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野史之换亲」

第141章 大开眼界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英子进的电子厂,是中日合资的,做电视机的显像管。

在厂里,英子交了唯一一个好朋友----莫小凡。

莫小凡也是广东人,她是普宁流沙镇的。

莫小凡比英子小二岁,今年十九岁,跟伍利明同岁。

莫小凡跟英子来过废品回收站,她在第一次见到伍帆的时候,被他玉树临风,貌比潘安的外表所折服。

今年过年,同村来厂的小姐妹都已经回家过年了。

她听说英子不回家,要来废品站过年。

这对于莫小凡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喜讯。

英子一听莫小凡要跟她同往废品站过年时,也是欣喜若狂。

毕竟在深圳,最好的朋友就是莫小凡了,况且废品站全是男的,都不陪她,每次来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无聊得很。

这下莫小凡陪她一起到废品站过年,看来这个过年不无聊了。

然而英子还不知道,这个比伍帆小了整整一轮的女孩,竟然跟她一样,暗恋着伍帆。

中午时分,伍帆出发去沈大奎家吃午饭,其他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都放假回家去了。

废品站里只剩下四个小年轻,现在才逐渐的起床。

伍少凯提议,吃过中午饭后,大家进市区玩。

伍利明说:“我们下午就去水库公园(注:同年10月份改名为;东湖公园),来深圳将近一年了,还没去过呢。”

“我跟帆哥跑业务的时候路过,没进去看过。”伍少凯也觉得伍利明的提议不错。

“帆哥去吗?”英子的心事,让莫小凡说了出来。

英子不敢相信地望着莫小凡,难道……?

但是她又告诉自己,不可能的。

莫小凡还是个小屁孩,怎么可能喜欢比她整整大了一轮的伍帆呢!

可能觉得大家都在一起的,要玩就一起玩才热闹吧。

“我去找帆哥,让他一起去。”伍少凯喜欢跟伍帆出门。

每次跟他出门,伍帆总会给伍少凯买零食吃。

伍少凯虽然已经十七岁了,但骨子里还是个活脱脱的小屁孩。

“现在已经快下午一点钟了,帆哥应该在他干爸家吃好饭了,我们去把他弄回来。”伍少凯踩着三轮车,伍利明跳上了后座,两个人朝沈大奎的家踩去。

到了沈大奎家,饭局已经到了尾声,孩子们也在吵着要出去玩了。

伍少凯跟伍帆说明了情况,伍帆觉得丢下一家人自顾自出去玩是极其不礼貌的,于是他回绝了伍少凯。

沈大奎听到他们的谈话,也知道了伍帆来深圳这一个多月来,没去过水库公园。

于是他催促着伍帆跟伍少凯他们一起去,都是一家人,不用拘泥于这些小节。

在沈大奎夫妻的纵容下,伍帆不大情愿地跨上了摩托车,慢慢地跟在了伍少凯的三轮车后面回废品站。

英子跟莫小凡终于如愿以偿,一行人,嘻嘻哈哈出发去布吉镇坐公交车,去水库公园。

大年初一,街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几部黄包车,冷清清地停在街角处。

伍少凯过去跟黄包车夫谈起了价钱,他们五人,要了二部黄包车拉到检查站。

两个心怀鬼胎的女孩,眼睁睁地看着伍帆,挤上了伍少凯跟伍利明的黄包车。

黄包车夫叫了起来,你们三个大男人,少说也得四五百斤,我要收多一半的费用。

伍帆想了想,跳下了黄包车,抬手又招来了一辆。

三辆黄包车前后到了检查站,伍帆结好帐后,排队进关。

进了关,伍帆随身带着地图,他们找到了公交车站,准备等308路公交车去水库公园。

从布吉关坐308路去水库公园,只要8个站就到了,这是伍帆在地图查询到的。

怪不得伍少凯喜欢跟伍帆出门,他跟伍帆出门,可以不带脑袋。

今天街上的行人,稀稀拉拉没几个。

广东人,大年初一一般待在家中,给族亲长辈们拜年。

等到年初二,才开始走亲戚,回娘家拜年。这个时候,路上才开始热闹起来。

308路的公交车到站了,车上同样的,只有寥寥几人。

很快到了水库公园,伍帆过去售票窗口买票。

一张票五角钱,又买了五根雪糕。

大冬天吃雪糕,女孩们冻得龇牙咧嘴,但却是春风满面。

五个乡下人,四个第一次进入大城市的公园,看到满园春色,鸟语花香,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这里摸摸,那边看看。

英子看到河里飘着一艘艘小船,有的父母带着孩子,在河里自由地划着,来回穿梭着,她也跃跃欲试。

“帆哥,我们能去划船吗?”英子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伍帆。

“你们想划就买票。”伍帆果然财大气粗。

这下终于理解了伍少凯为什么非得缠着伍帆一起来的理由了吧?

对的,伍帆就是来掏钱的。

伍帆买了2条船票,伍利明暗恋着莫小凡,他想借这个机会,跟莫小凡一起。

于是伍利明选择了跟英子和莫小凡同一条船,美其名曰女孩不会划船。

可是女孩们可不想跟他一起,都抢着要伍帆上她们的船。

看到伍利明给自己使的眼色,伍帆明白了伍利明的意思,借口说自己怕船摇晃。

最后,英子跟弟弟伍少凯一条船,伍利明如愿以偿,跟莫小凡一条船。

伍帆一个人坐在岸边,看着河里两条小船,划向了远处。

此刻伍帆的心里想着:如果船上坐着是他跟王小清,那该多幸福。

他无聊地拔着地面的草,王小清此刻在干什么?有在想自己吗?为何一直没给自己回信,究竟是有没收到那封信?

他决定晚上回去再给王小清写一封信,明天去邮局查询电话号码时,顺便寄出去。

府城:

蔡丽丽吃过早饭后,便散步来到了附近的西湖。

幽静的西湖里,只听见鸟鸣声,人却很少。

独自坐在了湖心亭的她,一坐就是大半天。午饭也懒得回去做了。

她两眼无神地看着几个游客,走累了,在湖心停里冲工夫茶。

湖心亭边上,有一口井,传说用这井里的水,无论多差茶的茶叶,都能冲出如甘露般清甜的茶水来。

因此有人利用了这传说,租下了湖心亭的井,做起了生意。

湖心停连着九曲桥,在亭的中央,有一张大大的石桌,桌子上放着工夫茶具。

走累走渴的顾客,坐下去,来一炮茶,洗去一身劳累。

一泡茶叶三个杯子,配一壶开水,一块钱。

旁边放了好几只小桌子,如果大桌子已有客人,只能在边上的小桌子上冲茶了。

蔡丽丽以前跟同学来西湖,总喜欢在湖心亭来上一泡工夫茶。

无论多炎热的天,或走得多疲乏,只要一杯茶下喉,立马神清气爽。

阅读乡村野史之换亲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乡村野史之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