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第79章 补办婚事(求追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要说东北的取暖手段,鲁达首先想到的还是土炕。

砌砖的成本偏高,夯土才符合普罗大众的需求。

一间屋子一半炕,前面烧饭后面睡觉,一家老小都能受惠。

类似的供暖手段,在春秋时代就出现,西汉也有记载,不过似乎没有普及。

鲁达就是简化火炕构造,减少成本,然后主动推广给百姓。

“建造村聚的时候,房舍就按照这样来做。”鲁达把示意图交给梁习。

他不可能亲自过去指挥,这种事情交给下属处理就好。

顿了顿,补充道:“如果有什么好的设想,也可以说出来,只要对百姓有帮助的都可以。”

主要还是给出方针,才反应过来。

人家既然汇报上来,那说不定已经有解决的思路。

结果自己先一步拿出解决的方针,都没有给对方表现的机会。

鲁达暗暗告诫自己,下次不要那么积极,要先问问对方有什么想法。

否则什么都给自己解决,这帮下属可是会成长不起来的。

最后别说人才养成,超越历史,别诸葛亮给自己养成刘禅才好。

“属下有点拙见……”梁习的确有些想法,甚至和鲁达的相仿有些靠近。

说到底就是建设大型暖室,最大限度保证燃料的利用率。

开发山林这点,他是没想到,主要是有些担心,百姓到山林里面,后续要怎么维生。

山林里面适合耕种的地方可不多,除非是开梯田,总不能指望采集和狩猎?

“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看耕种,要从社会的供需关系入手。本身粮食已经足够,甚至已经溢出,那么不如发展其他还不足的行业。”鲁达想了想回道。

可话说回来,如今这气候减产绝收都要成为常态,各地都担心粮食不够。

就算种植其他作物,若收购方故意压低价格,这些百姓也只能妥协。

毕竟他们需要把这些东西卖掉,来换取足够的粮食。

古代不同于现代,若没有足够的粮食打底,百姓可不愿意种别的东西。

就算是蔬菜,都是用零星的田地,甚至路边或者屋角来种植。

让他们当纯粹的菜农,除非鲁达强行推行下去,同时还能保证他们的利益。

以前从没考虑过这问题,也不需要考虑,现在才意识到两个时代社会层面上的参差。

“要说木材和山货都能卖钱,可到底不是粮食。”梁习也是那么认为的。

“我们还有海产!”鲁达回道,“木材可以做成渔船,甚至大型海船,从辽东到渤海,甚至到青徐。大的海船一次可以装很多的粮食,而且路上没有乱七八糟的关卡。我们可以从徐州采购粮食回来,同时把我们这边东西卖到他们那里。”

这只能说是一个构思,保底需要三年以上去实现,基本能五年内初见规模就不错了。

要说公孙度也是厉害,占据辽东,实际掌控乐浪郡,同时还进一步扩充出带方郡。

向南甚至派出海船,把东莱郡给打下来,可惜官渡之战后,被曹操拿了回去。

这样说明一个严峻的问题:辽东这旮旯,的确是没什么人才可用。

这年头真要避难,一般都是跑去荆州,其次是江东,最后是交州。

也多亏黄巾之乱,以及或许的中原大战,荆州和江东的文化底蕴迅速提升。

这个影响,几乎是一直持续到现代。

毕竟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懂的都懂……

逃到辽东这旮旯的,扣除太史慈、管宁、邴原和国渊,鲁达也不知道还有谁。

可就这四个人里面,除了管宁其他三人最后都回去了。

阅读三国:一切皆可鉴定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三国:一切皆可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