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翻身记」

31、科室的奖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好好好, ”解诚一连道出三个好字, 足以见其欣喜, “不愧是赵松云先生的孙女,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钻研了大半辈子医书, 竟不知道针灸还能用在急诊上,真是开了眼界了。”

助理也笑,“能发现这么个人才,也不愧院长费心组织这个学习班。”

解诚心道, 要不是这两年分配来的毕业生实在不像样子,他也不用费劲从底下往上扒拉人才。

大革命开展了近十年,全国所有的大学,有一个算一个,如同过筛子一般, 把教授们过了一遍又一遍, 那些真正有知识,有水平的人多被打倒,剩下的即使不全是歪瓜裂枣, 在教书育人上, 也变得谨小慎微,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大有人在,如何能教出好学生来。

再有,高考停滞数年,工农兵大学生良莠不齐, 近几年里,分配到他们松河市人民医院的毕业大学生,有些人水平低到令人发指,说句难听的,医院扫地的大妈都比他们强,这样的医生,病人如何放心把自己的生命健康交到他们手上。

这个赵青禾,他要继续观察观察,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埋没了。

折腾了近四个小时,孕妇的命成功保住,一对身体健康的龙凤胎也出生了。

赵青禾嘴角微微上扬,走出急诊室,一直没离开的孙红忙上前扶住她,一脸兴奋的道:“青禾,我都听说了,你救了病人的命。”

这不是才手术完,就传出去了?

急诊科的小护士参加工作不久,第三次进手术室就刷新了三观,跟演电影似的,学习班的小赵用手指那么长的针,在孕妇身上扎了几针,孕妇的生命体征就变得正常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一出急诊室的门,就迫不及待和别人分享了她的见闻。

接连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赵青禾很累,简直想躺在地上大睡一觉,孙红小心翼翼的扶住她,两个人慢腾腾的往综合楼外头走。

“我让窦梦帮咱们带饭了,一会直接回宿舍吃,你看你,都累成啥样了。”

窦梦是窦曹的妹妹,就是在车站那天和他一起姗姗来迟的那位文静姑娘。

她走了,唐主任被解诚的助手叫到院长办公室,完整的叙述了手术的过程。

最后,解诚问道:“小唐,你觉得她怎么样?”

“虽然是个好苗子,但她为人自负,又喜欢自作主张,还是太年轻,需要磨练。”

解诚哈哈大笑,“你小唐不就是个自负的人吗?年轻人,还是自信一点好,老气横秋有个什么意思。”

……

赵青禾下午没去上课,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妇产科。她在妇产科受到了注目礼一般的待遇,老护士长还特意带了家里煮的八宝粥给她喝。

“赵同志,你的医术是这个,”一个小护士凑上前来,比了个大拇指的手势,“我也见过中医大夫给人做针灸的,可没你动作那么利落。”

赵青禾捧着碗喝了一口粥,笑眯眯的道:“其实我不光会用针灸止血,还会用针灸美容,你们有谁想试试吗?”

停顿了一下,她又道:“或许也可以不用针,脸部推拿按摩也有同样的效果,不过针灸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目的,并不痛苦,推拿就会痛一些,有人要试试吗?”

听说要动针,大家还有些犹豫,没想到还有不用动针的法子,马上就有人举手,“我先来,我先来。”

赵青禾把碗里的粥喝完,又去办公室洗了把手,让第一个想尝试的护士坐在椅子上,才开始操作。

一刻钟后,小护士睁开眼睛,旁边的人第一时间递上镜子让她瞧,“真的变好看了,眼睛是不是大了点?”

“何止啊,下巴好像也尖了。”

赵青禾掩住眼里的精光,笑的谦虚,“哪有这么神奇,我只不过通过一些特殊手法,稍微提拉了下她的面部皮肤,看起来紧致些罢了。”

“不过这种效果不能保持很长时间,最多三天,要是你们还有谁感兴趣,等我有时间了,咱们可以一个一个来。”

“如果是针灸美容的话,效果更明显,保持的时间也会更长。”

她上辈子最挣钱的,就是这个中医美容,每天都有人预约美容项目,钱像流水一样哗哗的进了银行卡,她还真没体会过受穷的滋味。

这不,昨儿个下午没去上班,睡一觉醒之后,一个人在宿舍无聊死了,跑了趟市里最大的百货商店,想看看有什么新鲜东西,买点寄回大河湾。

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就发现自己还真是个穷人。

一些日用品的价格先不说,她想送婆婆一双女式皮鞋,最便宜的竟然要六十,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钱了。

不过有一点,这双皮鞋绝对是真皮,这个年代的厂子都是国营,不说别的,绝不掺假。

越看到最后越心惊,一台缝纫机要170,一台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要400多,只要是像样的家电,没一个不上百的。

她从大河湾走的那天,婆婆给了三十块钱,买车票花了二块三,剩下的几乎没怎么动,毕竟这三个月的饭,食堂都包了,再加上院长奖励的二十块钱,本以为自己也算小有资产,谁想到看到这些东西的价格顿时傻眼了。

刑卫东一个月的津贴才不到五十,得几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台洗衣机,这要是不偷偷挣点外快,以后随军了,只能看着这些东西空瞪眼。

哪个女人不爱美,赵青禾小露的这一手,让在场的七八个姑娘都起了心思,顿时七嘴八舌道:“那可说定了啊,小赵大夫,你可得替我们弄弄。”

小护士们众星捧月的把她围在中间,这个讲她要先来,那个讲明天要从家里带包子给小赵大夫吃,直到黑着脸的唐主任过来,才呼啦呼啦的散开。

“赵青禾,你来一下。”

唐主任是正儿八经的医学院高材生,他个男大夫,在妇产科这样的科室并不吃香,可人家就凭借过硬的本事闯出了名堂。

他擅长接生难产妇女,尤其是胎位不正,子大难产的孕妇,刨腹产手术做的特别好,在整个松河市首屈一指。

昨儿那妇女,可真是让唐主任憋了一肚子气,生死关头,还把名节看得比命都重。

“鉴于你昨天的表现,也算是为医院挽回了声誉,科室里决定给你表彰,”唐主任俯身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笔记本封面大小的纸,“你拿着这个,去后勤处领东西吧。”

孕妇是在医院走廊里滑倒,而且是因为走廊里没打扫干净,要真是不幸一尸几命了,他们医院得吃不了兜着走。

赵青禾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菜籽油十斤,米十斤,白砂糖五斤,搪瓷缸子一对,毛巾两条,扇牌肥皂两块,都是些生活用品。

“主任,菜籽油和米能不能给我换成钱和票?我好寄到家里去。”

纺织厂女工宿舍也具备做饭条件,但人家厂子为了安全不让她们在里头开火,她要这菜籽油和米,暂时也没地儿用啊。

唐主任看了她一眼,“自己想办法。”

得,先把东西领回来再说吧。

有了批条,后勤处的人二话不说,一样一样的给了赵青禾,她抱着这些东西,去了护士站,护士长早就成家了,这些米啊油啊的,旁人不一定需要,她一定要。

护士长正在教新来的护士扎针,她悄悄的推门进去,冲小护士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大姐,我找你有点事,能跟我出来一下吗?”

“是这样,科室奖励了我一些油和米,我住的地方没做饭条件,这东西又不好寄,你看你需不需要,我想和你换点钱和票。”

护士长有些动心,油和米都是紧俏物资,凭粮油本本按人头买的,但她家里,恐怕没有那么多票。

赵青禾看到她脸上的难色,就道:“不论什么票,油票布票工业票都可以,只要是票,我都来者不拒,如果你有富裕的布票就更好了,我正想做身衣裳呢。”

“行,等我下班回家,你来我家,”一听别的票也可以,护士长立马点了点头,“咱可说好了,别告诉旁人。”

……

与此同时,平安县里,多次参与拐卖妇女的黄秀英以及她的同伙,将于今天被枪毙。

李狗剩费尽工夫没把老娘从牢里捞出来,自己反倒一脚踩了进去。

胡图老婆的举报信,有理有据,甚至连证据都收集的七七八八,方书记看了,大发雷霆,立刻派调查组奔赴红旗公社,针对李狗剩的个人问题,展开全面而细致调查。

李狗剩这个人,根本经不住查,戳破最上面的那层窗户纸,底下那些脏的臭的,全都露出来了,除了陷害程庆元,纵容家人吃空饷,甚至还牵扯出来一桩人命官司。

他跑不了,身为红旗公社一把手的胡图,更加难辞其咎,两个人都被控制起来,等待下一步的调查结果出来。

胡图也终于弄清了当年李狗剩陷害他的始末,李家的家教从根上就有十分的问题。

黄秀英这个当娘的,唯利是图,见钱眼看,直接影响了她三个儿女的价值观。尤其是小女儿李玉梅,打小就盼着嫁给一个有钱人,过顿顿吃肉的好日子。

那时候大革命没开始,阶级对立远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大河湾山清水秀,是踏青采风的好地方,省城的几个公子哥,常开车来这里画画和摄影。

李玉梅青春貌美,人又活泼机灵,不见生,经常给几个公子哥带路。渐渐地,和一位姓沈的青年公子成了男女朋友,李家其他人知晓后,也乐见其成。

沈公子花心滥情,喜李玉梅天然娇嫩的模样,很快就把这朵花儿采了,他自诩摄影艺术家,拍了不少他们颠鸾倒凤时的照片,还曾留一张给李玉梅做了纪念。

后来,沈家举家逃往海外,可怜李玉梅,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和那公子哥的□□,闹的满村风雨,婚事上成了大难题。

那时胡图见天下乡,身为李玉梅大哥的李狗剩,就打上了他的主意,先是有意交好,再是把人灌醉,最后送上他小妹的床。

如意算盘打得这样精,却没想到胡图竟然英年早婚,一计不成,李狗剩又生一计,拿那张和胡图有几分像的艳照,来威胁他。

胡图一时害怕,答应了李狗剩,向领导推荐他,渐渐地,又失了警惕之心,一步步落入人家早就编制好的温柔陷阱里,再也出不来。

大河湾传来黄秀英将被枪毙的消息,王改秀大声骂了句该,想起还在看守所的张翠莲,刑虎一声不发。

到底是他先低了头,和老婆儿子道了歉,再不去刑金贵家吃饭。赵青禾走后第二天,刑大伯对这个不争气,连日牛心左性的弟弟一顿连敲带打,终于让他稍微有些明白,谁才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两口子的关系较赵青禾走之前,缓和了不少,不过仍然没有恢复到之前那样,主要是王改秀心里有了疙瘩,女儿的死就是她心头的一根刺,拔不掉,磨不平的一根刺,丈夫的表现让人寒心。

不过就是小时候吃了老虔婆的几口米汤,她半辈子劳心劳力,老黄牛一般伺候着刑有庆家所有人,她的女儿,她的心头肉,还是被人害死。

王改秀迄今都想不通,张翠莲为什么要编出那样的瞎话,骗囡囡说弟弟被狼叼走了。

……

军区的刑卫东,刚参加完前女友的婚礼,就接到了赵青禾拍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寥寥数语,“在松河培训,半年归,勿念。”

前女友小红,和他分手后不久,又结识了一位军中俊杰,两个人很快走到结婚这一步,甚至还邀请他参加了婚礼。

他捏着那张纸看了又看,也抬脚去邮局发了封电报,也只有几个字,“谁念你了?”

这男人的性格有时候真的恶劣,收到电报的赵青禾默默发誓,要是没有这桩“包办”婚姻,他一辈子也找不到老婆!

嗬,什么人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七十年代翻身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七十年代翻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