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第 52 章 楚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在楚王完反复纠结之时, 黄歇垂下眼眸,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

当初,舍弃公子启, 不止是楚王完的主意, 也是他的主意。

公子启幼时是个聪慧乖巧的孩子, 颇为惹人疼爱。可公子启自幼在秦国长大, 认可秦国多于楚国。若是楚王完和黄歇将公子启迎回楚国立为太子, 对楚国而言,风险太大了。

除了为楚国着想之外, 黄歇也有自己的私心——当初, 芈完从秦国出逃之时,黄歇为了替芈完遮掩此事,利用了秦国公主一把。秦国公主得知真相后那愤怒的面庞,深深地刻在了黄歇的脑海中。

虽然时过境迁, 且当时黄歇那么做也是事出有因, 但难保秦国公主不记恨在心。若是秦国公主的儿子成了楚国太子, 黄歇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他当然要劝着楚王完另娶新妇。

于是, 楚王完与黄歇双双回到楚国之后,便有了黄歇因忧心楚王无子, 而为楚王进献好生养的妇人之事。黄歇为楚王完进上的李园之妹, 肚子也确实争气,一举诞下公子悍。

李园之妹当即便被立为王后, 新生的小公子也被立为太子。

自此之后, 楚王完对春申君黄歇愈发倚重。

但没过多久,外界便有传言说,黄歇是自己先收用了李园之妹,让其怀孕后才进献给楚王的。那太子悍名义上是楚王之子, 实际上是黄歇之子。

楚王完听了这则消息后,勃然大怒:“春申君待寡人至诚至信,若无春申君,寡人断无回国继位之日。尔等安敢污蔑春申君与寡人的王后、太子?”

彼时,楚王完继位不久,根基不稳,尚需与春申君黄歇相互扶持着,才能与老氏族们抗衡。

楚王完在听到这则消息之后,便认定这是老氏族们为了离间他与春申君而采用的毒计,不许任何人再议论此事。

于是,那则要命的流言,没过多久便平息了下去。

黄歇十分感激楚王完对他的信任,自此之后,也有意识地与王后和李园这对兄妹拉开了距离,以此来避嫌。他只在楚王命他去教导太子悍时,与太子悍进行亲密接触,以此来维持他与太子一脉的关系。

说起太子悍的理政才能,黄歇便明白楚王为何会头疼。

隔壁比太子悍小了近十岁的秦王政,已经利用他高超的手腕和莫测的心思,令各国国君为之头疼了。连楚王完和黄歇这两个“老前辈”,都不得不反复揣摩秦王政的心思和意图,以应对秦国的种种试探。太子悍在处理政务之时,却仍然懵懵懂懂,生涩稚嫩。

楚王完将秦王政最近的动向告知太子悍,并让太子悍分析秦王政的意图时,太子悍十分天真地说:“秦王不跟咱们打仗,改为跟咱们合作了,这不是正好遂了阿父的心愿吗?好事也!看来如今这位秦王不像之前的秦王那么可怕,阿父也可放宽心了!”

此话一出,气得楚王完直想抄起附近最趁手的东西,去砸太子悍的头。

看看隔壁老嬴家多会生儿子,再看看自家怎么教也教不好的儿子,楚王完心中时常生出一种“天不佑楚”的悲凉感来。

若不是太子悍至少还有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的好处,若不是太子悍的弟弟们在理政方面才能也没比他好到哪儿去,楚王完都想直接换太子了。

正是因为膝下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无法达到楚王完的心理预期,楚王完才会忍不住去惦记那个早早便被他抛弃的儿子。

与楚王完的其他几个儿子相比,芈启可以称得上是极有才干了——若芈启没有本事,即便他身负秦国王室血脉,他也无法在人才济济的秦国朝堂上身居高位。

要是楚王完后继有人,芈启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年少时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罢了,根本不必在意。可偏生,这个被芈启遗弃了的儿子,竟是芈启诸多儿子中最有本事的那个……

一想到此处,楚王完的心情便复杂得难以言表。

他重重咳嗽了几声,而后问身边的黄歇:“你觉得,阿启会不会来见寡人?”

这些年来,楚国方面并未特意维护与芈启的关系,楚王完还真不确定,凭着自己这张老脸,究竟能不能让芈启往楚国跑一趟。

“会。公子启如今在秦国为官,总是要注重名声的。王上到底是他亲父,不管父子俩过去关系如何,如今王上……大限将至,无论如何,公子启总是要回来看一眼的。”

黄歇回想着刚刚得到的情报,又道:“且秦王已任命公子启为秦国使臣,前来探望王上。”

“秦王么……”一提起那位秦王政,楚王完的心情便十分复杂。

他从衣袖中掏出一份已经写好的书信,递至黄歇跟前道:“寡人也不知,寡人这身子,究竟还能不能等到阿启的到来。如若寡人能等到阿启的到来,待寡人与阿启说完话,你就悄悄地将这封书信烧掉。倘若寡人的身子不争气,等不来阿启,你便将这封书信交给阿启……”

这封书信,是这些日子以来,楚王完趁着自己尚有精力时写下的。

在说完这番话后,他便又是一阵喘息。

黄歇一面上前将书信收好,一面轻拍着楚王完的背。

待楚王完平复过来之后,他对黄歇道:“说来,终究是寡人对不住阿启他们母子……”

黄歇心中一惊,正欲说些什么,却听楚王完又道:“可为了楚国,寡人也只能继续对不起他们了。”

听闻此言,黄歇顿时放下了半颗心。

他大致猜到,那封信件中的内容,绝不是什么父慈子孝,病重的老父亲为亏欠多年的长子筹谋未来铺平道路。

楚王完要做的,定是离间秦国君臣。或以亲情打动芈启,或以利益诱之……

以芈启如今在秦国的地位,一旦他生出反心,便等同于在秦王政身边安插了一把刀刃。便是芈启没有直接反了秦王政,只是起了些小心思,也足以给楚国留出许多操作空间。

楚王完终究没能等到芈启的到来。

兴许是重病之中还要为楚国劳心劳力的缘故,与黄歇进行完密谈的当晚,他人就不行了。

在弥留之际,楚王完睁着那双浑浊的眼睛,无限留恋地看了楚国王宫一眼。

他的目光仿佛穿越虚空,回到了郢都之中,那是楚国的旧都。自楚国立国以来,国祚延续了八百余年,有一半的时间中,都定都在郢。

那里是芈完出生的地方,也是楚国宗庙与许多楚国先王的陵墓所在之处。

芈完本可如许多楚王一样,生于斯,长于斯,最终也在此地长眠。

然而,秦人的那把火,将楚国过去的荣光、将楚国的宗庙与先王的陵墓、将芈完年幼时一切美好的记忆都烧毁了。

自此之后,芈完的人生中除了“振兴楚国”与“复仇”之外,再也容不下别的东西。

秦国公主待他再好,芈启再如何乖巧,他看到的始终是他们身上流有他仇人的血脉。

那个他恨了一辈子,却无法将恨意宣之于口的男人——秦王稷的血脉。

芈完也不知道,自己作为楚王的一生,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但终归,他尽力了。

现在,他要去见楚国的先王们了。愿先王们的在天之灵,能够庇佑楚国渡过难关,能够将秦国的野心拦截在函谷关处。

……

楚王完薨逝的消息传开之后,六国国君纷纷派人来为楚王完吊唁。

楚国境内,除了楚王身边的近臣是当真在为楚王完的离去而感到悲痛之外,其余人的脸上都带着各自的算计。

在楚王完的灵堂为楚王守灵的太子悍许是伤心过度,哭着哭着,竟笑出了声来。

楚国的一些大臣们见状,都在怀疑太子悍是不是得了失心疯。

楚王新逝,太子又是这般模样,楚国当真还有未来可言吗?

好在楚国还有春申君在。在楚国上下人心浮动之际,春申君及时出面,化解了太子悍那怪异的举动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

他到底在楚国当了这么多年令尹,积威甚重。在经过了一番波折之后,他很快便稳住了底下的人,并扶持太子悍继位为王。

“多谢春申君了。”楚王悍皮笑肉不笑地对黄歇道:“阿父在临终之前交代寡人,让寡人遇事不决,都听从春申君的嘱咐,可见未来寡人还要多多倚仗春申君啊。寡人没了阿父,未来,春申君便如寡人的亚父一般了。”

黄歇觉得他的表情有些怪异,却说不出究竟是哪里怪异。

秦国使者就快要到了,他心中惦记着楚王完临终前交代他办的事,便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楚王悍身上。

不得不说,过去楚王悍在黄歇面前营造的“怯懦无害”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尽管此时黄歇已经察觉到楚王悍的不对劲之处,却也只当楚王悍是骤然丧父,失了分寸。

正因如此,黄歇忽略了来自身边的危险。

正当黄歇在心中盘算着该如何与昌平君芈启交流之际,楚王悍的舅父李园来到了他的身边,悄声对他道:“王上,近来国内多有流言,说您实际上并非先王的血脉,而是春申君之子。许多人都信了这话,这于您大为不利啊!”

楚王悍原本还算清隽的面庞上闪过一丝狰狞之色:“阿父不是说过,不许那些人再随意乱嚼舌根子了吗?”

“先王在时,自然可以凭其威望压下这些传言,可您刚刚上位,根基不稳……”李园说到此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他的唇边划过一丝叹息:“春申君竟放任这样的流言散布开来而不加以制止,他的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明明李园才是楚王的舅父,可只因他妹妹当初是被春申君举荐给楚王完的,只因他曾经当过春申君的舍人,他便得一直低春申君一头,这让他如何能够容忍?

他看春申君不顺眼,恰好这春申君还被那些老氏族拿来做靶子,攻讦新上位的楚王悍,他自然要劝说楚王悍将其诛杀。

楚王悍恨声道:“黄歇其心可诛!舅父说,此事该怎么办?”

李园见楚王悍如此听信自己的话,心中一喜:“为今之计,唯有咱们的人亲自诛杀春申君,方可令这则流言不攻自破。再者,春申君在先王之时便一直管着您,处处束缚您。如今,先王没了,他竟还想做您的亚父。这般无礼之徒,难不成您还要一直留着他吗?”

李园的话句句都说到了楚王悍的心坎儿里。楚王悍丝毫不顾春申君刚刚拥立他上位——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春申君的功劳。他身为楚国太子,又有楚王完的遗旨在,即便没有春申君,他也能够坐上这楚王之位。春申君如今这般“多此一举”,不过是想在他这新王面前多混些功劳,日后好处处管着他罢了。

这般一想,楚王悍对春申君非但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反而充满了怨恨。

只是,说起除掉春申君一事,楚王悍到底还有些犹豫。

见状,楚王悍的母亲李太后也跟着出来推波助澜了一把。

“你舅父说得不错。那黄歇自恃功高,先王尚在时,便居功自傲。如今先王没了,他竟直接做起你这楚王的主来,丝毫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你若不除掉他,只怕旁人都道如今的楚王是春申君呢!”

早些年,李太后对春申君是有那么些旖思的。

彼时她不过是身份低微的民妇,春申君却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又生得样貌堂堂,她会对春申君生出些想法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惜在出了流言之事后,春申君避她如蛇蝎,面对她的示好频频推拒。李太后自尊受挫,不免对其生出了恨意来。

恰好李园与楚王悍都对春申君不满,楚王悍如今又因春申君而饱受非议,李太后便上来添了一把火。

而她的这番话,也让楚王悍愈发坚定了要除掉春申君的心思。

楚王悍身为太子的这么些年,看到的不是春申君对抗老氏族的殚精竭虑,而是春申君的大权在握,春申君在他面前的一通又一通说教。

先王在时,楚王悍碍于先王的脸色,不得不对春申君百般隐忍。如今,先王既去,他还有什么哑忍的必要?

楚王悍当即便对李园道:“寡人在宫中多有不便,还请舅父为寡人筹谋。”

“好说,臣在家中养了一批死士。那春申君向来视臣如他身边养的一条狗,对臣不设防。待某日,臣寻个由头请他过府之时,便让那批死士取他性命!”李园的眸中闪过一丝凶光。

……

春申君还不知道,他辛辛苦苦拱上位的楚王悍已经在伙同舅家,算计着取他性命了。

他正在盘算着见到昌平君芈启后,该如何与芈启进行沟通。

彼时,身为秦使的昌平君芈启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赶到了楚国。

尽管芈启身上流有一半楚人的血脉,但楚国对他来说,陌生得有些可怕。

目之所及处,楚人穿着各式楚服,用不知何地的楚国乡音说着让芈启都感到怪异的楚语。

这一切都让芈启无所适从。

习惯了秦人的穿着打扮与口音的芈启,能够感觉到,他自己在这里是个“异类”。

好在芈启的适应性极强,在楚国呆了一阵子之后,他渐渐适应了楚国的环境,也没有出现什么水土不服的症状。

然而,当芈启踏上寿春的土地时,他却听到了楚王完病逝的消息。

原来,他这般紧赶慢赶,终是没来得及见那个男人最后一面吗?

不知为何,芈启心中并不十分遗憾,只是有种说不出的空茫之感。

阅读秦唐之好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秦唐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