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朋友圈」

第76章 第 76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古代的着装方式最让楠笙腹诽的便是宽衣大袖,忒费布料。但最让楠笙满意的却是穿上这种衣衫后无论怎么吃,只要脸不圆,旁人都很难看出你胖来。

但胖不胖自己心里最清楚,楠笙在经过一段时间暴饮暴食后,便又消停下来了。

其主要原因还是楠笙的病渐渐的好了,贾母为表怜惜之情,命令楠笙不准在闷在屋子里,一日三餐都跟她一道用。

就荣国府的菜谱,一顿两顿还好,吃多了谁不腻味呀。

这一腻味,到是再没继续‘为情所困,为爱发愁’了。

在写实派其他人没成才前,楠笙没了婚约,一时间惦记楠笙的人就更多了。谁叫这媳妇是个自带聚宝盆出嫁的那种呢。

然而,不说凤姐儿为了自己也要阻止楠笙嫁人,就是楠笙自己也干了件更狠绝的事。

她要为刘泰守孝三年。

刘泰没死,你守什么孝?

出家即出世,出世即离世,即是离世自是不在这世上。刘泰为国尽忠,为君捐躯,实乃天下读书人应该学习之楷模。

她乔楠笙虽然是弱质女流,但却有一颗忠君爱国的心。做为刘泰曾经的未婚妻,她定要为刘泰守满三年孝再论婚嫁。

一年都不能表达她忠君爱国的这份心。

以楠笙如今的年纪,三年后那是直接从大姑娘变成了老姑娘,怕是更不好说亲了。再以楠笙的表现出来的清高傲骨,她是绝对不会给人做续弦的。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竟是没几个劝楠笙改变主意的。

然后没多久,楠笙这一番拒亲的话就传到了刘家人耳中。

楠笙这位写实画派的成手画师,刘家还是比较看重的。刘家已经损失了一个刘泰,就更不能再损失楠笙了。于是在楠笙发表了这么一番宣言后,便立即派人过府想要接楠笙回刘家守孝。

瞧瞧这番话说的,多么掷地有声呀。

乔大姑娘的德,言,容,功,堪称当代妇德表率。就算刘泰出家修道,但我们刘家也承认楠笙这个好媳妇。

刘家这一招也算是绝了,于是各方人马又都开始转头去看楠笙要如何应对。

新帝越岩派人去听墙角,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后续发展。赖家那边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叫在老太太后院打杂的二等丫头多长个‘心眼’,至于一直关注此事的薛蟠,则是挠了挠头,笑得傻兮兮的。

她精的跟猴似的,一定没问题。

将自己喜欢的人形容成猴子,你咋就这么能呢。

幸好薛蟠这话没说出来,不然传到楠笙耳里,这位怕是别想着抱得美人归了。

╮(╯▽╰)╭

这件事上,楠笙若没想到进退之路,又怎么敢这么干?于是楠笙的女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宣言就被搬上了舞台。

当初舅舅跟刘泰订下这门亲事的时候,就曾有言再先,他们婚后所出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都过继到乔家。若是个女儿,那就再过继个儿子。

所以她和刘泰的亲事取消了,但她身为乔家后人的责任却没因此而消失。

为乔家传宗接代,是她乔楠笙不可推卸的责任。

什么?你说刘泰没跟家里提过这件事?

不可能呀,我舅舅临终前可是交待得清清楚楚的。若不然,那么多人,怎么就偏偏选了刘泰这个并不拔尖的人?

还不是刘泰答应的最痛快。

再有,且不说这些陈年旧事,只说刘泰是为太上皇认可度躯出家,前脚刚当了道士,你们家后脚就将他前未婚夫接回家来,这是对太上皇的旨意表达不满和抗议吗?

瞧我乔楠笙,就坚决拥护太上皇的旨意。

圣旨叫刘泰出家,那本姑娘就用最虔诚的心给刘泰守孝。然后等孝期结束,就找个更好的男人嫁了,用实际行动告诉天下她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杠杠的~

刘家被楠笙这段不要脸还要立牌坊的发言恶心坏了,勉强维持风度的快速彻底荣国府,准备来个老死不相往来。

另一边,新帝越岩在听了心腹一字不错的转述后,不禁拍案大笑。然后眼珠子转了转,嘴角带着一抹揶揄的给楠笙下了一份圣旨。

圣旨上除了夸了一回楠笙忠君爱国的思想外,还着重捧了一回太上皇以及对楠笙坚持为刘泰守孝的赞同和支持。

为了憨憨,这事都必须支持到底。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如今的楠笙又被这一连串的事情弄到了风口浪尖上,以薛憨憨的家世想要抱得美人归,那是绝对没有半分竞争力的。所以先将此事压下来,用三年的时间慢慢淡化这件事对楠笙影响是目前来说对楠笙和薛蟠最有利的办法。等三年后...他总不会一直做个傀儡皇帝的。

楠笙和刘泰这对未婚夫妻,一个奉旨修道,一个奉旨守孝,不知情的外人都要叹一回苦命鸳鸯。然而事实就是刘泰在为他当初起的坏念头修身修心,楠笙则是...求仁得仁了。

纷纷攘攘的琐事普告一段落,姑娘们要搬进大观园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薛蟠一打眼就相中了怡红院,他一心认为那地方最适合他薛家的姑娘。至于楠笙,这个薛蟠到是知道一些。元春的口谕一下到府里,老太太就先让楠笙挑屋子,楠笙推辞了一番,自己挑了藕香榭这个地方。

虽然那地方很小,但既然是楠笙自己挑的,薛蟠便没再多事。

楠笙不需要他做什么后,薛憨憨就将心思都用在他妹妹那里了。

当初建园子他们薛家可是出了大钱的,怡红院凭什么不能给他妹妹住?

可他也知道他冒冒然然的将这事提出来,不但母亲会不高兴,就是妹妹宝钗也未必住的安心,哦,也未必能住的进去。于是这憨憨便在和越岩见面的时候将这事问了越岩。

大兄弟,你说这事咋整。

越岩遇到的难题那是憨憨想像不到的,而憨憨遇到的困扰在越岩这里那真真是小菜一碟。

光是解决方法就不下二十余种,有省事的,有迂回的,有借力打力的,有攻心为上的,有......

越岩是越说越兴奋,薛憨憨是越听越迷糊。最后双眼出现蚊香圈,一脸懵逼的看向越岩。

我脑子不好使,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复杂的办法...你也得看我是不是那块料诶。

越岩:“......”

在智商上辗压了一回憨憨,越岩拍拍憨憨的肩膀表示这事交给他就好了。

于是就在黛玉和楠笙的两处居处都改造的差不多,怡红院里添了不少宝玉喜欢的物件后,元春又下了道口谕。

着宝玉搬进蘅芜苑居住,务必用心苦读,命其每五日上交一篇文章。

听了元春让宝玉搬到蘅芜苑的口谕,众人都止不住的诧异。再听说让宝玉每五日交一篇文章,众人转头看向宝玉的眼神都带着同情。

谁不知道这位爷儿最不喜欢读书呀。

话说蘅芜苑已经分给宝钗了,宝钗也陆续从家里拿了些东西进来让人布置。此时听说蘅芜苑被元春赐给宝玉,一时间开始犯愁她住哪了。

其实若不是蘅芜苑已经分给宝钗了,按越岩的想法宝玉这么个浑小子就应该住在蓼汀花溆和清堂茅舍了。

那才是正经苦读的地方......

宝玉是一万个不想搬,但又不得不搬。看着自己极喜欢的怡红院,又想到自己‘抢’了宝钗的蘅芜苑,最后主动提起叫宝钗住进去怡红院。

按宝玉的话说,那地方除了宝姐姐,再不配旁人住。

宝钗开始时还谦虚了几句,但想到怡红院离自己家极近,回家最是方便,到也欣然接受了。

薛憨憨没想到越岩办事这么痛快麻利,回头再见面时好一顿夸他,又问他是怎么办到的。那个来荣国府的传话太监真是元春派来的吗?

“......我那好姨妈每个月都要进宫,别再漏馅了。”

越岩斜了憨憨一眼,得意的朝其显摆。

其实这事极其简单,越岩只是利用了他皇帝的身份便办到了。

那日回宫后,越岩当晚便歇在了元春宫里。言语间说起了元春出宫省亲的事。在元春提起大观园的时候,表示了一回浓厚的兴趣。

让元春将话都说了,然后又让人拿了大观园的草图来。说这院子布置极好,若不住人空放着到是可惜了。

元春闻言轻笑,便说皇上跟臣妾想到了一处。

她回宫后便传话给家里,让姐妹们住进去,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此时元春还算有点情商和智商,只提了她上半段,没提后面也叫宝玉住进去的话。

越岩一边听一边看大观园草图,目光一直在怡红院和蘅芜苑间徘徊。等元春的话告一段落后,又有意无意的问起宝玉这个江湖传言叼玉落草的小舅子来。

说起这个,元春自然要狠夸自己弟弟多聪明,不大的年纪就做得一手好诗。这一说,就不由说起她进宫前教宝玉诗书,以及如今对定玉的期许等等。

话题顺利引出来了,越岩认同元春一片手兄情深的同时,先是表示蘅芜苑一看就是个清静读书的所在,又说爱妃的弟弟既然自幼聪慧,生而不凡,就更应该努力读书。

www.youxs.org,爱妃博古通今,学识见地皆不俗,不如便叫内弟每五日送一份文章进宫。

爱妃既可督促胞弟读书,也可打发时间,岂不两全其美。

听话听音,再蠢笨的人也应该听出越岩话里的意思了。于是转天元春宫里的太监便又去了荣国府,传了元春的口谕。

至于为什么叫宝玉仍然住在大观园,这还是越岩看过大观园草图和宁荣两府府图后做出的决定。

宝玉如今仍然住在贾母院内,若不叫他搬进大观园,按着贾母的荣庆堂到大观园门口的距离...近到抬脚便到。如果仍让宝玉住在大观园里,那住在蘅芜苑却是离园门和怡红院最远的地方。

大观园是一座省亲别院,以美观为主旨,所以里面几乎没有直来直去的路,东拐一下,西拐一下,按数学上的说法,走的都是曲线。而走曲线就注定着路程长度要比走直线多出三分之一甚至多出二分之一来。

粗粗计算一下,如果宝玉从蘅芜苑走到怡红院或是大观园的园门处,距离很有可能是原著中黛玉从西角门进荣国府后一直到见到贾母的整个路程长度。

甚至更多。

能做皇帝的人,脑子里的弯弯绕绕绝对比大观园里的通幽曲径还要多曲折。

憨憨听完越岩讲的过程,彻底无语了。这都能算计到...啧,幸亏我妹妹没进宫。

越岩:“......”:,,,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红楼之朋友圈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红楼之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