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朋友圈」

第95章 第 95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因午后下了一会儿小雨,今日京城的傍晚到比往日多了几分清凉。

府内的夹道大都铺了青石板,只是历经百年风霜踩踏,如今但逢雨雪总是湿滑难行。好在今日雨小,又停的早,虽可见积水,却并不影响行走。

叫石莳拎着食盒,楠笙微微提起一点裙摆,不叫裙角沾上地面的泥水。所以专心走路的主仆并未注意到府中夹道出现的陌生人。

四王八公里,贾母也算是她这个辈份中硕果仅存的长寿之人。日常来请安的人便不少,如今荣国府又出了个贤德妃娘娘,那来请安的人就更多了。也因此,在府中见到陌生人,谁也没当回事。

楠笙那相对安全的长相,也引不起旁人过多的关注,那些人看了一眼楠笙后,除了记住了她身上精致不俗的衣裙首饰外,也再无其他了。

所以楠笙也就压根没想到来人竟然不是单纯的给贾母请安,而是和贾母这位楠笙专属经纪人谈合作的。

生意找上门的事情,楠笙也是第二天才知晓。此乃后话,暂且不提。只说楠笙带着石莳一路不停的去了薛家小院,才知道一直闲热,又觉得家里已经雇人说相声解闷了,再花钱出去听人说书有些冤大头的薛蟠竟然在傍晚前出门了。

一个前脚走,一个后脚来,生生错过了。

错过的楠笙,也没好意思说明自己的来意,将食盒呈给薛姨妈,笑着说了一回食盒里的棕子是按着云都和江南那边的风味做的,请薛姨妈尝尝。

见楠笙带着节礼亲自上门,薛姨妈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楠笙的手一直唤着‘我的儿’。弄得楠笙一头雾水不说,也更不好意思应薛姨妈的邀请一道用晚膳了。

以还要去旁处送棕子为由,楠笙笑着离开了薛家小院。

她是提前派人打听了薛蟠在家这才去的,谁成想这样都能扑个空,也是醉了。

想到刚刚薛姨妈看她的眼神...楠笙的脑子里再一次用尴尬两字刷了一回屏。

尴尬死了,好伐!

╮(╯▽╰)╭

回到藕香榭,楠笙将自己摔进床榻里,头埋在枕头里的哀叫了一声。

再没有比这更蠢的事啦。

宝钗找黛玉说了那件事后,黛玉转头就跟自己说了。那么宝钗一定也回家跟薛姨妈和薛蟠说了。

那自己今天登门送点心的行为...啊呜,她仿佛已经弄明白薛姨妈为啥在她去后会表现的那么喜出望外了。

彼此都心知肚明了,你还巴巴的上门送棕子...楠笙狠狠的敲了敲自己的脑子。

脑子呀,你快点消肿吧。早点睁开眼睛恢复正常吧。

╮(╯▽╰)╭

对于自己又一次弄出的乌龙事件很是闹心的楠笙无声的咆哮了一回后又来了个暴饮暴食消化自己马上就要暴走的情绪。然后吃的太多,半夜又跑到空间里干了两个时辰的农活,这才啃着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甜瓜出来。

将整个甜瓜,连着瓜里的籽都吃得干干净净后,楠笙才一脸餍足的安睡不提。

可能是昨夜睡前未刷牙漱口之故,早起嘴里总不是那个味。古代可没有以假乱真的牙医技术,不好好保养一口好牙,遭罪的绝逼是自己。

于是楠笙大清早很用心的做了两回口腔护理,一直到黛玉进来,才在黛玉似笑非笑的眼神下结束早起的护牙之旅。

黛玉多聪慧一丫头呀,一看楠笙这样便知道这位洗漱过后又偷吃东西了。

别说楠笙了,就是黛玉自己也喜欢就寝前去空间里转一圈,或是拿本书,或是摘上一串葡萄边吃边看。

不过想到上次吃东西看书不小心用脏书籍的事,黛玉就再也不敢这么干了。

黛玉在自己院里喝了碗燕窝粥,然后早起散步,顺便来叫楠笙一道去荣庆堂用早膳的。楠笙收拾好,姐妹俩个溜溜达达,穿花扶柳的走到园子角门,不过转眼间便到了荣庆堂。

荣庆堂的早膳一直摆的很晚,这与当初宝玉住在贾母的碧纱橱,他要睡懒觉有关系,不过也正好便宜了后来人。

早膳是几年如一日的丰盛,就是这两年越发软烂没嚼头了。

就着野鸡瓜子和鸡髓笋吃了一小碗炸酱面,又喝了碗鲜汤,一粒豆腐皮包子,楠笙这才放下筷子。

都说人是越呆越懒,越养越废,以前楠笙还不相信这个说法,不过此时刚用完早膳脑子里就想着午膳用什么的楠笙也不得不相信这个说法了。

她中午想吃朝鲜冷面,加冰的那种。

也不知道这会儿京城有没有人会做这个,反正她在荣国府是没吃过冷面就是了。

你瞧,一碗冷面都吃不上的时代,她又有啥好留恋不舍的?

╮(╯▽╰)╭

“楠丫头留一下,其他丫头玩去吧。”膳毕,漱口饮茶后,贾母将楠笙留下的同时,也打发其他姑娘和宝玉离开。

楠笙手指微微抖动了一下,面上却仍旧笑得温柔恬静。

这心黑的老太太怕是又给她接单了。

不怪楠笙这么想,主要是贾母真的是没事不会单独留下楠笙。但凡留下楠笙就是先叙旧,回忆一回楠笙哪年哪月入府,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都将楠笙看成了自家小辈了。然后再谈谁谁谁和他们府上的交情,最后再将人家委托画像的事道出来。

其实很早的时候,楠笙就想跟这老太太说,她跳出来,不就是为了给你们利用的吗?所以不用整的那么复杂,有事直接说事就行。

用吧,用吧,你们越用,她就住的越理直气壮。

毕竟俺们是交了住宿费哒!

楠笙有时一年接两单,有时两年接三单,接多接少主要看订单的幅长,大的就多画几日,多病几回。小的就是少病几日的事。

这一次贾母给楠笙接的单子是为南安王府的小郡主画一幅等身单人画像。这是大幅画像,少说也要画个半年。楠笙在心里算计了一回需要的时间后,这才请贾母通知南安郡王府那边。

“不知这位小郡主今年多大了,性情可好?”

旁人楠笙也没那么大的好奇心,只是这位小郡主却叫楠笙羡慕极了。

她虽然有个坑妹的哥哥,但却还有个护崽的亲娘。

哥哥战败了,需要妹妹和亲赎人时,亲娘直接跑到荣国府认了探春做闺女,代替自己生的崽子和亲去了。

作为宗室的公主和郡主,她们享受着旁人享受不到的荣华富贵,也要承担旁人承担不到的责任和义务。

但每个宗室的公主和郡主都不希望远嫁和亲却是不争的事实。远嫁有时不单单意味着孤立无援,骨肉分离。还有不少让中原女子接受不了的‘入乡随俗’......

什么俗?

这俗可多了。旁的不提,只提那最有名的...收继婚制。

比如说,一般的和亲都是先嫁给当时的藩王,等藩王死后还要嫁给他的儿子。若命长点,还可以嫁给藩王的孙子,这种恶俗的婚配如果有不了解的,完全可以查一查昭君出塞这个故事。

这种事是中原这种礼教盛行之地的贵女们无法忍受的,但为了国家大义,她们不能做出轻生之举,所以她们大多数人最后都会抑郁而死。

虽然不知道原著中的西海沿子有没有这样的风俗,但南安太妃空手套闺女这事却是没什么可说的。

除了这些风俗,最叫和亲贵女们担心的还有两国发生矛盾,再次交战。

那她们这些为了和平而嫁到异国他乡的女儿们就可以直接祭旗了。

血祭藩旗还算好的,就怕那些人为了折辱故国先行折辱她们。

想到这里的楠笙再一次觉得老朱这人真不错。

虽然大明朝也讲什么男尊女卑,但却没在关键时刻拿女人抵刀。细数大明朝276年,就没有一位和亲的公主。

这是何等骨气和坚持~

“倒是不曾见过这位小郡主,只听说仿佛比三丫头大上一些。”贾母以为楠笙担心南安王府的小郡主不好相处,不由笑着安抚楠笙,不必多虑。

楠笙也没解释什么,只一脸浅笑的仿佛听进去了贾母的话。

今日是端午,给小郡主画像的事也不急在这一两天。不过楠笙却不愿意多在贾母这里浪费时间,找了个整理画具的说词便回了园子。

贾母虽然喜爱享受,行事糊涂,但却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楠笙可不敢仗着有几分‘先知’就在贾母跟前班门弄斧。所以这么多年来,对于贾母,楠笙都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但凡必须直面贾母的时候,楠笙都会打起十二万分的心,不敢懈怠。

贾母仿佛也习惯了楠笙的‘腼腆’性子,不以为意的同时,也会时常派人关心一下总喜欢窝在房里的楠笙。

因晚膳要开席面,午膳时贾母便叫小爷姑娘们自用,不必再去荣庆堂了。

一说午膳自用,楠笙立即让人去打听京城有没有冷面这种吃食。若是有最好,若是没有...凉面她也能凑合一下。

→_→

现在的荣国府一开席面,就少不了漫天的吹捧之言。先从贾母开始,然后元春这位皇妃接力,之后便是叼玉而生的宝玉......总之就是将能吹捧的都吹一回做开场白的步骤。

什么话听多了都絮烦,更何况这种明显不靠谱的吹捧之言。不得不说再好的席面就着这番说词,都叫人难以下咽。

楠笙不太想参加今晚的端午家宴,但又觉得大节下的装病晦气,便只好先在自己房里吃了个八分饱,这才带着丫头去了荣庆堂吃席。

然后好巧不巧的又碰到了薛蟠。

一看到薛蟠,楠笙就想到了昨天的乌龙,从头发丝到脚后脚都写满了尴尬和抗拒。

薛蟠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楠笙,像一只得到肉骨头的大狗,摇着他那隐形的大尾巴,又憨又喜庆。

前一天自己送人给她解闷,第二天她就送了棕子给自己。这是不是,是不是...想到这里,薛憨憨脸上的喜悦压都压不住。

“棕子很好吃,我,我很欢喜。”

“不值什么,你喜欢就好。”楠笙眨眨眼,客气的回了这么一句。“我那还有一些,回头让人给你送过去。”楠笙每年都会叫人包一些棕子送给府里的各房主子。除了各房主子,也会送一些府里得脸的丫头婆子,此时藕香榭里还剩下一些,正好一会儿叫人给薛家送去。

不过往年也没见薛蟠多喜欢她家的棕子,今年...难道是爱屋及乌了?

话说,这薛憨憨喜欢上自己,是日久生情还是一见钟情呢。

怎么感觉哪个都不像靠谱的样子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红楼之朋友圈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红楼之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