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巾帼传」

一 雪夜赏梅论成功 围炉啜茶言隐忧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初雪满城,轻羽如絮,明月似盘,交光天地。

立冬之后,第一场雪,长安城已是银装素裹,阁楼宫阙一片皑皑,月夜下,深巷尤静,广庭安闲。

城东,一处乌头大宅上,灯笼高挂,“柴”字匾牌清晰可见;赭红大门前,六名卫士左右分立,被甲执槊,神情肃穆。

乌头大门往里,三进三出,回廊绕成庭院,中间过道,近乎笔直,以其为轴,井然有序;院中,腊梅错落,植株不高,瑟瑟夜风中,花蕊傲然绽放。

廊下,一男一女并肩缓行,赏雪低谈,不时驻足抬头,瞩目腊梅。

男子一袭狐皮长袄,腰束金带,头戴暖帽,夹棉皂靴“沓沓”有声;女子一身粉梅雪狐棉衣,芙蓉祥云百花褶裙,头上乌髻斜插玉簪,缀下银丝串珠流苏,轻摇慢晃。

这便是大宅的两位主人。

“夫君,”李三娘侧头说道,“咱们从朔方回来,忙碌了一个多月,今日总算能歇口气了。”

“是啊,”柴绍停下脚步,摸着宽大的额头,笑道,“攻下朔方,赶跑了梁师都,解除了大唐的西北忧患,陛下龙心大悦,朝廷论功行赏,百官筵席不断,哎,一晚接一晚,真是比打仗还累啊!”

话虽如此,但柴绍感慨之时,却是目光熠熠,嘴角高扬,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李三娘点点头,说道:“不仅如此,西北之行,也了却了段德操老将军的遗愿。”

提到自己的恩师,柴绍收起了笑容,反剪双手,仰望夜空,说道:“是啊,他老人家九泉有知,必当含笑……其实,恩师最大的愿望是看到九州一统,山河稳固!他老人家在世时,总是对前朝开皇年间的繁盛赞不绝口,希望治世再现,然而……”

说到这里,柴绍沉默不语,神情变得凝重,双眉紧锁。

“咱们不是正在为此戮力吗?”

妻子的话语,令柴绍有所释怀。

“前番,二郎打垮了薛仁杲;这次,咱们又赶跑了梁师都,哪一个与大唐作对的人,会有好下场呢?你说对不对,夫君?”

柴绍转头,轻搂妻子,说道:“三娘,你说的没错,我可能多虑了,想想大唐周边,还有窦建德、王世充、萧铣……这些枭雄大阀,个个虎视眈眈,分庭抗礼,我不禁忧心忡忡啊!不知道何时才能浑一天下,歌舞升平?”

李三娘听闻,也叹息一声,满脸惆怅。

夫妻二人沿廊缓行,一时无语,清脆的脚步声回响在幽静的院落里。

夜风拂来,腊梅摇头,轻黄缀雪,冻莓含霜,一缕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李三娘停下脚步,问道:“夫君,你说咱们朔方建功,平定西北,靠的是什么?”

“呃,我想,一是靠陛下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确定了’先北后东’的策略,彻底荡平梁师都势力,”柴绍抬手抱拳,朝着大兴宫方向拱了拱。

“其二呢,靠满朝文武鼎力支持,调运粮草,补给兵源,让咱们无后顾之忧,”柴绍不假思索地说道,“最后嘛,自然是北征将士栉风沐雨,上下齐心,以血肉之躯换得西北安宁!”

柴绍侃侃而谈,掷地有声。

“还有呢?”

“还有……还有什么?”

柴绍满脸疑惑,扭头看向妻子,眨了眨眼。

李三娘莞尔一笑,抬头望月,顿了顿,问道:“你忘了么,光复延州后,钟老翁率众恳求,挽留咱们?太和山之战,骆老者主动献策,让咱们兵出马踏坪,奇袭敌人?还有,人去巷空的边城,何以数日之内便烟火稠密,令我军衣食无忧?”

“这个么……”柴绍摸了摸颌下短髭,思索起来。

“夫君啊,你前面说的那几条都不错,可你想过没有,若没有延州百姓的鼎力相助,咱们北征,岂有安稳的大本营?若没有马踏坪的奇策,咱们何以越过太和山天险?若没有边城的烟火,咱们又如何能够养精蓄锐,决战戈壁?”

柴绍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三娘,我明白你的意思,人心所向,方能军旗所指,才可有所建树。”

“对!”李三娘灿然一笑,明眸皓齿。

“是啊,”柴绍也抬起头来,仰望明月,感慨万千,“近年来,大唐越战越强,国力蒸蒸日上,究其根本,乃是人心思安,人心思定啊!自前朝大业以来,炀帝酷虐,令天下苦其久矣;其后四方割据,连年混战,百姓流离失所,水深火热,无不期盼明主临世,浑一天下,家家户户能安居乐业,不再忍受妻离子散的苦难日子。”

“夫君,你说得好哇,正因为如此,”李三娘接过话来,“我觉得,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等人,虽然拥兵自重,盘踞一方,但战胜他们,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大唐爱惜民力,顾全百姓,就如咱们北征路上所做的那样,天下太平便能实现。”

柴绍咂咂嘴,感慨道:“话虽如此,然而漫漫征战路,一关又一关,这些人背后的靠山是北方的突厥,或许,大唐真正要四海安宁,繁盛太平,大漠南北才是最后的关键!”

李三娘吸了一口气,仰头望月,叹道:“是啊,但愿能看到那一天。”

……

亥时已过,夜风渐起,薄云似纱,轻挂天际。

阅读虎贲巾帼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虎贲巾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