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驾到」

第39章长安长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召太医”,赵匡胤见他倒下,急忙喊道。

王继恩还趴在地上不起来,见赵光义晕倒,正想起身去看看,听到赵匡胤的命令,强忍着腰间的痛楚,缓缓起身。

赵德芳眼睛一转,停住向赵光义而去的脚步,转头看向王继恩,纵身飞扑过去,王继恩还没站起,又被压倒。

“狗奴才,欺负晋王,打死你”,赵德芳边说边打,这一顿劈头盖脸,乱拳打的王继恩连声哀嚎。

赵匡胤静静的坐在堂上,也不拦赵德芳,心思急转,起身向殿门走去,走道门口吩咐侍卫去请太医,然后向文德殿走去。

“我在哪?”赵光义声音嘶哑,有气无力的问道。

赵匡胤见他醒来,走到床边坐下说道:“醒了”。

赵光义虽然虚弱,但看见赵匡胤,也知道自己在皇宫,再回想起晕倒前发生的事,把头扭过去,也不看赵匡胤。

后者目光随着他转过去,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流泪了,一点声音都没有,不叫也不闹,就是流泪。

赵匡胤心生不忍,开口说道:“昏迷两个时辰了,来,吃点东西”,说完回手唤伺从拿来备好的粥。

赵光义闻言,转过头,看见哥哥拿着粥,顿时放声大哭,赵匡胤知道他今天确实有点委屈,所以也不劝他,端着粥,等他哭完。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哭完了吧,来,喝点粥”,赵匡胤见他声音逐渐变小,柔声说道。

“皇兄,光义委屈啊”,赵光义闻言又开始哭。

赵匡胤这次忍不了了,放下粥,站起身道:“多大的人了,你委屈什么?”

确实,跟赵光义相比,王继恩才是委屈,此时还躺在床上昏迷,赵德芳一顿巴掌拳脚,打的王继恩两眼乌青,口鼻穿血,幸亏他及时护住头面,但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脑袋也受了重创,至少脑震荡。

赵德芳已经在宫中用过午饭,此时还在垂拱殿坐着,心道今天算是一箭双雕,趁扶赵光义之际暗中拧了一把他胳膊下的嫩肉,又无理取闹打了王继恩一顿,反正你二人沆瀣一气,打的就是你们,正在得意的笑着,见赵匡胤回来,收起笑容,起身向他行礼。

“殿前失仪,气昏晋王,重伤内侍,太过分了”,赵匡胤也不看他,边走边说道。

赵德芳丝毫不觉诧异,也不害怕,直接说道:“父亲,德芳虽然鲁莽,但是并无过分”。

赵匡胤反而诧异了,虽然心知他本意,但没想到回答的这么直接。

“此话怎讲?”赵匡胤问道。

赵德芳理理思绪,振声说道:“晋王位高权重,有心结交文武官员,甚至连您身边的王继恩都与他有来往,百官分析利弊,加入晋王一党的更多,其中不乏朝廷大员,依德芳看,这算是最轻的了”

赵匡胤眼含赞许的看着儿子,心道:看来德芳明白迁都的目的了。

想罢,不再提这件事,开口说道:“迁都之事考虑好了吗?”

赵德芳想也没想回答说道:“长安,长安”。

不等赵匡胤问缘由,赵德芳接着说道:“两地都有天险可守,优势便相同了,但如果为了大宋统一之计,长安更适合做国都”。

赵匡胤闻言,心思急转,没想到儿子的想法与自己一致,只不过自己想先迁洛阳,后图长安。

想罢,开口说道:“好,先回去吧”。

赵德芳没想到这么快被打发走了,本来想好的话也没说出口。

看着赵德芳走后,赵匡胤唤内侍上前说道:“去告诉晋王,在宫中安歇几日,休息五日再回府”。

赵匡胤的意思很明显,两日后商议迁都,让赵光义休息五日,还不让回家,迁都你就别掺合了。

赵德芳出了皇宫,加天还早,便去了五军都督府,郭进还没到京,所以,还是三人在厅堂闲坐。

“三位都督都在啊,德芳刚刚从宫中出来,来晚了”。赵德芳离老远就大声说道。

三人心道:这哪是来的晚,这是太晚了。

潘美听赵德芳刚才宫中出来,便开口问道:“殿下,迁都之事定哪了?”

潘美言罢,曹彬和党进纷纷把目光投向赵德芳。

后者心道:你们还合计迁到哪啊,不妨先告诉你们,也好听听意见。

于是说道:“德芳建议迁都长安,三位都督意下如何?”

三人闻言互相看看,各自沉思,赵德芳也不打断。

片刻,党进说道:“长安虽有天险,但如果看位置有点偏离我朝疆域中心呐”。

潘美接着说道:“长安确实比洛阳偏远些,但也正因为如此,凭靠天险,加强军事部署,以镇四夷”。

赵德芳听着二人说完,看着静坐的曹彬,等着他开口。

潘美和党进也看着曹彬,后者抚须而笑,说道:“迁都长安,利弊已经很明显,江南已平,该平定北方了”。

三人听完曹彬的话,厅堂再次陷入沉寂,身为武将,他们知道赵匡胤已经在准备征伐北方了。

夜幕降临,赵德芳志得意满的回家了,如今赵匡胤坚持迁都,赵普权势再大,也要听从于他,再加上五军都督府基本达成一致,阻拦迁都的力量更弱了。

一夜无话,赵德芳早早起床收拾,出了府门,直奔王仁瞻府邸,剑胆上前扣门。

片刻,王仁瞻出府迎接,赵德芳见他出来,拱手道好,二人客套几句,便进入前厅。

“德芳冒昧登门,想向大人请教几个问题”,赵德芳直接开口说道。

王仁瞻看他来,心中已猜到他的目的,只是没想到他这么直接,于是说道:“殿下客气,下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德芳拱手道:“大人谦虚了,德芳想知道依我大宋目前的人力财力,迁都是否有困难”。

王仁瞻是大宋的财神爷,对财政了如指掌,稍加思虑便说道:“我朝目前府库充盈,南方百姓尤其富足,迁都事宜只是时间问题”。

这话说的还算保守,王仁瞻心思缜密,善于计算,所以没有夸大其词。

赵德芳闻言欣然点头继续问道:“无论迁都长安还是洛阳,新都势必人口骤增,物资运输还需解决,大人可有计议?”

“长安,水运不畅,确实不便运输,但也只是初期,依我朝之力,不是难事,而洛阳水运闭塞已久,通开即可,也不是难事”,王仁瞻早就受了赵匡胤指示研究迁都之事,所以张口就来。

赵德芳闻言彻底放下心,迁都劣势已不足为劣势,问题已经解决,又和王仁瞻详细聊了聊,便告辞走了。

王仁瞻送至门外,看着赵德芳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官家无忧矣”。

赵德芳从王仁瞻家出来,便回了五军都督府,见其他三位都督在前厅闲坐,先一一拱手打招呼,然后告辞去后面找杨业。

五军都督府分领各军,所以除了议事的前厅,后面各有各的办公地点,说白了,赵匡胤太扣门,这衙门太小了。

“义父,德芳已经找三司使问过了,迁都的劣势,也已掌握清楚”,赵德芳见杨业来不及见礼,直接说道。

杨业不爱看书,但是爱看行军地图,此时正看的入神,听见赵德芳说话,才转过头来。

微笑说道:“殿下方才知道吗?”

赵德芳微微愣神,接着说一脸无辜的说道:“对啊,德芳刚刚去找了王仁瞻问的”。

杨业笑着说道:“殿下已知官家迁都的实际目的,那这迁都的优劣之势刚刚才明白?”

他对这个义子很和善,估计对赵德芳的笑容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多,同时也很有耐心的教他,但又不直接点破,以为赵德芳知道迁都目的,顺理成章的便知道劣势已经解决,所以才这样反问。

“哎呀”,赵德芳一拍脑门,笑着说道:“对啊,我怎么才转过弯来,义父见笑了”,说着尴尬的赶紧低头找水喝。

“义父家眷何时进京?”赵德芳缓解尴尬后问道。

“怕是还得七八天能到,拖家带口的,走的也慢”。

杨业说完,眼光变的深邃,看向窗外,心道:官家迁都已定,这开封也待不多久了。

赵德芳见他看向窗外,以为杨业心念家人,安慰道:“义父别心急,您还有我这个儿子在身边呢”。

杨业回头,看着赵德芳,面露微笑,一副慈父神情说道:“官家迁都之日,便是殿下大任在肩之时,不要被个人情感所误啊”。

赵德芳听完,只觉得这话很有深意,琢磨不透,又不想问太详细,怕杨业笑话自己,只好微笑应是。

二人闲聊了一会,赵德芳便先行回府了,没去后院,而是直接去了书房。

再出来时已经想通了杨业所说的话,赵德芳有什么个人情感?亲情?友情?爱情?

爱情直接排除掉,至于友情,能算的上好友的也少的可怜,最后只剩下亲情,而与他有威胁的第一赵光义,第二赵德昭,第三赵廷美,赵德昭还未回京,赵廷美与人无害,那就只有赵光义了。

赵德芳想通后,兴高采烈的去找李雅儿,找了一圈没找着,于是又回了厅房坐下。

阅读赵德芳驾到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赵德芳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