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

第349章 渡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队伍就这么一路往南走,一路上沿着阳谷、曹州方向向徐州而去。

每日一早便出发,一日行军四十里,这个速度在封建时代算是一顶一的强军了,区区十余日就赶到了徐州境内,只消得度过了黄河,就能在三日内抵达灵璧县,也不算延误军机。

此时的黄河夺淮入海,经过徐州向东南而去,在淮安府(今江苏盐城以北)入海。

照例靠着掮客去徐州下属的砀山县筹备粮草,然后就与砀山县外边的递运所协商过河的事宜。

砀山的渡口虽然小,但是从此渡河的人可不少,尤其是商人,因为大家都知道去了徐州固然是方便,但是到了那边少不得被官府和王府勒索上一笔买路钱,从砀山过河就会省很多钱。

张元彪故意不去徐州城过河,那边朝廷大员太多,干啥都不方便,而且去了之后少不得上去拜访,否则就是不给面子,这样的走动平时都是朱大志负责,所以张元彪为了避开这些无用的交际专挑这小地方过河,也好趁机了解一下黄河的情况。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毕竟黄河是中国有名的天险,虽然历朝历代黄河都没有在统一战争中起到多大的阻拦作用,就连农民军这样的乌合之众也能强渡黄河,其险要价值自然不能和长江相比。不过张元彪必须了解这黄河,在他的计划中,黄河-淮河流域将来是与南方明朝政权作战的主战场,利用好黄河的优势无疑是战争初期的极大助力。

没错,张元彪的各种计划都已经成型,后期对南方的战争要比对北方的民族战争更为艰难,即便是大义在手,要把没有经历过战乱的南方拿下也是极为困难,否则清军入关后面对着传檄可定的南方没有追求形式上的统一,反而搞了剃发令去大加杀戮,把那些敢于抵抗的人杀绝,其目的也是为了清朝在南方的“长治久安”,否则清军承平日久锐气一旦失去,就会被南方的大家族大财阀给反噬了。

没多久,掮客就带来了消息,这边的递运所大使会出船把临清军运到河对面去,但是要付一笔钱才成。

这递运所也是明朝水马驿的组成部分,相当于地方的驿站和转运机构,在崇祯裁撤驿站之后,这样的小单位也是备受打击,只是保留了给官军或者官府服务的功能,不给钱照理说也给安排过河,不过什么时候能把人都运过去就不好说了,所以该使钱的时候还是要出钱。

这也就是张元彪能这么阔错的一路撒钱,换成别的卫所的队伍,出来打仗都是赔钱的买卖,根本就不会花钱,所以队伍往往在县城外边蹲着不动,以期获得更多的食物。

哎,明朝勤王的队伍,从南方走到北方,即便是依靠着大运河都能走一年,各位看官信不信?

此时的黄河天险也是凶险万分,因为大明嘉靖年间的改道,造成了不小的人员伤亡,虽然万历年间治水能人潘季驯在此兴修水利,极大的缓解了黄河的危害,但是黄河的泥沙含量太大了,河床逐年升高带来的洪涝把周遭的天地搞得盐碱化严重,所以沿着黄河的数个州府很是穷苦,这砀山也是如此。

好在现在的时节还不是黄河的汛期,水流量较小,只消得用小船慢慢输送,还是可以在二日内完成输送,只是大车不能装载上船,只能让军士把武器和盔甲都搬运到船上分拨运输,这样的效率也就让大家都闲了下来。

张元彪也是趁着这个时机,带着亲卫在黄河两岸走动,找老船家了解水文与洪涝消息,汇集成册,将来是要放到军官会议室供人查阅的,而且这河里用的船也不像海船一般,多是些平底的小船,所载也不是很多,至于那一次能携带数人的渔船,张元彪更是看也不看,那样的小船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行走,无异于往大海里扔个树叶,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所以军队全部都在大船上运送,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上午的时候,一个小船载着十余人从南岸往北,行驶到了河中间被暗流掀翻,十余人纷纷落水,哪怕是会游泳也是不可能在黄河之中全身而退,只能哭嚎着被河水卷走。这样的情况在此地司空见惯,毫不让人意外、

纤夫在黄河两岸喊着号子,拉扯着大船靠岸,这些辛劳的纤夫都是附近村寨的百姓,他们有这样的赋役来此拉船,递运所逢到干活就会派手下的弓手兵丁前去捉人来干活,往往是听到风声那些青壮就会跑的到处都是,村子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次纤夫中也有不少的女人,她们麻木地在两岸拉纤,让人看了也不禁汗颜。

“这些人真是无耻至极。”郭峰站在张元彪身边说:“把女人都给抓过来拉纤,我看那边的小家伙,也不过十余岁,这样这是有点过分了。”

张元彪站在小土丘上,放下了手中的马鞭,看了看不远处的老弱妇孺们,又把眼光看向远处的小土丘,那边有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焦急地看着这边,想必是这些老弱妇孺逃跑的壮年家人,不禁感叹道:“这些人有这劳役,只是大明发不下钱维持,搞得百姓怨声载道,这要是流寇打过来,你说这些百姓会去帮谁?”

郭峰没想到自家大人居然说起这个,也是一怔,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其余亲卫,他们都是把头低下或者看向一边,只得说道:“大人,那流寇是没人性的家伙,比起孔有德也好不到哪去,这些百姓还是心向朝廷的。”

看着自己的亲兵队长这么体面地说话,张元彪也是微微一笑,不再作声,沉默了一会才说道:“安排几个弟兄,在咱们离开此地时带些粮食送给这些人,记住,是咱们离开之后再给。”

“是,大人。”郭峰抱拳行礼,就策马去帮着指挥远处靠岸的大船卸货。

晕船的士兵和马匹被小心翼翼地拉扯下来,先行抵达的军士已经在黄河的南岸搭建了临时的营地,大量的屋子被再次装上马车运送而去,简易的码头上各种渔民拿着黄河大鲤鱼以及一些附近支流中捕获的河鲜售卖,砀山县的这个渡口倒是够热闹。

张元彪带着亲卫采买了一些河鲜送到营地,本地的渔民看到有大军采购而不是抢劫,消息扩散的很快,不多时就有不少附近的村民捧着鸡蛋家禽来售卖,一时间给远在异地的军士们带来了不少的补给。

更有不少的人带着自家的子侄前来投军扬言都是不要军饷给饭吃就行,都是些吃不上饭的穷苦百姓,张元彪有意招揽一些当地的渔民子弟,为后期渡河作战作准备,就把一个城市卫队的百人队扩编,招募了二十余个善于水中讨生活的人加入,组建了一支单独的总旗,打算让他们熟悉戚家军战法后以期后用。

阅读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阿彪的奇幻历险2明末红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