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

后记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后记

《三戒》后记

欧灿辉并不是英雄。

欧灿辉只不过是为生活而奔波、为改变命运而拼搏的人。

若干年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段话,大意是,成功,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记住了,因为这是一条平凡的真理。书中的欧灿辉,便是这一真理的实践者,而且成功了,成为千千万万个在改革开放中富裕起来的其中一个。贫困,并不可怕,因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在书中说,拼搏,这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词汇。卷1的阮桂洪、卷2的方清还有华仔表哥、蔡韵仪等则是走到了反面。我相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阮桂洪这样的人,自然,方清这样的人也不会少,而我是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很多像欧灿辉、陈昊天、方坚、阮桂婵这样的人,有些甚至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第一桶金,诚如我在卷1后记所说,很多是用命搏回来的,我在三戒这本书中,展现了他们真、善的本性一面。实际上,很多人富起来、特别是暴富起来之后,人类的劣根性在他们身上也滋生膨胀、暴露无遗,他们便是被斥之为无良老板那一类人。《三戒》中我没有特别展现这些场景和情节,我希望我的另一部新小说成为暴露小说,因为,这些老板的无良,是那样地冷漠甚至残忍,是那样地令人不耻,这样的老板是应该受到揭露、受到谴责、受到灵魂审判的。

《三戒》的创作,缘于我对文学创作有一份爱好吧,我心中一直有一鼓冲动,要写一部长篇,把我心中熟悉的人和事很好地甚至完整地表述出来,表达我的爱、我的恨、我的向往、我的叹惜……

我有一个老同学,原来是糖厂的司机,下岗后在往市场的一条街中一个小巷口摆一个烟档,我经过时常常和他闲聊。他告诉我就在身后这条破旧小巷里,这一家、那一家很多很多真实的故事。有一天他告诉我巷里一个赌徒的故事,灵感一下就被激发涌了出来──就写这条小巷,就写这条小巷里的贫苦人家、市井小民……

那一天是2003年4月13日。我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天二千字。多的时候可以写五、六千字(电脑手写版),碰到困难的时候写几百字,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吧,终于完成了初稿,电脑显示是66万多字。

很多朋友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陈昊天这个人物就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添加的。到2005年4月18日完成了第一稿,很多朋友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陈昊天这个人物就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添加的。到2005年4月18日完成了第一稿,朋友们给了很多批评意见,于是我便进行修改,改了第二稿,连自己也不满意,再改。

那一段时间我痛苦而迷惘。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品,怎能拿出来见人?我干脆把它冷藏起来,转向阅读、学习、思索。

2005年6月6日应聘到一个民营企业上班,那是一家电力工程建设公司,又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行业,我全副身心投进去,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而且在新的工作中又结识了很多新同事,听到很多新故事,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对这部小说也有了新的理解,于是利用晚上时间进行修改。

完成第三稿时间是2007年3月,那时我已经准备离开那个公司了,甚至在酝酿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但我还是放不下初定为《欧巷故事》的这部小说,于是利用在辞职后的时间,开始对《欧巷故事》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这一改直到今年才算完成,将原稿一分为三,每卷集中写一个人物,书名也改为《三戒》。

很多朋友在这期间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极中肯的意见,我心底很感激这些朋友们的。从他们的意见中就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我想,为了他们的期望,我是会努力把这部作品写好它的。

我衷心期待着读者朋友们、前辈、行家、文友的批评、意见、指点,进一步把这部小说改好。谢谢!

阅读三戒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