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第111章 求订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111章

蜀王大婚, 京都热闹,宫廷一样热闹。

皇子所,蜀王这里成亲, 他的兄弟们当然要贺喜。

李烨、李煜兄弟都得向哥哥道贺。便是皇九女、皇十女也应该露脸一下。

哪怕李煜、皇十女的年岁小,那也一样得露脸。

蜀王李茂盼的大婚,秦昭容当然没能亲眼见到。不过听着宫人们讲了蜀王大婚的热闹, 秦昭容还是挺欢喜。

在秦昭容的眼中, 她就等一等。儿子儿媳大婚的次日,那自然给到朝华宫给她磕头问安。

蜀王大婚这一日, 皇帝宿于昭阳宫。

李恒跟贾祤还说了皇八子大婚一事, 他道:“辛苦祤娘了。茂盼成婚, 朕也觉得了一桩心事。”

“恒郎,茂盼成婚,我当然应该操持好。不过要说多出力的人, 还是茂盼的生母。”贾祤也不揽功劳在自己身上。

关于蜀王李茂盼的大婚,秦昭容盯得最紧。贾祤这一位皇后有秦昭容的帮衬,她真省了不少的事情。

当然贾祤乐得松手, 秦昭容更乐意接手。

这可谓是宾主尽欢的事情。人人都乐意,大家伙都挺满意,都满得自己占得便宜。

“我还想着明日茂盼夫妻去朝华宫向秦昭容问安, 秦昭容喝上媳妇茶一定是让人心情愉悦之事。”贾祤的心情还成。

蜀王大婚,她办妥当了。她觉得也省一桩事情。秦昭容搭手了,一人都是双赢嘛。

“秦氏吃一盏媳妇茶, 确实应该。茂盼大婚, 秦氏应该轻省一回,落下她心头的大石。”在李恒眼中,蜀王这一个儿子的婚事, 皇帝尽人意,也如了秦昭容母子的意思。

“祤娘在秋日也吃上一盏媳妇茶,如何,现下可盼着?”李恒的目光落在贾祤的身上,他笑问道。

“说不盼也假,说盼呢,又觉得还是太突然。”贾祤也说了自己心底的实话。

“且宽心,烨儿的婚事,朕让钦天监合过。上上之选,最好的姻缘之相。”李恒宽慰一下贾祤。

“嗯。钦天监的话,我也想念的。”婚事都已经决定下来,这秋日就会大婚。这等时候当然要往好处想。不然呢,贾祤当然只能让自己往着好处去想。

李恒与贾祤议一议秋日李烨大婚一事。

对于这事情李恒挺关心。当然他更在意的态度,还是让枕边人贾祤多教导一下未来的太子妃姚氏。

对于未来的儿媳妇,贾祤要说多了解,那不能的。

可要说一点不了解,那也不对。毕竟安排给未来儿媳姚明娘的宫廷嬷嬷,那就是贾皇后安排的人手。

对于未来儿媳是什么样的性情,贾祤还算着清楚。

至少在贾祤眼中,真是一位不错的姑娘。贾祤盼着的就是这一位姑娘合了嫡长子李烨的心思。

夫妻相伴一辈子,总应该经营一点感情。特别是姚明娘这一位儿子的原配嫡妻,这更应该跟儿子李烨感情好一些。

因为他们太年少,如果没有感情的话,那简直就是两人的折磨。

有感情又不同,因为年少,最是纯真不过。

贾祤跟皇帝聊一聊话,一人早早歇下。

次日,皇帝在泰和宫见着蜀王夫妻。皇帝给这一对新婚宴尔的夫妻赐了礼。

然后,蜀王夫妻就从泰和宫告退离开。又往长寿宫、长乐宫各去请安。

给皇祖母请安后,蜀王夫妻就到昭阳宫,就给嫡母请安。

昭阳宫里,贾祤见着蜀王夫妻。对于这一对新婚夫妻,贾祤只有祝福。

喝过蜀王妃敬的茶,贾祤笑着送了赠礼。又是夸一回蜀王妃。

场面话,人人都喜欢听。贾祤也不介意说一说。反正皇家新妇嘛,只要长辈乐得给好脸,大家伙都是乐意做足场面子。

蜀王夫妻在昭阳宫就是走一个过场。贾祤这儿也不会多留。

等着从昭阳宫离开,往朝华宫去。

朝华宫。

秦昭容早早醒来,她早早就等着儿子儿媳的到来。

等着宫人来禀话时,秦昭容脸上全是笑容。她说道:“快,快请起来。”

宫人得着昭容的吩咐,马上应一声。宫人退下,稍过片刻后,蜀王夫妻进殿来。

“儿臣给母嫔请安。”

“儿媳给母嫔请安。”蜀王夫妻见秦昭容问安。

“免礼。”秦昭容虚扶一下,她笑道:“快,快落坐吧。”

在秦昭容跟前,蜀王李茂盼自在的很。至于蜀王妃秦氏,她曾经在秦昭容跟前也是自在。

毕竟秦昭容是蜀王妃的姑母。这姑侄做了婆媳,这感情自然不错。

可这新婚宴尔,蜀王妃当然还挺害羞。总有一点新嫁娘的羞怯。可能还是在意了,蜀王妃秦氏是在意蜀王的想法。这时候见着姑母,她当然更有一种新媳妇见婆婆的忐忑感觉。

不过秦昭容待儿子亲近,待儿媳也亲切。

这会儿蜀王妃又是恭敬的继续见礼,她还要敬茶请婆婆吃。

秦昭容盼着这一盏媳妇茶,她盼了太多年。如今总算盼到了,秦昭容的脸上有红晕。

“好,好。”秦昭容当然不会拒绝这一盏媳妇茶。她吃一回茶,又把早早准备好的贺礼给了儿媳兼侄女。

“快,快起来。”秦昭容的目光望着儿子,她笑道:“茂盼,你也搀扶一下你媳妇。”

“你们夫妻在本宫心里都是自家的心头肉。哪一个本宫都心疼的很。”秦昭容说的真心话。

“往后你们要好好的,莫要红脸,真有什么争执,也一定要说开了,说明白。往后好好过日子,早早让母嫔抱上皇孙。除了想抱皇孙,本宫就不在意旁的了。”秦昭容笑着说了自己的催生话语。

当了婆婆,秦昭容待儿媳真没有偏见。这可是她的亲侄女。

秦昭容只盼着抱上皇孙。其它的事情,秦昭容就不想多管。

秦昭容这话一讲了,还问一问儿子儿媳,她说的可对?

蜀王妃当然是低头,然后害羞的应了话。

倒是李茂盼这一位蜀王挺大方,他笑道:“母嫔宽心,儿子和表姐一定努力,早早让您抱上皇孙。”

“茂盼,你怎么还叫你媳妇表姐。你这话就叫错了。”秦昭容假意的说一说儿子。

“对,对,母嫔说得对。”李茂盼当然就应了。

这时候李茂盼也不喊嫡妃表姐,这要唤了,也是唤了表姐的小名。

在朝华宫里,秦昭容瞧着真的开心。

当然这蜀王和蜀王妃的新婚宴尔时分总是短暂。

蜀王这里成家立业,这般说来也是成家男丁。甭管皇家或民间,这都应该顶门立户。总应该有了正经的差遣。

可惜皇帝不发话,蜀王自然还得继续读书。至于上朝听政,那不存的事情。

就在蜀王等着命运的裁定时。泰和宫的皇帝召见了皇八子。

泰和宫的御书房内,蜀王李茂盼向君父问安见礼。

“平身。”李恒很淡然。

李茂盼谢过话,方才起身,然后恭听圣训。

李恒的目光落在皇八子身上,他道:“如今你大婚,也当担起一些事情。朕有意替你换一个封号。不过,在换封号之前,朕也想问一问你的心意。”显然是亲生儿子,李恒总要问一问儿子的心意。

“朕准备让你去就藩。就藩前,朕想问一问,你想去西边,还是去南边。”对于李恒而言,皇八子想去西边也成,想去南边也成。

可这话落在蜀王的心底,他的心里哇哇凉。

南边瘴气大,他的两位皇兄,甭管是皇长子、皇次子,这可是没活得太久。

这去了,那能遭得住吗?

蜀王一点不想去尝一尝瘴气的味道是咋样子。可去西边,西边的风沙大,去吃沙子吗?

李茂盼也不想去穷的让人发疯的地方吃沙子。

只是李茂盼想一想两位皇兄的就藩情况,再听一听君父的意思。

李茂盼可不会猜错的,还以为君父会松手让他去富裕的地方。

真富裕应该轮不着他吧?

因为哪怕蜀地,也在大夏皇朝的西边。可父皇还提了换封号。显然去蜀地都不得。

那这西边还在哪儿,只能是河西之地的西边。至少这会儿心里哇哇凉的李茂盼就是如此想。

“全凭父皇安排。”李茂盼心里有一点丧气。他懒得选,选哪里都不是好去处。

好歹听君父安排,离开前总应该能留一点好的印象分。

至于不去就藩,蜀王李茂盼没那等本事。他做不了君父的主意。

“且不急,你自己考虑一下。”李恒没替儿子做主。

“待你十一弟的册立大典结果后,朕会安排你就藩一事。你还有一段日子考虑一一。”李恒给出皇八子一个时间段。

这时间段自然就是让皇八子自己琢磨琢磨。

来一趟泰和宫,李茂盼得着的是哇哇凉的失落心态。

至于读书,李茂盼哪还有什么心思读书。他一回到皇子所,他就躺了小榻上。

这等时候的李茂盼只想躺一躺。瞧着这般失落模样的枕边人。

新婚不久,还在热恋里的蜀王妃秦氏瞧着夫君兼表弟。蜀王妃秦氏去宽慰话。

这会儿屋里没有侍候的旁人,前头有,如今也让蜀王妃秦氏打发离开。

秦氏坐落在夫君的旁边,她关切的问道:“可是哪儿不舒坦,我差人去请太医来替你请一个平安脉吧。”

“不。”李茂盼赶紧说道:“表姐不可。”

李茂盼这等时候自然而然的又称了枕边人叫表姐。

这真是喊习惯了,李茂盼一时间也是改不过来称呼。蜀王妃秦氏也听习惯,倒也不急着纠正什么。

反正你唤你的,我唤我的。

你唤我表姐,我唤你夫君,这一人的感情是真的不错。

“夫君,瞧你这急切的,你这精气神一瞧也确实不像病了。”蜀王妃秦氏仔细瞧一瞧枕边人的神色,她点点头。

“我没病。”李茂盼说道:“我刚从泰和宫归来。”

一听枕边人讲这话,蜀王妃秦氏的眼神一动。她问道:“可是父皇讲什么,这让你失落的难受。”

一听表姐这一问,李茂盼沉默起来。稍过片刻后,他往表姐的怀里一躺。这会儿李茂盼轻声说道:“父皇准备给我换一个封号,然后,待十一弟的册立大典结束后,就要安排我就藩。”

“夫君舍不得京都,舍不得母嫔吗?”将心比心,如果可以的话,蜀王妃秦氏一点也不喜欢就藩这等事情。

这时候的蜀王妃当然说出来自己的在意地方。

听着枕边人的话,李茂盼回道:“最啊,我舍不得京都,也舍不得母嫔。”

“也不止如此。”李茂盼又道:“有头面两位哥哥就藩的情况。我去就藩,又不知哪一处荒凉之地。”

京都多繁华,去就藩的地方多穷困。哪有人会舍得京都的繁华地。李茂盼当然舍不得离开。

“是啊,这确实会舍不得。”蜀王妃秦氏能理解夫君李茂盼的想法。

这一位夫君兼表弟不想离开京都,也不过人之常情。

“夫君,可父皇的心意定了,也由不得我们。”蜀王妃只能劝话,她说道:“你如今怕是得想开些。不如开心些,也不要丧着一张脸,万一让母嫔知道,还要让母嫔担忧了。”蜀王妃劝解话道。

从生母这儿入手劝话,李茂盼当然听得进去。

“是啊,我都是要离开京都的人,又何必让母嫔担忧。”李茂盼同意表姐的话语。

宏武三十年,季春,姑洗之月。

大夏皇朝正式册立皇十一子李烨为皇太子的大典举行。

这等典不止召告天下,也一定要祭祀天地与祖宗。

因为皇太子是储君,储君,那也是君。

君臣有别,这君的地位就不同。

皇太子的册立大典,贾祤这一位昭阳宫的皇后当然瞧不见。

可那等热闹,她能想像一一的。毕竟她当初的立后大典一样的操持大办。

这等大办,不止为着官面文章,也是因为此乃治国之中,唯祀与戎里,那关于祀的一面。

因为储君的位置太重,皇太子离着天子那就差一步。

虽然这一步也可谓是天堑。到底有储君的名份,那就是大不同。

昭阳宫。

贾祤的心态不错,她虽然不能亲眼见证关于册立皇太子的大典。但是等着儿子受过百官朝拜,祭祀天地与祖宗后。

皇家的宫宴上,贾祤就能见一见儿子。

对于嫡长子李烨,贾祤当然在意。当然对于小儿子李煜,贾祤一样在意。

就是这等在意,贾祤发现最近的蜀王李茂盼似乎在有意的跟膝下的小儿子李煜亲近。

对于李茂盼的示好,贾祤默认。反正蜀王很快就会就藩。

这等要离开京都的皇子,贾祤不会多插手什么。她就是默默的瞧着对方到时候离开便是。

皇太子的册立大典,于京都是一桩大事情。

当然东宫储君定下名份,东宫的属官也会配齐。

至于皇太子跟前的伴当,如今比着往前,这伴当的人数也有添置。

早前李烨的跟前有四个伴当。钱太后、宋太后一位皇太后的选房旁支侄孙里,皇帝各选了一个上进的。

至于剩下来的一位伴当,皇帝挑的一个羽林卫的孤儿,一个铁林卫的孤儿。说是孤儿,那也是替皇家抗过活,吃过皇粮的战死禁军后代。

这等在皇家眼中忠诚的存在,皇帝当然也要挑着上进到嫡长子身边做伴当。

至于皇太子入主东宫了,这伴当的人选继续添加。

如今添加的就不是什么旁支,什么禁军孤儿。

而是勋贵子弟和重臣子弟。显然这是皇帝对于臣子们的友好态度。这是给大家伙的子弟团结在皇太子身边的机会。

这等机会于子孙后辈而言,这当然是好机会。

因为等着宏武帝百年之后,太子李烨一旦上位。这些做为皇太子伴当的人,那顶顶就是入了皇太子夹袋的人物。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有人罩着,还有谁比得过龙椅上的那一位。

皇太子李烨当然就是天下间最有机会继宏武帝之后,又坐上龙椅的新君。

宏武帝给机会,勋贵也罢,重臣也罢,这等给儿孙美差的事情,当然就不会拒绝。

于是皇太子跟前如今不缺伴当,更不缺着人手。

甭管进学习武,还是练习骑射,李烨的跟前小伴伙太多了。

宏武三十年,季春之末。

皇帝降旨,皇八子李茂盼的蜀王封号撤了,改封凉王。

东宫,新出炉的皇太子李烨知道最新的消息。他的好八哥李茂盼要去凉州就藩。

西出城门无故人。凉州那地方是大夏新征之地。穷,那是肯定的。当地的蛮人也多。

真纳进大夏实际治理的地方不多。更多的还是当地特色的头人治理。

对于父皇把兄长封去就藩。李烨早有心里准备。因为他听着风声。

如今风声落实,李烨这一位皇太子当然也要多关心一下八哥。他做为皇太子,那也是弟弟。

这弟弟的友爱,李烨还是要做到的。当然李烨去关心兄长,他也不忘记带着十一弟李煜。

皇家兄弟的友爱,这当然更像面子情。哪怕李烨挺真心。

可李茂盼瞧在眼中就觉得太假。李茂盼真觉得皇太子就是做戏。

哪怕是做戏,皇太子要做戏,李茂盼当然还要陪一场。就是这等做戏后,李茂盼就觉得心累。

皇子所。

就在要就藩前,李茂盼哪怕舍不得离开。他还得离开。

于是回了皇子所后,李茂盼就钻进寝屋。至于去书房里,看看书,又或者想一想什么法子?

不存在。

这根本不可能改变现实情况,李茂盼懒得理会。

“夫君。”同样新出炉的凉王妃秦氏瞧着表弟,她道:“我听着皇太子领了十一弟一道关心你呢。你如何还是这般的模样,心底不高兴?”

凉王妃用肯定的语气问话道。

“我高兴什么。凭着我要就藩,皇太子的心里指不定偷乐。”李茂盼在表姐跟前说了大实话。

听着表弟的话,凉王妃秦氏也觉得有道理。

自己的丈夫如今是父皇的长子,这等身份真在京都待着。

皇太子瞧着能不觉得碍眼?哪怕不碍眼,可不在跟前搁着,那也一定更舒坦。

“夫君,其时要说你就藩,皇太子要偷着乐。夫君,您啊您啊,太高瞧自己一头。”凉王妃秦氏打趣的说道。

凉王李茂盼瞒一眼表姐,他道:“哦,听一听表姐高见。”

“不是自夸自贬,表弟,诸皇子里,还数着皇十一弟才是跟皇太子一样的嫡子出身。真觉得兄弟碍眼了,皇十一弟可比着表弟你更碍眼。”凉王妃说着大实话。

“理,到底是这么一个道理。”凉王李茂盼承认了。

“可十一弟太小了。他一个小豆丁,哪里能入皇太子的法眼。”在凉王李茂盼眼中,就是十一弟将来会成为持太子的眼中钉。

那也得十来年后的事情。那太久远了。

“罢,也是我矫情了。”凉王李茂盼对表姐说道:“可能要离开京都,我越舍不得,越是心绪失去平衡。”

不想去凉州,在李茂盼的印象里,凉州就是又穷又横的地方。穷的让人想流泪。

偏偏父皇让他选,李茂盼真不想去南边吃瘴气。他还想长命百岁,最后选了去西边。

果然不出所料,一切跟李茂盼想的一样。父皇真不准备给他一个富裕的就藩之地待着。

就藩后,就去享享福。李茂盼没这等待遇。

皇子所里,要离开的凉王夫妻一道失落。真不想去穷疙瘩地方。

宫廷内苑。朝华宫。

秦昭容不敢当着人面议论就藩一事,也怕让皇帝觉得她不识抬举,怕给儿子儿媳招祸。

可暗中的秦昭容不止哭一回。

凉王夫妻都觉得要就藩的不是好地。秦昭容当然更清楚。

可皇帝的旨意不能改,秦昭容这心里如刀割。她舍不得儿子儿媳离开,又知道儿子儿媳去就藩,就是去吃苦。

这等情况下,秦昭容当然只能偷偷哭,哭着自己这一个所谓的一宫主位娘娘的无用。

朝华宫,秦昭容以为自己的动作隐蔽。可真想打探,那些事情是瞒不住。

至少秦昭容哭肿了的眼睛,那怎么可能用脂粉就能掩过去。

长寿宫。

钱淑妃还在跟姑母谈起宫廷里的日常趣事。

“姑母,瞧瞧,天子待皇八子真苛刻。”钱淑妃说的大实话。

在钱淑妃眼中,这就是乐子,这就是趣事。她说说时,也就过过嘴瘾。

钱淑妃指一指朝华宫的方向,她说道:“天子真狠心,这心眼儿就跟世人论的一样,偏的没地儿。”

“姑母,瞧瞧,皇八子就藩做什么凉王。这可真是又凉快,又精穷的亲王。”钱淑妃的眼中,这什么劳什子的凉王,真是不当也罢。

“糊涂。你啊,尽是坏在一张嘴上。”钱太后训了一回侄女钱淑妃。

“天子待皇子岂有不心疼的道理。就是因为着皇子亲王是天子骨血,更应该挑起担子,说戍边也罢,说就藩也罢,尽是为朝廷尽心尽力。”哪怕在钱太后的心里,她也觉得皇帝待皇八子太苛刻,可这话心里想想就成,真没必要讲出来。

“淑妃,天子的裁决,你岂能非议。你这是糊涂。”钱太后这一回真的是敲打。

这重音都是咬一回。钱淑妃听懂了,于是她低头承认一回错处。

可嘴里认了错,心里面认不认,在钱淑妃这儿当然就是两回事。

“罢,不提凉王一事,反正凉王很快就会就藩去。”钱淑妃不扯凉王的事情。

“姑母,这夏日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旦过去,秋日皇太子要大婚。清婉这儿,您准备如何替她做主?”钱淑妃好奇的问一回话道。

皇太子大婚了,东宫有女主人。这钱清婉呢,她这一位进宫说小住的太后娘家侄孙女。

这不能一直赖宫廷,那不走了吗?

那肯定不成的。

“急什么。”钱太后如今不着急。反正不过一个钱氏女,要论心狠,真需要舍了时,钱太后也能狠一狠心的。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钱太后还是不愿意做这等狠心事。

一个弱女子,还是自己的侄孙女。如果能给对方一个好前程,钱太后也乐意。

“哀家如今瞧出来,天子待未来的太子妃挺看重。”钱太后说起太子妃时,她又笑了笑,她又道:“不过说看重太子妃也未必完全对。倒是太子妃的父亲,那可谓是皇上跟前的新红人。”

钱太后提起这话,钱淑妃的眼神一动。

“东宫多稳。”钱淑妃赞同的点点头。

“昭阳宫也特别的稳。”钱淑妃指一指宫廷内苑,她说道:“贾国舅替天子盯着禁军。如今太子妃的生父也被皇上提拔到禁军里当差。皇上待东宫这一位皇太子,这可真不一样。当年茂鼎在时……”

钱淑妃话到这儿时,她的心气又有一点愤愤不平。

都是皇帝册立的皇储,可这皇储跟皇储又有区别。

钱淑妃不是瞎子,她能看出来皇帝对于东宫的看重。

就说东宫皇太子李烨身边的伴当,皇帝挑的人选多,还是挑着门楣瞧。

入了皇帝法眼的少年郎,那全选去给皇太子李烨做伴当。

还有皇太子的亲舅舅和岳丈,皇帝也一一升官,还让这一位在禁军里简拔。

这一切还不能表明皇帝看重皇太子,那从哪儿看出来。

“淑妃。”钱太后提醒一回,她道:“茂鼎的事情已经过去。你莫再提。”

“……”钱淑妃低头,她不回话。

钱太后瞧着钱淑妃这模样,她说道:“哀家也是为你好。”

“淑妃,你只瞧着东宫皇太子的威势重。哀家就觉得有一点不对,感觉上不对。”钱太后的神色之间是若有所思的模样。

“姑母,这话从何说起。”钱淑妃好奇。

这时候钱淑妃把关于儿子李茂鼎的事情全咽下。

钱淑妃更想听一听钱太后的说法。钱太后道:“禁军最是皇帝的底线。皇帝待兵权多看重。”

“当初一统中原后,那些立过的顶尖勋贵一一退了一步。虽然皇帝给了重赏,可也拿了一些人的官帽子。”钱太后又不傻,宏武帝对于兵权的看重,那可谓赤果果的不隐瞒。

“可如今禁军里,又是皇太子的舅舅,又是皇太子的岳丈。一人还是皇帝亲自简拔。这一人多显眼,多招摇。皇帝宠信的太过了。”钱太后一直不觉得这等张扬就是好事。

“捧杀。”钱淑妃说这一字时,她的眼睛亮了。

瞧着钱淑妃亮一亮的眼神,钱太后摇摇头,她道:“不像。”

听过姑母这话,钱淑妃有一点奄奄的。她回道:“不是捧杀,那就是真捧了。”

听着钱淑妃这话,钱太后想一想,她说道:“且再看看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有些事情一时说不透,那就缓一缓。时间总能证明一切的。

昭阳宫,主殿内。

贾祤这儿也招待着张昭仪。一人也是谈一些事情。

张昭仪当然是捧哏的角色,她的嘴里从来是夸着好话。

“皇后娘娘真有福气,皇太子孝顺,等秋日又迎娶太子妃。到时候皇后娘娘跟前有太子妃的帮衬,皇后娘娘就能轻省太多。太子妃是皇上亲自挑的,臣妾光想想就猜测到太子妃一定是贤惠有嘉,最是一等一的尊贵人。”张昭仪嘴里的话是夸太子妃吗?

贾祤却是听出来一点味道。也许张昭仪更想说太子妃嫁进皇家,能替皇后分忧。当然更能分权。

不过太子妃是儿媳妇,只要皇后想,那压着一头多容易。

当然张昭仪凭着对皇后的了解,可能皇后更乐意多给太子妃体面。就乐意让太子妃摸一摸宫务的权柄。

早早晚晚,等着太子妃母仪天下之时,这宫权总有一天也会交给太子妃姚氏的嘛。

“昭仪,听你这般一说,本宫倒盼着早早吃上那一盏媳妇茶。”贾祤笑语盈盈。

见着贾皇后的笑脸,张昭仪回道:“皇后娘娘,您膝下一位皇子。先吃了皇太子妃的媳妇茶,后面还有一盏皇子妃的茶呢。皇十一子长大了,那自然也要娶了一位新妇的。”张昭仪笑道:“臣妾就是福薄,最是羡慕皇后娘娘您这般福多禄多寿多的大贵之人。能沾一沾您的福气,臣妾指定就能长命百岁,也是添了福寿呢。”

张昭仪夸了皇后的话是真是假,这些不重要。

张昭仪陪着皇后说一说这等场面话后。她才会转入正题。

当然,一人吃吃茶。尔后不久,贾祤就听着张昭仪提起一桩事情。

“皇后娘娘,臣妾听说皇八子从蜀王改换封号为凉王。秦昭容就是不爱出宫廷,却是偷偷哭了几场。”张昭仪感慨一回,她说道:“慈母心,秦昭容倒有。臣妾就是担忧,万一秦昭容来求皇后娘娘,只想给凉王求一个富裕一点的藩镇。皇后娘娘,这可能是臣妾想多了。”张昭仪嘴里说是自己想多了。

可真是她想多了吗?

贾祤就不这般认为。

“皇上的圣旨已经降下,本宫哪有反驳了,还去求情的道理。天子金口一开,不可更改的。”贾祤当着张昭仪的面,她表明自己的态度。

哪怕秦昭容真求话,贾祤当然也不可能同意。

皇帝的心意,谁说改就能改?

真当自己是神仙不成。

贾祤有一点自知之明,皇帝让儿子就藩。指不定皇帝心里还不落忍,可为着朝廷,皇帝才是大仁大义。

这等事情里按说占便宜的是皇太子,皇太子李烨是贾祤的亲儿子。

自家沾便宜,哪怕皇帝是为着社稷着想呢。论事,论迹不论心。

占着皇帝的便宜,还去讨皇帝的嫌弃,贾祤又不是活得舒服,那是没事寻着麻烦上身。

贾祤这里和张昭仪就是顺嘴说过这么一回事情。

然后贾祤转移话题,张昭仪当然是跟着识趣的不再多提。

张昭仪这儿是识趣人。可就像张昭仪说的,有人可能瞧着贾皇后容易心软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嘛。

这一日,晌后。

秦昭容到昭阳宫求见。贾祤见了。

秦昭容在主殿内见着皇后,她就行礼,道:“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免礼。”贾祤摆摆手。她说道:“昭容请落坐吧。”

有皇后的吩咐,秦昭容谢过话后,方才落坐。

此时宫人送上茶果点心,贾祤客气的请秦昭容尝一尝。

秦昭容哪有什么心里吃吃茶,尝一尝果子。她的目光都不在这些外物上。

秦昭容似乎有一点挣扎,然后,她还是牙一咬,她说道:“皇后娘娘,臣妾一来就是打扰到您。”

“臣妾是心里有大事,还望皇后娘娘伸一伸援手。臣妾一定感激涕零,往后唯娘马首是瞻。”秦昭容想投诚。

“昭容,你这话说差了。”贾祤指一指昭阳宫,她说道:“本宫做事一直按着规矩行事。本宫不需要昭仪马道是瞻。搞什么小团体,闹什么心机事。本宫不削为之。便是让皇上知道,也是惹了皇上的嫌弃。”

“昭容,不妨你有难处,你就讲一讲。本宫能替你分忧一一的,便是替你出出主意。本宫无能为力的,也是据实而告。”贾祤摆明车马。

打从跟前有张昭仪乐意捧哏。贾祤觉得伴伴这一个位置,有一个就足够。

多了,贾祤身边的利益有限。

便是张昭仪呢,也是皇帝分配过来的人物。若不然依着贾祤的心思。贾祤哪乐意闹什么她嘴里的小团伙。

秦昭容当然听懂皇后的态度。皇后就是要一张脸。

当然也不能过火了,不然皇后翻脸。秦昭容只有坐蜡的份。

“皇后娘娘,皇子就藩一事,臣妾不敢多嘴。就是臣妾当初生下茂盼时,茂盼的身子骨弱,也是胎里带来一点毛病。如今皇上降指,茂盼去西边就藩。还是那什么凉州。臣妾担忧茂盼去了,他吃不住西边的风沙。”秦昭容这会儿说着说着话,她就起身,她跪到贾祤的近前不远处。

秦昭容的态度摆的太低。贾祤的目光瞧一眼旁边的司马女史。

“女史,快搀扶昭容起身。”贾祤吩咐一话。

司马女史赶紧走上前,恭恭敬敬的搀扶了秦昭容。

“昭容娘娘,您请起,您请莫要如此。这不是让皇后娘娘为难吗?”女史劝话道。

会不会让皇后为难?

当然会。

秦昭容对于一切心中当然有数。她就是没折,在皇帝跟前,秦昭容说话从来不够份量。

可在秦昭容的心里,贾皇后的份量就是十足。求着皇帝,以前出事就求过。可是没有结果,没有效果。

如今能求的,当然就是求一求皇后。

于秦昭容而言,她真心没想反驳皇帝什么。皇帝说皇子亲王要就藩,秦昭容不是默认了这一份规矩嘛。

秦昭容就是生儿子时吃了苦头,她想着皇八子李茂盼身子骨弱。她觉得皇子李茂盼去凉州,这身子骨遭不住。

一片慈母心,这就是秦昭容自己的感受。

贾祤听着秦昭容哭哭涕涕。贾祤在女史搀扶着秦昭容重新起身落坐后。贾祤说道:“皇上贵为天子,天子一言,金口一开,万没有我等置疑的余地。”

“不过念着昭容一片慈母心,你的意思,本宫替你转达一回。至于成不成的,那是皇上考量。本宫做不得主。”贾祤瞧一眼秦昭容,她给出自己的答案。

要说不转达,万一将来皇八子凉王李茂盼出事。

这秦昭容求过的话,那就是太容易成为贾皇后这一位皇子嫡母的污点。

贾祤当然不能落人把柄。那能怎么办,当然是转达一点秦昭容的恳求。

至于最后皇帝什么态度,贾祤也不想猜测。毕竟凉王是皇帝的亲儿子,万一皇帝心软了呢。

秦昭容求一回,皇后也给了态度。秦昭容当然不能继续哀求下去。

皇后没拒绝,只是皇后也没有答应。一切还要看皇帝。

秦昭容对于这样一个答案,她的心头没底。

至于贾祤这儿,她只是客客气气的招待一回秦昭容。然后,又送了对方离开。待秦昭容离开后,贾祤让宫人递了话语到泰和宫。

至于泰和宫的卫谨公公接到消息,他如何递上去。这不需要昭阳宫的贾皇后担忧。

反正应该递的话,贾祤会递到。至于不想掺合的事情,贾祤也真的不想深入掺合。

做人做事,尽着本心就够了。多的本事,贾祤自认为也没有。

凉王李茂盼后面还会不会去凉州就藩?贾祤真心不想掺合。,

阅读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贾贵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