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忽悠天启开始炮平天下」

89又是满载而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就在李云龙忙着从大明帝国身上薅羊毛的时候,宁远和觉华岛大捷的消息也在不断发酵。

自从万历年间萨尔浒一战后,明军面对后金一直丧师失地基本就没有打过胜仗,数年下来朝廷上下已经毫无战胜后金的信心。

正月兵部尚书王永光得知后金兵发宁远后,不但从长城一线的蓟镇、宣府调兵八千去防守山海关,还要求保定、宣府、山西、阳和、大同、甚至山东、河南的巡抚和总兵都要各带本镇三分之一兵马向京师方向集结,随时准备拱卫京师。

这完全是一副风声鹤唳的模样了。

谁知这次宁远居然守住了,觉华岛也守住了!两场胜利就像是给大明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些日子京城里的酒都明显比过年的时卖的多。

普通百姓在茶社酒肆里弹冠庆幸鞑子没有像当年的也先和小王子一样打到京城,士子们则在青楼谈论如果这次是自己镇守宁远能够留下多少后金军。

魏公公则是抓住机会在京城大肆宣扬皇帝受到上天庇佑,武成王姜子牙派人带来神谕才守住觉华岛,因此京城内外士绅百姓都在打听李云龙的情况。

幸好李云龙担负着替皇帝进行海外贸易和移民的任务,魏公公担心走漏风声只把他对阉党核心人员展览了一下,李云龙才能有时间继续在兵部、工部和太仆寺活动,基本不受打扰。

二月中旬内阁初步议定宁远大捷相关人员的封赏。

宁前兵备道袁崇焕坚守宁远退敌有功,升辽东巡抚。

李云龙为朝廷带来神谕,并守住觉华岛,于国有大功,封世袭千户,实授鳌山卫浮山千户所掌印千户。

魏良卿也因为宁远大捷被封了肃宁伯。

其他满桂、朱梅、祖大寿、姚抚民等宁远、觉华岛守将也各有升值加衔。

在李云龙封官后正好是黄道吉日,皇帝下旨祭祀姜子牙,并给姜子牙加封号、建庙。

万历年间许仲琳写成小说《封神演义》,如今到了天启年间小说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老百姓受小说的影响开始尊姜子牙为“武祖”、“天齐至尊”、“神祖”。

皇帝加封姜子牙“天气至尊护国昭烈武成王”把老百姓对姜子牙的信仰直接推向了一个高潮,李云龙的名字也开始传向整个大明。

李云龙当时说姜子牙给自己托梦只是因为姜子牙封在齐地算是老乡,这也算歪打正着。

二月二十八,祭祀姜子牙的繁琐仪式总算完成,李云龙急着回浮山千户赶紧以回去给皇帝办差为由请求回浮山千户所。皇帝又勉励了李云龙一番,让他到了浮山千户所后好好办差,并且授予他征辟手下军官和圈占无主荒地的权力。

当晚魏良卿又设宴为李云龙送行,送了一百两银子作为仪程。

田尔耕和许显纯也一人送了一百两银子作仪程。然后田尔耕让手下番子抱出一堆东西来,李云龙一眼看过去立刻比得了一百两黄金还兴奋。

这是土豆儿!

这是玉米啊!

这是南瓜子!

这是葵花籽!

这是花生!

这是辣椒种子!

这些东西对李云龙来说比真金白银还宝贵,李云龙由衷地夸赞道:“田大人真是神通广大,这才几天居然就找到这些东西。”

田尔耕却抿着胡子笑道:“小哥儿有所不知,其实这些东西在京城就能找到。”

见李云龙一脸不可思议他便解释道:“呵呵,小哥儿你不知道京城里有些人喜欢搜罗奇花异草,所以你说要这些东西我首先就想起了他们。

你猜怎么着?跟他们一打听还真有。光是从成国公的院子里里面就有四五种,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立刻让手下番子把京里有名的园子都打探了一遍,就找到这些。”

李云龙发现自己确实是想当然了。

原来这些南美作物早就传入了大明,不过还没有受到重视,至今还是被高官巨商种在花园里作为观赏植物。

现在也就是玉米在大明种植稍多,再就是徐光启在天津卫研究和推广过地瓜种植。但这两种作物的产量远没有后世那么高,要想得到适合大明气候的良种还需要自己培育。

田尔耕看到李云龙拿着一个干辣椒端详便好奇地问:“据说这东西有毒,咬一口满嘴辛辣。难道这东西也能吃?”

阅读明末,从忽悠天启开始炮平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明末,从忽悠天启开始炮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