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朋友圈」

第35章 第 35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贾琏善交际,其交友之广泛让人咂舌。比如说东家的小寡妇,大灶的小媳妇,风情万种鲍二家的,扭腰挥帕子唤你情哥哥的小花娘,还有清俊小倌少年郎

于是这一刻,贾琏突然有了一种觉悟。

便是为了自家闺女,做老子的也得有点德行了。

自家老爹已经是那样了,他若再不收敛些真不想有一天,旁人指着他闺女说她爷爷是色鬼,她老子是色鬼,她兄弟子侄都是色中饿鬼。别看她是个女的,那也是上梁不正,家学渊源

或者一群姑娘在一起聊天,这个说我爹是探花郎,那个说我爹是武将军,轮到他闺女了,他闺女不脸难堪的说我爹是个老不修的

那一幕幕的画面太美好,美好到贾琏越想脸越黑,越黑就越是不停的想,最后彻底被脑补出来的一幕弄痿了。

世间有多少奇妙无人能说了然于心,但世间无论多少事情,都是在冥冥之中遵守着因果循环定律的。

荣国府的爷们仗着祖上荣光肆无忌惮的做着各种泯灭人性的事,到头来不但老天没饶过他们,也没饶过他们的子孙后代。

贾赦不将别人的女儿当回事,妻妾成群,一屋子的丫头还要强娶鸳鸯,最后他自己的女儿进了火坑,被人折磨至死。谁又能说这不是因果报应呢?

贾琏来者不惧,风流成性,将女人当衣服。于是,贾家败了时,贾巧姐儿这个贾琏的亲闺女不得不换下华服成了‘没衣服穿’的窑姐儿。若不是凤姐儿当初那‘给丫头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的恩情,巧姐儿这辈子怕就不单单是青楼短期游了。

还有王夫人见天的吃斋念佛,好事没做多少,她儿子倒是继承了她未完成的衣钵。赵姨娘请了五鬼收拾宝玉和凤姐儿,最后她自己的亲闺女也被人弄鬼似的成了郡主替人远嫁。

尤二姐等着凤姐儿一病没了,好跟尤氏一样嫁进府去做正头娘子,最后却反被凤姐儿逼死在府里

所以从某个方面来看,若贾琏真能管住自己,从此为了亲闺女洗心革面,说不定还真能为巧姐儿积下不少阴德福报。

贾琏插不进话来的情况,没多久就被旁边越说越兴奋的三人注意到了。于是黛玉想了想,小声的告诉了贾琏一个哭笑不得的消息。

也不是什么大消息,就是告诉贾琏,他和凤姐儿房里挂着的堂画是幅赝品。

╮╯▽╰╭

人家九岁的小姑娘都能看出来他们房里摆的堂画是赝品,为啥他们俩口子见天看着就没一个人看出来呢?

被黛玉打败的不光是贾琏,还有林如海和楠笙。

这姑娘被宠的是真的是有点心直口快了!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话憋在黛玉心里好久了,她早就想说那幅画的事了,若不是今日话赶话的提起来了,指不定还得憋着呢。

“好叫二哥哥知道,这丫头之所以知道你房里的那幅是赝品是因为真品在我们家。早年老候爷去宫里赴宴,是那会儿还是皇子的先皇赐下来的。”说到这里,楠笙歪了歪头,笑,“不过我可以保证那幅能够以假乱真的画不是我们画哒。”

说画是赝品,这个话题有些让人下不来台。但说起超写实画,贾琏那股尴尬的情绪倒是消散了不少。

他就说嘛,再怎么样他们俩口子也是个普通人,哪能跟这帮专业造假的比。

“大妹妹画得一手好画”贾琏想了想,觉得林家最近搞的这个什么写实画派挺不错的,于是便想为了自己还未出生的儿女准备先预定个教学名额。

也不求他们将来多成才,能辨认个真品赝品他就老知足了。

“不过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要说画的好,舅舅收的那几位师兄却是难得一见的良才。不像我,一年都画不了两幅,也没甚大气候。对了,前儿新得了些缎子,二嫂子那里可还喜欢?”

有楠笙缓解气氛,贾琏倒也能接得上话来。此时话题终于能听懂了,贾琏自是赶忙接过来,“多谢妹妹想着,前儿你嫂子来信还说妹妹有心了。还让我照顾好你和林妹妹”

不,他媳妇不是这么说的。

因为他那势力眼的媳妇只一遍遍的叮嘱他照顾好林表妹,半句没提面前这位楠表妹。

林如海在努力的活着,为了林家也为了黛玉和楠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医齐上阵仍然没能挽救林如海的病时,黛玉和楠笙就更加的珍惜这为数不多的相处时光了。

林如海收到名下的十多位学生可以说在绘画方面都是极有悟性的那种,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都是难得的人才。再加上楠笙毫不保留的将所有技巧传授,林如海也是半点不藏私的全部转述,所以虽然这个所谓的写实画派成立的很短,授学的时间也短。但却以一种高考高压似的教学强度将所有的课程和绘画技巧以及各种要点全部讲完了。

所有的技巧全部传授后,想要画出一幅好画,好吧,不管是什么画,想要画的好,就都需要熟能生巧和一个时间的累积过程。

所以林如海剩下的时间,大多数都是带着学生们一遍遍的画。

不过林如海的身体状况在那里摆着呢,所以往往都是他起个头,然后便留了学生在那里自己画,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小厮过来收‘作业’。再等过上两刻钟,再叫了他的那些学生挨个进‘办公室’批卷点评。

这个时候,楠笙就是林如海的代言人,他们特长班的课代表。林如海先点评一番,然后由楠笙替病得手上无力的林如海指点一回自己的师兄弟,师姐妹们这里应该怎么画,那里应该怎么下笔。

华夏人说话做事,从来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套路。有时候跟聪明人说话,你都不需要说什么,他便能从你的言行语止中知道你未说出口的话。

就好比这个办公室批卷,那些弟子出去后便都非常有默契的不提自己是被楠笙指导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楠笙和她那位匆匆定下来的未婚夫有了见面的机会。

楠笙的未婚夫姓刘,名泰,直隶人士。年纪比楠笙大几岁,少年多才,谈吐不凡。

这位未婚夫虽然也是林如海精挑细选出来,但少年慕艾,是大多数人不可避免的事。他虽然欣赏楠笙在绘画上面的天赋,但对楠笙只是中人之姿的容貌却欣赏不起来。

读书人眼底的失望,楠笙看得清楚。心里多少有些失落的同时,也多了几分消极。

好在她还坚持着初心,一心想要回现代。

这些事楠笙都没叫病重的林如海知晓,一来是已经到了这种时候,没必要再叫这个小老头走的不安心了。二来,也不是立时就发嫁,她根本没必要现在就将这人打回原形。

最重要的是有这么个未婚夫在,回头林如海的丧事上他也能搭把手。

现成的劳动力干嘛不用。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越是临近九月,楠笙就越是紧张。等时间终于到了九月,楠笙则变得更加草木皆兵,有点风吹草动整个人就像只炸毛的猫浑身警惕。

当时间缓缓滑过九月,慢慢进入十一月的时候,就在楠笙松了一口气,觉得蝴蝶效应终于实质化时,林如海突然倒下去了。

或者说,这几个月他一直在强忍着坚持着,此时是真的坚持不住了。

弥留之际,他将他所有的学生都叫到床前,指着黛玉和楠笙眼露恳求却一字未言。等学生们都纷纷保证对黛玉和楠笙尽力照顾后,又将视线对上贾琏和楠笙的那位未婚夫,用着暗哑的声音,费力的说了一句‘拜托’。最后才转头看向靠在一起跪在床前的楠笙和黛玉,“要好好的,你们姐妹一定要好好的”

这一天,仿佛山河崩塌一般,能给她们庇护的长者合上了那双不舍又放心不下的双眼。干瘦苍白的双手无力的垂下去时,黛玉和楠笙都没忍住的嚎啕出声。

一声声的爹爹,一声声的舅舅,还有那些被林如海尽心教导了小一年的学生们也都低泣的唤着先生

林如海病了许久,这一天的到来并不突然。不说林家都已经做好了‘冲喜’的准备,就是薛蟠那边千行里迢迢的让人送了上等棺材。贾琏带着刘泰忙外,楠笙和黛玉忙里。

有当初贾敏过逝时的经验,林如海的丧礼还算有例可循。再加之楠笙对凤姐儿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丧礼的事还有印象,到也不算手忙脚乱。

而且最让楠笙觉得得力的还是林如海生前的那些安排。

他收了三个成家的弟子,那三个弟子可以帮忙招呼来宾,帮着贾琏和刘泰做些他们分身无术的事。

这三人的妻子以及林如海收的那几个女弟子不但能陪着黛玉和楠笙一起追忆林如海,还能人多势众的帮衬丧礼和部分家务。

林如海为官多年,也逃不脱一个人手茶凉。但他弄了个写实画派,却在江南文人中享誉极高。有这些人悼念,林如海的葬礼不但不冷清还被直接抬高了一个层次。

再有,林如海病逝的消息传进了京城时,新帝早就走了登基的各项仪式不说,也已经开始大封后宫了。

有太上皇压在头上,越岩这个新皇着实闲的淡疼,于是多了不少时间出宫溜达。从薛蟠那里听说林如海没了的消息,再看一脸小暄肉的薛蟠一脸同情,越岩什么都没说,不过转天太上皇和新皇便都派人去了江南,为林如海临近尾声的丧礼添了些光彩的死后哀荣。

原著中,黛玉年幼无依,大事小情全靠贾琏一个张落。是好是歹无人知晓,也无人上心。

可如今,不说黛玉身边有楠笙这个表姐,就是那些看她们姐妹年幼,又悲伤不已的师兄弟,师嫂,师妹们都能在力所能及时帮黛玉二人不少忙,也叫她们不受太明显的委屈。

古来丧礼以七数为尺,头七,三七,七七

等林如海的丧礼彻底结束时,已经是来年春日了。

宫妃省亲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贾琏也着实坐不住了。京城那边也来了两三回信问他们归期。

楠笙见百日热孝已过,又将写实画派的所有学生们都请到家中做了惜别,这才和黛玉一道打点行囊跟着贾琏进京。

此番进京因时间错开了,到是错开了某些命中注定的相遇。不得不说,能不见贾雨村那憋孙,绝对是最好的行程。

林如海去逝的时间很巧,那天正是贾政的生辰,元春封妃旨章下来的日子。船行数日后,又洽好赶在宝玉生辰那日进了京城。

这也是巧的不能再巧的事了。

这一次大批的林家财物在码头卸船,又有林家下人‘嘴碎’的说着他们的身份和这些东西的出处,一时到叫京城中人看了不少热闹。

林家跟来的下人不少,不过跟着黛玉进府的还是那是早前的原班人马,其他人都去了林家在京城的宅子安置。至于之后如何安排,来日再提也不晚。

刘泰还要在江南的书院求学,自是没跟着一道回京。不过有贾琏一路相护,不说路上太平安生,便是再次进住荣国府,这一次走的也是荣国府的侧门了。

也是难得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红楼之朋友圈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红楼之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