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明月照心尖」

分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十月初二益出远门,凉王和文春一早就出发了,太子扮作侍卫藏在众多侍卫中间。与此同时,李榆也要出发去江阳了。他想尽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把城中布防好,跟南倾交代清楚。他去了江阳,若发生战乱,南倾就是主力。

这天吃过晚饭,李榆带了一个漂亮的大木箱来到钟锦的房间,里面是一件赤色狐皮大氅。钟锦正在桌前摆弄药箱,没听到李榆的脚步声。李榆在她身后站了许久,她已经包了好多药包,正在写药名、功效和用量。李榆见她没有反应,轻咳了一下,钟锦打了一个哆嗦,并没有生气,反而是惊喜地说:“王爷你什么时候来的?”

她赶忙把药箱收拾好,递给李榆看,说:“王爷,这是各种草药,都是今年夏天准备的。你要去江阳了,我希望你平安。”

李榆接过药箱,看了一眼里面的药,这些药摆的整整齐齐,有外敷的,内用的,止血的,治风寒的等等都是战场上的常用药,还准备了一些迷药,蒙汗药等对付敌人的。

李榆轻轻的把药箱放下,走到钟锦面前,小心翼翼的拥她入怀,贴近她的耳边说:“从十二岁起,我经历了近百场战争,这是第一次感受到战前的恐慌。因为我有了誓死保护的人,我不喜欢杨柳细腰,只求你平安。”

钟锦的耳朵发红发热,她慢慢把手放在李榆的背上说:“我也很恐慌……”

漆黑的夜,月亮像一艘船,高悬于空中。星星就像钟锦掉下的泪珠,闪闪发亮。李榆紧紧抱着她,右手轻轻摸着她的头说:“我永远保持清醒,所以,等这场战争结束了,你愿意和我成亲吗?做我的妻子,一生一世。”

钟锦的眼泪流的更快了,像天上的银河,带着星子的光。李榆松开她,轻轻的替她拭去眼泪。钟锦看着李榆的眼睛说:“愿意。”

擦泪的手停住了,继而更用力的抱紧她。

这一晚,李榆坐在钟锦床边,看着钟锦入睡,他说:“我想看着你入睡,不想让你看着我离开。”钟锦乖乖睡觉,醒来后,硕大的府邸只剩下她和千影了。

李榆快马加鞭,四天四夜后赶到江阳。江阳的县令是他带出来的人,不存在背叛。江阳的形势确实危急,海边每晚都会响起军中的号角,如果说是北齐旧部虚张声势,那停在岸边的两艘战船就是彻底宣战。南倾早就布置好了军队,李榆又稍作调整,等着敌人跳进陷阱。

丰宜也做好了准备,城墙的守卫轮班值守,瞭望台上的士兵都是精挑细选的。这一战,在所难免。

长宁这边却是一片岁月静好,后宫添了两位新人,大家其乐融融,早就忘了丽妃是谁。梁博康把持朝政,百官,帝后,太后都听命于他。臣子背地里议论,他应该满足了吧。

大安今年雨水充足,粮食丰收,各地上交的粮充盈了粮仓,上交的赋税填满了国库。梁博康开始练兵了,合情合理,大安朝还是要靠武将保护。白衣嫁过去,南越也消停了,边疆和睦。

这是不可多得的吉祥年啊,太后是这么想的。梁博康是她的亲哥哥,能帮她掩盖过去,听他的话又何妨。

不过,梁博康没日没夜的练兵,朝政不得不让白正惜管理了。

事实上,白正惜的性格确实懦弱,他是最小的皇子,母后的强势替他做了所有决定。康宁皇后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从三岁起就安排了老师,练字,武术,兵法,骑马,射箭……全都学习。枯燥无味的课程,让他很小就讨厌学习。

白正惜幼时经常逃学,逃一次,康宁皇后就打一次,刚开始还会反抗,但是反抗的下场就是打得更重,后来他做错事就甘愿受罚,再也没有反抗的心思。成年后事事都要看母亲的脸色,没有一点主见。

大哥凉王善于用兵作战,他提出的见解都被梁博康采用过。二哥枫王善于绘画写字,先生每次都把他的字贴在南书房的壁板上,供人观赏。五哥吴王喜欢吟诗作对,钻研兵书。七哥是太子,其光辉覆盖了整个南书房,为人忠厚,讲情义,才情也是最出众的。十哥南王和十一哥离王是双胞胎,性格也很相似,深受父皇喜爱。

只有他,白正惜,一直没有被封王,是被遗忘的那个,是最平庸的一个。其实他还有两位哥哥,可是显庆十八年就死在东南沿海了,父皇也没追究。那一年发生了太多事,他才十三岁,只记得父皇天天阴着脸,皱着眉头叹气。

哥哥的光辉覆盖了他,没人觉得他能当皇帝,他也甘愿做一个小弟。

偏偏,太后不信邪,非要把他推上皇位。现在,梁博康不肯放下兵权,又不想离开朝堂。他思索了一番,终于觉得兵权重于皇权,把朝堂治理交给白正惜,他专心练兵,他日踏平李榆的领地,一统大安。

白正惜治理的勉勉强强,所有事情都报告给太后。朝堂臣子都有各种各样的把柄在梁博康手里握着,要么女儿在后宫,要么曾贪污受贿被梁博康查出了,要么本身官职就是梁博康给的。

梁博康如今势单力薄,不敢轻举妄动。他知道北齐旧部在找李榆的麻烦,打算等他们两败俱伤,他趁虚而入。北齐旧部大部分都是他之前收买的兵,春天那一战过后,北齐旧部帮他拿到皇权,他却没有履行诺言,帮北齐旧部复国。

北齐旧部愤愤不平,梁博康却站在高位上说:“我们曾经商定,若是我当了皇帝,则帮你们复国,如今我并没有当上皇帝。”

就是这样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北齐旧部也无可奈何,打也打不过,愤愤离去。

北齐旧部终于是等不住了,李榆来到江阳后,迟迟不肯出兵。可是北齐旧部在海上啊,登不上陆地,最后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十月十六,战争一触即发。

双方各不相让,李榆还是占上风的,他们占据了陆地上最好的地形,利用投石器向船上投放火药。敌方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十天后,江阳的海边全都是船只的残骸,北齐旧部全军覆没。

事情太过顺利,李榆打算在江阳停留两天再回长宁。他带着范岳在海边走了走,范岳捡了很多贝壳,说回去送给姐姐们。李榆突然想起来,那次在华水捡的贝壳,后来太过慌乱,没来得及送给钟锦,也不知所终了。他又捡了一块漂亮的,擦干净,放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像星星一样闪闪亮亮。

也没想到这天夜里,江阳突然被袭击了,守卫的士兵及时发现拉响了警报。这一次,是船上往陆地上投放炸药,李榆看着战火漫天,宛如白昼,心里明白:北齐旧部和南越做了交易。

上一战几乎没损失,这一仗就不一定了,李榆登上瞭望台,拿着千里镜看海面上的局势。敌军有了新的战舰,共四艘,每一艘战舰上都是四辆炮车。

周围江阳百姓早就撤离到临县了,领地沿海县城多。敌军不从别的县进攻,大概是别的县都是山区,地势较高,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江阳却是广阔的平原,一览无余。

李榆到江阳的这几天,早就让将士们做好准备。并且两年前就在江阳设立了都司卫所,屯兵驻扎,建了墩堡和六十座瞭望台。

战火接连几天,李榆让将士们退居百米,炮车的威力不够,敌军只能白白浪费火药。最后,敌军觉得不是办法,决定上岸。

十一月十日,敌军上岸,李榆穿着盔甲骑着马,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握着长枪,带着将士们在城门前等着敌军进攻。城墙上是范岳带领的将士,拉好弓箭,蓄势待发。

正面交锋的时候到了,李榆的神情黯淡,他挥舞着长枪,仿佛用鲜血画画一般。城墙上的将士把内力凝聚在手臂上,刹那间放松,羽箭就像烟花一样,在空中连成一边。

敌军的炮车搬到陆地上,向城墙投放。李榆早已加固加高了城墙,敌方的炮弹无法接近高墙,不过是一颗石子落在了地上。

厮杀进行了一天,双方都没占到优势,两边都有些疲惫。敌军的首领下了撤退的命令,终于歇战了。

李榆身上大大小小的创口几十处,从战马上下来还是二十岁的英气。他走进屋里,脱下战甲,鲜血浸湿了内衬。坐下,舒了一口气,没事,还能再打。

范岳看见他进屋,就端了一盆热水,在门外说:“王爷,我把热水放在门外了,你擦洗一下伤口,上点药。”李榆字字铿锵的说:“有劳了。”他不能表现出一点无力,门外的将士都等着他鼓舞军心呢。

他迅速的擦拭了伤口,打开钟锦的药箱,嘴角是最温暖的笑意。钟锦把药的功效用法写得很详细,他只需要按照说明用。

为您提供大神 明月春江 的《恰似明月照心尖》最快更新

分离 免费阅读.[www.]

阅读恰似明月照心尖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恰似明月照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