是被“逃人法”吓的上吊自杀的。

如此无胆之人,其子孙又能有多大胆。

加之福建又有闽浙总督李率泰坐镇,根本不虞耿家有不臣之心。

遏必隆也认为应当准耿继茂所请,虽说朝野都疑忌那三個汉人藩王,但三个汉人藩王目前并没有走到一块,也就是吴、尚、耿三家不是一块铁板,尿不到一处。

因此,有必要对三藩区别对待。

实力最大的吴三桂肯定要重点提防,但实力较弱的尚、耿两家,则因适当“松绑”,一来可以让这两家对朝廷感恩戴德,二来也能告诉天下人大清并没有疑忌三藩之意。

得知朝廷真放自己回藩,耿精忠着实怔了许久,继而长出一口气,忍不住对父亲派在自己身边的亲信曾养性道:“今日才知自由身之可贵。”

尔后将此事通知自己在京的两个亲弟弟昭忠与聚忠。

同大哥精忠一样,耿昭忠和聚忠也都是娶的满洲宗室贵女。

不过大哥精忠娶的是豪格之女,即太宗孙女。

而这两个兄弟却都是娶的太宗之兄阿巴泰的孙女。

昭忠妻阿巴泰三子博洛之女,聚忠妻是阿巴泰四子、安亲王岳乐的女儿。

兄弟二人还真应了工部尚书济世所言,就是为人十分胆小。

平日里甚至都不愿意参加大哥精忠组织的“饭局”,也不与那些同在燕京为人质的“难兄难弟”走动。

但这次大哥奉旨回福建学习兵事,兄弟二人还是特意过来送行。

除朝廷一些按例前来的官员以及与耿家有旧之人外,送行的还有平南王世子尚之信。

对这个常常口出狂言甚至敢当街大骂满洲官员是“鞑子”的尚公爷,耿昭忠和耿聚忠皆是心中厌恶,也实是不明白大哥为何喜与这个疯子相交的。

因而两兄弟在与大哥说了几句后就先坐车离开码头回京。

耿精忠对此没说什么,尚之信见状却是哼了一声:“耿大,你这两个弟弟不成器,将来说不定还会害了你。”

闻言,耿精忠笑了笑,并没有将尚之信的话放在心中,转而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回广东。

“你爹心里还有你,我那个爹”

尚之信一脸一言难尽的样子,继而岔开这话,叹了一声道:“孙老大去了广西,你又回福建学习兵事,这京中倒剩我孤家寡人一个,以后没的乐子可言喽。”

耿精忠听后不由笑道:“不是还有吴家那位么。”

“他?”

尚之信冷笑一声:“这小子真把自己当额驸了,眼里哪有我这个疯汉酒鬼,巴不得离我越远越好。”

“也不能这么说,那位可能明哲保身吧。”

耿精忠知吴应熊这些年来不

阅读抗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