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

第194章 做人师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石科长带了三个女生一个男生过来实验室,据说都是看着比较机灵的,也是学东西比较快的,腾师傅出面问了问都学过什么,培训的时候考了多少分。

葛英杰啥都没学过,只是培训了外包装的一些基本要求;郭红秀之前是在压片工序工作的人,听到可以学新技术,于是自告奋勇、毛遂自荐跟着来了,石科长也就同意了;苏玉荣,之前是内包装工序的人,还有一个男生叫贾卫东,之前也是内包装工序的人。

腾师傅跟石科长确认,这些人将来都可以不回之前的工序工作吗?别等培训半天,再回各自的工序,就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在石科长再三再四的保证下,这几个人开始了在实验室学习的日子。

腾师傅让我看着他们做,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纠正,而不是自己动手。

于是,我们七八个人,开始为期一周早八点到晚八点的奋斗历程。

包衣其实没有多复杂,只是需要细心观察,多动手,多用心,然后及时调整动作和各种辅料的用量。

第一天,是葛英杰和郭红秀一组操作,苏玉荣和贾卫东观摩,每一次操作完毕,我会根据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片子外观是否光滑平整,增重是否均匀;每次干燥过程是否到位;随后督促他们改正,并严格要求他们如实的填写工作记录

两个人操作,两个人观摩,我在旁边监督观察,十二个小时后,一天的工作结束。

第二天,是苏玉荣和贾卫东负责操作,葛英杰和郭红秀观摩,我们其他人跟随监督,今天石科长和付世凯还有包国辉也过来跟着观察了。

晚上到下班时间的时候,其他人都走了,只留下四个操作工,我和倪芳彬跟着,晚饭是石科长安排付世凯帮忙从外面买的,而且石科长还跟四个人说,给他们四个按每天加半个班计算。

我和倪芳彬对视一眼,想着要不要跟腾师傅说下,我们也顺便加一下喽?

药厂的薪资核算,是月工资日计算,多上班了是可以多拿钱的,不过腾师傅和孟指导他们俩是纯纯的月工资的。

第二天的操作结束晚了一些,因为苏玉荣的力量不是很足,影响操作结果,整体还是不错的。

我们商量一下,明天就不再操作,要开会分析一下他们掌握的要点,以及他们认为的难点都是哪些。

开会的时候,杜厂长、孟科长、石科长、付世凯、包国辉、腾师傅、我、倪芳彬还有那四个操作工都到位了,另外石科长让齐秦梅也到场了。

分析会是石科长组织和主持,先让五个人陈述操作流程、控制要点,然后提出每个人的难点,大体每个人的难点都相差不大,增重和外观都不容易控制。

腾师傅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简单的说了两点:第一,糖浆和滑石粉用量要控制住,及时观察,及时修整;第二,干燥到位。其他的就是经验积累了,没有别的好办法。

腾师傅给大家从头讲解了一遍了操作要点,并讲了发现问题如何进行补救,然后跟石科长协商,再练手就用车间的大机器练,实验室的机器还是有些小。

石科长同意了,不过他提出来,希望倪芳彬和我还有孟科长再跟两天,腾师傅也同意了。

不过,现在是五个人,如何安排就是个难题,但所有的人都没表态,到时候就看石科长他们车间如何协调了。

车间包衣工序练手第一天是贾卫东和齐秦梅,其他三个人观摩,孟庆仁、倪芳彬和我都严格按照车间卫生管理规定更换工作服,而不是穿白大褂,因为现在车间其他工序已经正常生产了。

果然,车间的大型包衣机比实验室的小机器相对容易操作,而且热鼓风机和机器配套的加热套效果也比实验室的要好,当然了,费力是一定的,因为投入的片子总重增加了。

到晚上八点,全部工作结束了,效果比在实验室要好,腾师傅是吃过饭后到车间办公室来等着看结果的,石科长和付世凯以及包国辉也都没走。

隔天,是苏玉荣和葛英杰负责操作,两个小女生的力气不如贾卫东,效果上略有差池,腾师傅建议石科长不如再配一个男工,逗得石科长哈哈大笑,“腾师傅,车间里男工本来不多,其他工序也有很费力气的活计,而且男工做细致活不如女工,慢慢的练吧。”

腾师傅不再说其他的,虽说药厂算轻工业,但是力气活也不少的,当然女工也能做,只是需要锻炼,而且慢慢的熟悉就好了。

实验室带车间包衣工序的操作工告一段落,就等那个抗生素品种开始生产后,我们再跟进两天就行。

杜厂长和石科长都很满意,石科长还为倪芳彬和我提出来按时间加班的要求,杜厂长也是大手一挥,跟孟庆仁提出来,以后我和倪芳彬需要加班的时候,根据时间就可以折合加班工时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不错的好消息。

前面那个心脑血管的产品生产出了三百万片,够销售科忙一阵子了,生产科开始下抗生素的调度单还有一个治疗结核的调度单,不过治疗结核的那个产品是胶囊剂,工序相对简单,质量也相对容易把控。

车间的生产安排是先排了四十万的抗生素,然后又排了一百万的治疗结核的产品,随后紧接着又是两百万的抗生素。

我算了算,如果按照每天四十万的包衣操作的话,二百四十万的产品需要六天,不知道我们能跟几天,还是从头跟到尾。

没隔两天,石科长跟孟庆仁过来实验室,找腾师傅商量,倪芳彬和我需要跟包衣操作六天,也就是说需要从头跟到尾,腾师傅表示同意,我们现在新产品报批没有了之前的紧张了。

倪芳彬和我跟到第三天,齐秦梅和贾卫东操作的第二天的时候,有二十万的产品外观和增重都不合格,只能选择半路停工,腾师傅也换上工作服,进了车间现场指导如何洗去之前包好的糖衣部分,然后放到中间站晾干,再送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再次进行二次包衣,如果不合格,就得粉碎一点点的按照尾料填入后面的产品里。

还好,检验是合格的,隔了三天进行二次包衣。

因此所有的操作工,还有石科长他们几个,都比之前更重视了,当时我看着他们之前都有点“不过如此”的心态了。

简单的事情,看着简单,实际动起手来,未必!

阅读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沉年旧事之生于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