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短篇文集」

水浒外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有一个小山村,真正的山高皇帝远,离最近的沥青路足足有二十里远。

小村子不大,也就七八百口子人吧。村名叫李家庄,顾名思义,村里人几乎都姓李。

支風雨文学子东边就是大队部,在农村,土地是宝贝,大队部原来是一片老坟场子。

村子南边是山,山上有采石场。村子西头有一个小水塘,夏天的时候,水塘里有芦苇,有蛙鸣。冬天的时候小孩子们可以在那儿滑冰,因为水塘小,水也少,冬天上大冻的时候,都能冻实了底,透过冰层,偶尔还能看到有小鱼小虾被冻起来了。

上世纪那个饿死人不少的年代里,在一个青黄不接的三月的早晨,住在村西头的老刘一开门,就发现有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少年趴在他家没有院墙的院子里。

这个老刘是入赘到李家村的,当年老刘还是小刘的时候,走村串巷的钯锅焗碗修风箱,年轻又有手艺,老丈杆子看了喜欢,就做主招了他做养老女婿。

他妻子给他在小麦开花的季节生了一个女儿,因此女儿就叫麦花,今年麦花十岁了,而她的妈妈却去世三年了。

老刘又当爹又当妈的拉扯着女儿度日。在这个家族势力很强势的小村子里,老刘也不多说话,从不掺合事儿,村子里的人也都待答不理的。

老刘看到了那个饿得奄奄一息的男孩,心疼的直流泪,他把男孩抱进屋子里,马上烧火熬了一小锅米糊糊,晾凉了,男孩端着大陶碗一碗一碗的一会儿就喝去了小半锅,麦花站在一边看的只发愣,她生怕男孩能把她家的陶碗给嚼吧嚼吧咽下去。

男孩将息到下午就缓过来了,翻身给老刘跪下磕头,口里声声叫【干大】,干大就是义父干爹的意思。

老刘开心的扶起男孩,问他的姓名来历,男孩说,他叫柱子,姓张,家里的亲人一个冬天都冻饿而死,他一路要饭,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才到了这里。

老刘斟酌了一下,说:孩子,你就留在我家里吧,我反正也没有儿子,你以后就是我的儿子了,我有手艺,能养活你和妹妹。从此以后,柱子就住下了。

不管是粗茶淡饭,红薯秧,南瓜汤,毕竟能填饱肚子了。大半小子拉开身框,长得可快了。柱子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好劳力了,去前山的采石场推石材,近千斤的车子推起来就走。有力气又有眼色,邻居们都夸赞不已,直夸老刘有眼力,给自己捡了个好儿子好女婿。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麦花和柱子一晃就长大了,在小山村里,柱子是帅小伙,麦花是漂亮妞,般般配,顶呱呱,于是老刘头就正式为女儿女婿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第二年,麦花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刘给孙子取名叫大壮。隔了一年,又生了一个小子,取名叫二壮。七年之间,麦花给柱子生了四个儿子,依次是大壮,二壮,三壮,四壮。

老刘头现在又做爷爷又做外公,天天乐的做梦都能笑醒了。在第四个孙子出生的那年夏天,老刘干完活回家,感觉太热,就到屋西头的水塘里洗了个澡,谁知道就闸住了汗,病来的太急,还没来得及送医院人就没了。

麦花在月子里伤心过度就落下了病,第二年春天的时候人也没了,剩下柱子和四个不大不小的孩子艰苦度日。

不管日子过得多苦,柱子总是咬着牙硬挺着,幸亏国家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孩子们总算是不用饿肚子了。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十几年,柱子也是奔五的中年人了,家里码着齐刷刷四条壮汉,柱子是又开心又着急,开心的是孩子们都长大了,个个膀大腰圆的一身好力气,最小的四壮也有十八岁了。

着急的是,儿子都该成亲了,却没有来提媒的。

这不,柱子就提了两盒点心两瓶酒,去邻村梅大娘家了,梅大娘是这十里八乡最有名的媒婆,用她的话说,经她提的媒,就没有不成的。“他哥啊,没有梧桐树,咋引金凤凰啊?你家五个大男人住在三间草房里,就是有姑娘敢嫁你儿子,你们家拿啥娶啊!只要你们家盖上房子,四个儿媳妇我梅大娘全给包了。”

梅大娘的这句话天天萦绕在柱子耳边。对啊,跟村里要宅基地盖房子啊,天天跟土地打交道的柱子终于开了窍。村里有个规定,只要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就可以另要一片宅基地,原来的老房子可以给一个儿子。按政策,柱子家还可以申请三片房场。

柱子提了两瓶酒来到了支书家,支书爱搭不理的,眼望着天空问:外甥,你有啥事吗?柱子期期艾艾的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支书说:那可要研究研究,你一下子要三套房场,可是要好大一块地方的。

又过了几天的一个夜里,柱子终于把烟酒烟酒都给送齐了,支书也有了研究结果了。

支书说:外甥啊,一下子要三套房场也不容易批,这样吧,你们爷五个身体也棒,不怕费力气,你们就把你屋西头那个烂泥坑垫起来吧,我看垫起来盖新房足够你们爷们住的了。

那个曾经要了老刘性命的水塘,经过这么多年的淤积,现在早就成了一个烂泥沼泽,连个成年人都站不住,怎么垫啊!

柱子无奈的回家了,跟儿子一说,儿子们虽然很生气,可更多的是无奈。谁让他们家是外姓旁人来着,谁让他们家没钱没势来着,唉,爷五个叹息了半夜,终于拿定主意,利用一冬天农闲,把这个坑垫平整了。

说干就干,从第二天开始,父子五把推车,五把铁锹,一层碎石渣一层黏土的开了工。

幸亏村前就是采石场,成料的石材矿主卖了,剩下的碎石渣反正也要个人清理的,于是,柱子和儿子们就成了免费的清理工了。

他们家的人都很勤快,经常帮着矿主放炮炸石料,因为天天干,也帮着矿主炒炸药,学着下雷管,矿主都夸他们太聪明了,虽然没怎么读书,啥事一看就会干了。

整整一个冬天,晚上有月亮的时候爷们还要加个班,终于在过年的时候垫出来一大片平平整整的地方,爷们拉上皮尺丈量了一下,足足可以盖四套房子,长宽大概都有六十米。

父子五人面对着这块平整的地面,都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柱子说:咱们现在手里没有多少钱,今年你们哥四个都出去打工吧,我自己在家侍弄庄稼,等年底你们回来,咱们先盖两套房子,再挣一年,先给老大老二娶上两房媳妇,然后咱们再一起挣了给老三老四盖房子娶媳妇。给你们都成家了,我以后跟你们爷爷和妈妈也有个交代。

儿子们都赞成父亲的决定,一过完年,四个儿子都背起行李打工去了。

春天的地里活儿还是很多的,柱子一个人在家天天忙的找不到北,只有晚饭后拉个板凳坐在房场上听评书,那才是一天最惬意的时刻。柱子虽然还不到五十岁,可由于过度的劳累,早就两鬓斑白了,以前挺拔的腰身也有些前倾了。

现在就指望儿子们寄钱回家,他也该备料了。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飞快,一转眼就麦收了,虽然有机械作业,可柱子还是舍不得钱,只好自己辛苦点了。

夏收季节是庄稼人最忙最累的时候,抢收抢种,每天都累成一滩泥。这天晚饭后,柱子正在喝茶,忽然听见有人叫他,他抬头一看,竟然是支书来了。

柱子赶紧让座给支书,支书破天荒的和颜悦色的说:外甥,地里都忙好了吗?我来跟你商量个事,你也知道我们家你三个弟弟都成人了,你大表弟在县政府里做秘书,每次来家,咱们镇上乡里的领导都会来请示工作,一起谈谈。你二表弟现在承包工程,手下十几个建筑队,他一回家,也有好多人跟着要活儿干。你三弟更是好耍朋友,光结义拜把子的兄弟就八九个,他还是老大,回家一次,他的兄弟们都跟着一起来给我们磕头。每次有一个回家的,我那屋子就坐不开,更不要说哥仨一起回来了。我看这么着吧,这地场你也垫好了,你们家也没钱盖房子,我先盖上几间房子住着,你们爷们也出力了,我给你们工钱。

说完,从兜里掏出了六百元钱扔到了柱子怀里,柱子还没反应过来,支书就走了。

第二天,天才麻麻亮,柱子就听到了自家房场上拖拉机的轰鸣,出门一看,送砖石的,钢筋水泥沙子的络绎不绝,刚刚吃过早饭后,挖地基的车子和建筑工人就来了,李家老二手下的建筑队抢着来为主子效力,活儿干得蹭蹭的,没用多久,四底三层的小洋楼就立起来了,用从本村采石场送来的一尺见方的青石修建的院墙足有两米半高,然后又从镇办玻璃厂拉来了两车废品,用水泥全部沾到了墙头上。从来不喝酒的柱子眼看着这一切,只有抱着酒瓶听水浒了。

邻居们都用悲悯的眼光看着两眼血红的柱子,叹息一声,摇摇头。书记家的新楼房一溜儿装修好了,在中秋节的前一个月就搬进去住了,为了庆祝乔迁之喜,他家的三位公子都回来了,还有镇上的领导,乡里的领导,老二公司的几乎全部工作人员,当了老大的老三也带着他的把兄弟还有把兄弟手下的小弟。从饭店租的桌椅板凳还有大师傅,为了加强气氛,还请了一个放映队。天刚刚黑,支书新楼院子里就灯光大亮了,新房客厅里摆了九桌,是他们家爷四个和重要嘉宾,其余的十几桌就坐在院子里了,反正天也不冷。

贺喜的村民们都到支书家放下礼物,然后抓把糖果瓜子就去看电影了,重要的亲戚就进去坐席喝酒了。柱子在酒宴开始以后也带了个礼品盒来了,门口管着收礼的司仪去接礼品盒,柱子用手一巴拉那人,说,我来给支书贺喜,还不让我进去喝杯喜酒吗?柱子提着礼品盒大步走进客厅,支书一把拉住他的手让座,顺手敬上一根香烟,柱子应接不暇,顺手将礼盒放在了地上,因为碍事,就捎带脚的往桌子底顺了一下。四喇叭的录音机放着立体声,宾主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电影放的地雷战,村民们边看边夸音响效果好,赞扬着聪明机智的游击队,嘲笑着愚蠢的侵略者。

快到中秋节了,在外打工的人们都想家了,出来大半年了,有条件的就回家团圆了,没条件的继续加班,老板还发月饼。

四壮是第一次出去打工,大壮不放心小弟弟,就带在自己身边,一天早晨,大壮出去吃饭顺便给四弟带回来几个烧饼,四壮几口吃完了烧饼,发现包烧饼的报纸筒里还有不少的烧饼屑,他就把报纸筒拆开,吃完了烧饼屑,上到初中的四壮就喊大哥:大哥,你快来看看,这报纸上好像说的是我们村的事情呐,有一家子刚搬进新房子里,新房子就塌了。

阅读深蓝短篇文集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深蓝短篇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