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雄乱」

第三十七章 孔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秦峻颇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他意识到,自己真的身处汉末这个乱世之中,许多历史都不再是故纸堆中的文字,而是会在自己眼前亲自上演。

焦仲卿,刘兰芝,庐江郡,建安年,在后世,每个经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华夏青年,都会在语文必修三中见证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

而这段令人心折的故事,也被无名氏用一首诗歌,永久记录在了这个民族的记忆中——《孔雀东南飞》

杜婵还在梦呓般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提到了自己从前对表兄怀有的情愫。

她说,自己曾在出嫁前于信中哭求阿兄来接自己,只是表兄狠心地拒绝一位少女的请求,从此,她便对感情彻底死心了。

“原来白月光也看不上自己,真惨。”秦峻想到。

虽然嫁做人妇,但杜婵其实不过将将双十而已,漫长的人生道路才刚刚开始,就遭遇了如此挫折,真是可怜。

他知道那对夫妻感天动地的结局,只是无法对杜婵说出口。

他知道,将焦仲卿视为最敬爱表兄的杜婵不会相信他未卜先知的言论,而是会将他的预言当做一个男子恼羞成怒的谵妄。

他请求杜婵再将那张信纸给自己看看,想知道焦仲卿夫妻的故事进展到哪一步了。

当读到“兄失所爱,实感悲痛欲绝,连日神思不属,几欲痴呆”时,秦峻悬着的心又提起了几分,他二人竟然已经和离了!

该怎么开口呢?

“卿方才说,表兄与嫂嫂和离了?”

秦峻试探道。

正在愁思的杜婵略有恍惚,自己应该是说了罢,便轻轻点头,又将表兄与心心相契的嫂嫂和离的原因说了。

“卿也说了,嫂嫂甚为貌美,又颇有贤名,更兼心灵手巧,精擅织素裁衣,便是孝道,也对阿姑百依百顺。可是卿舅母却依旧颇为不喜,只因嫂嫂家境难称势大,不是吗?”

杜婵点点头,她不明白自己这位夫君为何重复自己的话。

“那卿想过自己吗?未出嫁前,卿家远在下邳,又不受宗族待见,又能为表兄带去什么呢?”

秦峻冰冷的话语无疑戳破了杜婵不愿意去深思的事实,或许这是她为自己编织的幻梦中埋藏最深的破绽,也或许是她心中一直隐隐作痛的一根芒刺。

是啊,舅母不喜那般完美的嫂嫂,难道会喜爱自己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吗?

仅靠幼时舅父与阿父开的玩笑。怕是舅母会骂自己异想天开罢。

若是自己当时真的被表兄带走,如今的下场又会如何呢?与男子私奔的女儿家,真的会有好的归宿吗?

杜婵心中凄苦,即使她已然放下了这段感情,可是数年来对表兄的期待在此时发酵,却酿成了世上最苦的酒。

表兄一直都不愿做出回应,竟然是如此的原因吗?他又如何值得自己那数载的希冀呢?

她感觉有什么东西被自己吞咽进口中,喉咙不知为何有些干涩,还有些反胃,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眶流出。

秦峻不喜欢看见一个女子在自己面前哭泣,尤其是这样一位博得了自己无限同情的可怜人。他递出了一块张婴为自己准备的干净绢布,便好生安慰杜婵道:

“卿莫要哭泣,吾方才说的只是一种可能,兴许卿舅母便中意卿也未可知。若是卿对实在放不下表兄,待过了这阵兵荒马乱,我便修上一封书信至卿族中,言明和离,还卿自由之身便是。”

自己往日间苦思冥想皆无法实现的愿望,如今被被秦峻摆在眼前,触手可及。可是自己已然下定了决心,放下了这段感情啊。

这难道是天帝给自己开的小小玩笑吗?未免对自己也太狠了些罢!

杜婵猛地抬起头,用一种极为悲愤的眼神盯着秦峻道:

“郎君以为妾真是卓文君那般荡妇不成?妾嫁入秦家宅,自为秦家妇,不劳郎君费心!”

秦峻眼见如此,还是建议她这段时日好生想想,自己不会逼迫她。

末了,秦峻忽又想起一事,便冲着还在怔怔的杜婵道:

“卿还是给表兄再写一封信罢,吾即刻便命信使送至庐江,依此信中所言,表兄因和离而肝胆俱裂,怕是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

焦仲卿提起笔,写下了案上这封信中最后一字,这是寄给堂妹的,劝她莫要将好时光浪费在自己这个心死之人的身上,还是安心侍奉夫君为佳。

其实,在几年前堂妹第一次向他倾诉后,作为庐江焦氏新任家主的他便遣人向下邳打探清楚了情况,也试图与堂妹的族长进行交涉,将姑母母女二人带回庐江,给她们一个安稳的家。

只是,那杜稷未免太不讲理,不仅言辞倨傲地拒绝了自己的信使,还嘲讽焦氏实为庐江土豪,不值一提。

焦仲卿也没有办法从杜氏宗族中抢走两个女人,只好写信不断安慰堂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托往来商队给姑母一家带去些资财,不使其二人有生计之忧。

自己早就感受到了堂妹的心意,一直装傻充愣不过是对堂妹试探的一种婉拒。

他知道堂妹倾心于自己,只是,自己与兰芝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绝不可能负她。

在与兰芝成婚后,他便将这喜讯寄给了堂妹,试图再次打消她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可是,她似乎还是没有放弃。

自从自己顺从阿母,与兰芝和离后,堂妹几乎每半月就有一封书信到此,显得十分殷勤。

不仅如此,这胆大妄为的女子,竟然在人生大事的当日,大胆地在信中表示要出奔来寻自己。

真是令人不省心,焦仲卿颇感头疼。自己只好严词拒绝,并斥责了她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听闻她成婚后,自己曾对堂妹心中隐约暗示的吕布军风气颇为担忧。

但在收到堂妹报平安的信后,他还是衷心为她的幸福而高兴,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良人,也终于有了一个家。

自己只希望她有了夫君后,能够放下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

好在堂妹似乎终于改变了想法,许是被自己那封措辞严厉的信给打醒了,故而再也未在心中透露出一点心绪来。

原本前一封信寄去后,自己准备收到下邳回信再作回应。自己还在苦劝阿母回心转意,想要将兰芝接回家中,实在是无暇顾及堂妹。

不想今日他突地听闻噩耗,太守刘勋要为自己的第五子求取兰芝,而兰芝的长兄竟然已经应下了。

他忍受不了同僚间传来的异样目光,也无法接受兰芝会离开自己,便没命般奔出郡府,一路跑到了兰芝家宅院门前,将冠都跑丢了,头发胡乱地披在身上,遮住了面貌。

他还记得自己骑马送兰芝归省时的模样,当时这宅院门前略显些破败,只是有兰芝在,一切都那样美好。

如今那装饰一新的门面,却是与自己再无任何关系。

门前守卫的小卒看着眼前这个披发覆面的疯子,毫不留情地将其赶了出去。毕竟,三日后新妇就将从此门出,自己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还是兰芝自行出了闺房,对他许下了一同赴死的誓言。

焦仲卿浑浑噩噩地回了家,没有在意阿母的大惊失色,他遂了阿母的愿,将兰芝送回了家,已经尽了对阿母的孝。没有兰芝,自己的人生已然了无生趣,这尘世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兰芝出嫁这天,他穿好素色的衣服,本想自行在山中了断,不给兰芝留下一丝污点。

然而,他终究是个善良的人,在犹豫中,又念起了自己身世凄苦的堂妹,便拿出些钱财,又写下这封信,最后一次托人交给她。

不想刚刚送走信使,郡守府中便传来消息,兰芝投水自尽了。

焦仲卿知道,自己负了兰芝,兰芝却没有负了自己。

该走了,他想。

站在院中的枇杷树下,他还记得自己与兰芝一同采摘的场景,当时是那么美好,此时这树作为自己的终点也不错。

焦仲卿缓缓闭上了眼睛,在弥留之际,他似乎听到了耳边传来熟悉的温柔声,也许自己在泉下,与兰芝仍是夫妻?

阅读三国:雄乱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雄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