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明月照心尖」

13. 梁博顺之死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范岳听说钟锦染上了瘟疫急得团团转,可奈何他都无法进城。

入夜,李榆一直在钟锦的房内,不敢离开。南倾要求照顾钟锦,李榆也没答应,如今钟锦是女儿身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钟锦的脸上全都是冷汗,嘴里喊着师父,师父。李榆握住她的手,钟锦这才安静下来。

她的左肩已经渗出血了,一天没有换药,加上高烧,很难熬得住。李榆脑中做了很久的斗争,才下定决心为钟锦换药。

他小心翼翼的脱下钟锦的上衣,肯定是没脱完,露出伤口就行了。钟锦的身材很瘦小,胳膊细如柳条,肩膀上的锁骨若隐若现,皮肤很白,光滑细腻,一看就不是男儿。若不是她穿得严实,早就暴露了。

李榆想先解开绷带,这绷带被钟锦缠的乱七八糟,费了好大功夫才解开。慢慢的用温水擦拭伤口,上了药,又重新包扎,还把带血的衣物换下来了。

做完这些,钟锦终于昏睡了过去。李榆靠坐在钟锦的床边,看着眼前这个十七八岁的姑娘,风华正茂的年纪,偏要遮住自己的风采,女扮男装进宫做太医。皇宫勾心斗角,哪有外面自由自在。

或许她有不得已的苦衷,就像他,若不是为了姐姐,绝不会回长宁,两个境遇相似的人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次日一早,钟锦感觉浑身没力气,手都抬不起来。好像做了一个梦,梦见师父来了为她换药盖被,守在身边。她缓缓睁开眼睛,神智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握着一只手,这只手很大,很有力。钟锦还在好奇师父的手也不长这样啊,抬头一看,李榆靠坐在床边睡得正香。

“啊啊啊。”钟锦大叫:“王爷,您昨天是在这里坐了一夜吗?”她小心翼翼的问,生怕答案和她想的一致。

李榆被她吵醒了,松开她的手,睁开眼就看见了钟锦一脸惊慌的样子。她像只受惊的猫,蜷缩在被子里,惶恐不安。李榆起身坐在凳子上说:“钟太医的病好了,本王也就放心,那赶快去城外的难民棚,看看那些难民怎样了。”李榆在跟她开玩笑。

“说的是。”钟锦拍了拍脑袋。

李榆怜悯道:“是什么是,你感染了瘟疫,昨天发了高烧,今天好好休息吧。”

钟锦有点惊讶:“我感染了瘟疫,说起来,这次的瘟疫太奇怪了。”

“怎么奇怪了?”

“首先这次瘟疫来的又快又凶猛,死亡率极高,如果不及时医治,都抗不过高烧。但是这瘟疫传染的速度极慢,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呼吸感染的也有,不过很少很少,可以忽略,扛过高烧就能痊愈,只要防范得当,难民棚的人都不会感染。瘟疫来得快,去的也快,稍加控制就可以彻底消灭。”钟锦裹着被子认真分析。

“奇怪在哪儿?”李榆不解。

“奇怪在,第一批感染瘟疫的人都曾进天玉山打猎。天玉山是紧挨着洛玉山的一处山峰,地处南边。本来第一批感染瘟疫的人都死了,我也是无意间听范岳提起的,他的叔父在九月下旬进山打猎,回来后感染了风寒,发起高烧,症状和现在感染瘟疫的人一样。当时没人知道他感染了瘟疫,都以为是高烧去世。”钟锦慢慢说:“当地人流传天玉山受到诅咒,进山必死无疑。”

九月下旬,那时候梁博顺还没炸山,也没地震,没洪水和大雨。也就是说瘟疫爆发的时间更早,只不过染上的人很快就死了,并没有造成大面积传播,所以也就无人知道。然而一场洪水把埋藏于地里的尸骨冲出来,也把快要消失的瘟疫催生出来,洪水过后突发瘟疫,这个现象十分普遍,大家也就以为瘟疫爆发是洪水的原因。

“说到这个,你是不是也进过天玉山,你染上瘟疫会不会也和进山有关。”李榆问道。

“不是,我染上瘟疫肯定另有原因,这瘟疫来得快,如果是进山染上的,那当天晚上我就会发烧,不会到今天。”钟锦回答。

“对了,范岳跟我说你在山里捡到一块铁,在哪捡的?”李榆想起正事来。

“天玉山的山腰上,我爬山采药,半山腰被这块铁绊了一下,就带回来了。”钟锦回答:“对了,王爷,天玉山有些奇怪。”

“怎么了?”

“山上死气沉沉,一只兔子都没有,安静的出奇,那些人为什么去天玉山打猎。”钟锦摇头表示疑惑。

“死气沉沉?”

“对,仿佛没有生命存在一样。当地人说天玉山受过诅咒,不存生灵,进山必死。”

山上根本无猎可打,并且进山的人都感染瘟疫死了。钟锦进山采药,因为捡到一块玄铁招来杀身之祸。并且,这块铁还是一块打磨一半的半成品。

李榆后背汗涔涔,眼前好似看见了国破家亡的场景。他这个想法可怕极了,不会是有人在天玉山上私造兵器,上山的那些人恐怕是去帮工去了,为了掩饰说成打猎,回家也是闭口不言山里的事。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以防万一,他得写封信。

青州根本不想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显庆帝对这里一无所知。青州的官员胆子大得很啊,敢把皇帝架空。李榆明白现在他和钟锦可能随时丧命于此,所以他没再允许钟锦单独行动。

钟锦在李榆走后从被子里钻出来,才发现衣服已经被人换过了,瞬间又羞又恼,整个府衙都没有一个女人,可能是李榆换的吧。

南倾从外面回来,小声对李榆说:“王爷,千影姑娘有些生气,前天晚上约好的,昨夜你耽搁了。”

李榆皱了皱眉头,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从来没见过这位千影姑娘。李榆低头说:“你跟她说,今晚亥时三刻,我去玉花楼拜访她。”

李榆打算晚上带钟锦一起去玉花楼,黑衣人既然能到府衙行刺,说明这里也不安全。她虽然高烧已退,但是有伤在身,一个人在府衙太危险了。

他忘记了敲门,直接推门而入。钟锦正坐在床上发呆,看见李榆过来了,嘴巴张了张,小声说道:“王爷怎么没敲门啊!”

“钟太医怕什么,同时男儿身,不要在乎这些细节。”李榆逗她说。一连几天的紧张气氛,让两个人的神经紧绷,李榆的话终于缓和了一下钟锦的神经。

从长宁到玉南,从尔虞我诈的皇宫到暗藏杀机的府衙。一路走来,李榆从一枝朝堂新秀慢慢变成心思敏感,见微知著的钦差大人。面对钟锦,减少了当初的猜忌,她进宫有她的理由,只要正当,他都不会阻止。二人的距离慢慢缩短,当初面容见不到一丝笑意的李榆,居然也学会了开玩笑,而且这么自然。

钟锦有些不满,撇嘴说道:“王爷,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那我问你原因,你可愿意告诉我?”

钟锦沉默了许久,双手抱腿说:“家仇。”

李榆没想到是这个原因,更没想到钟锦如此信任他,居然跟他说了这么重要的事。

“如果需要我,尽管找我。”李榆不能帮他报仇,但还是说出来令钟锦感动的话。

“谢谢。”钟锦热泪盈眶,王爷真好,他怎么能是脑子不好的人呢?

“王爷又返回来做什么?”钟锦终于问了一句有用的话。

李榆同她说了心中的想法,又嘱咐她一定要小心谨慎,若是被人发现了女儿身份,就是欺君之罪。

亥时三刻

李榆和钟锦从窗户潜入到玉花楼千影的房间。

“拜见王爷。”千影恭敬行礼:“当年多谢王爷的救命之恩。”

看见千影,李榆神色复杂,两年前,他带兵歼灭北齐的时候,在北齐皇室遇见了她,她当时是北齐大皇子的一个侍女。

后来北齐与大安起了冲突,李榆带兵一举歼灭北齐,顺手把她从皇宫带回了长宁。过往的事李榆也没再追究,也无法治她的罪,只告诉她远离皇室,别再犯错。千影无依无靠,一年前,在长宁经商的周堂看她貌美,骗到了玉南,改名换姓,从此成为了一名青楼女子。

每个人生于世间都不容易,或多或少的带着些怨气。所以对待任何人都用宽容的态度,一个恶举,可能会把本就绝望的人推向万丈深渊。

“王爷不是想知道梁博顺怎么死的吗?”千影不咸不淡的说:“我知道的都会告诉王爷。”

梁博顺刚来到玉南的时候并不在意河道挖掘工作,整天在青楼里,寻欢作乐。寇盘把他哄得高高兴兴,并且自告奋勇揽起了开渠的任务,梁博顺乐得清闲,自然应允。

有一天,寇盘来青楼找梁博顺,说是洛玉山地形复杂,人工挖掘太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梁博顺是酒囊饭袋,寇盘不是不清楚,这怕是给梁博顺挖了一个坑,等着他往里跳呢。

梁博顺一怕大腿说用炸药,这炸药是一种新型武器,只知道它威力巨大,但是到底多大,谁都不清楚。寇盘一直夸赞梁博顺聪明,如果提前完成开渠任务,说不定皇上大喜,官复原职了呢。梁博顺一听,更高兴了,接着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好多炸药,准备炸山开渠。

其实但凡动点脑子都知道洛玉山不能炸,梁博顺是饭桶,寇盘可不是。可是他居然同意了,而且好像早会料到梁博顺会这么干。

为您提供大神 明月春江 的《恰似明月照心尖》最快更新

13. 梁博顺之死 免费阅读.[www.]

阅读恰似明月照心尖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恰似明月照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