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第99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99章

台下的妃嫔们此时神色各异。石德妃的目光落在众人身上扫一眼,然后,她就把目光挪回自己跟前的小桌酒宴上。

似乎这些宫廷佳肴美味的很,已经全部吸引住石德妃的注意力。

对于石德妃而言,她觉得如今的宫廷里没什么大变数。贾皇后的中宫位置牢固着。

贾皇后膝下二位嫡出的皇子在,其它人上位的可能几乎无。

石德妃本人膝下又没有抚育大的皇子,她无心争,如今当然能淡然的看戏。

谁在台上唱曲,于石德妃无言并无多少的差迟。

石德妃能淡然,钱淑妃就是懒得多管闲事。当然皇太子的位置由李茂鼎坐过。

钱淑妃也张扬过,就是结局不太美。

当然钱淑妃能淡定,也是于她而言结局也不是最差的。好歹儿子殁了,孙子还在。

虽然两个庶子,大孙子继承儿子的南涯郡王爵位,一辈子没可能就会继续窝在南边。

好歹人平安,钱淑妃也就不报其余多大的希望。平平安安,无恙安然就好。

人活着,这就是最大的希望。

至于儿子留下来的小孙子,钱淑妃当然也心疼。就是这孩子如今也算不得钱淑妃的孙子。至少在礼法上如此。

谁让钱淑妃的老对头宋庶人的儿子李茂眺殁了,还是一脉无嗣。

皇帝做主把钱淑妃的小孙子过继到皇次子名下继承象林郡王的爵位。

这样一个郡王爵爷让钱淑妃少一个亲孙子,钱淑妃当然不乐意,就是她这一个人不乐意没法子,那也改变不了皇帝的决断。

反好处想,这宋庶人母子想吃香火,在九泉之下还要她钱氏的子孙来供奉。

想一想,这是不是又能胜宋庶人母子几筹。

钱淑妃在苦中寻乐,也能安慰自己一番。

失败如她,总归不像宋庶人一般失败的一无所有。

钱淑妃是真淡然,她如今争,也争不来什么。干脆就天天自寻一点乐子。

宫廷内苑里眼下是贾皇后一人独大。钱淑妃惹不起贾皇后,她当然就想瞧一瞧别人的乐子。

这一位丽充仪就不错,瞧瞧,一进宫就做上一宫主位娘娘。

这多招人眼,就不知道这往后的位置能不能安稳下去?

钱淑妃拭目以待。

一宫主位娘娘们,石德妃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钱淑妃是看乐子,她就嫌弃乐子还不够大。

至于再往下的嫔位里,张昭仪是最愤愤不平。

对于贾皇后这一位世爵世禄出身的中宫,张昭仪投诚以待,就想巴结好贾皇后。

至于其它人,想让张昭仪俯首贴耳,也得看配不配。

真当配钥匙,那能配得上吗?

张昭仪的父亲如今官位升上来,又得皇帝重要。她对于自己的出身不在特别自卑。

同时又因着一

点原由,甭管是女凭父贵,还是父凭女贵。总之于张昭仪而言,贾皇后之下,二位妃娘娘不多揽事。

或者说石德妃、钱淑妃都被现实毒打后,二人懒得折腾。

这等时候宫廷里,张昭仪这一位皇后的腹心,专门替皇后跑腿后,递话儿的人多招摇。

张昭仪自己进宫时,初封正四品美人。再瞧瞧丽充仪,一个胡人女子,这就是系初封为正二品的主位娘娘。

张昭仪心里咽不下这一口心气。哪怕不高兴,上首的皇帝皇后态度和善,帝后二人就满意的样子。

两宫皇太后也是一脸高兴,似乎就喜欢这一位丽充仪。

张昭仪能屈能伸,哪怕她很不满意,很是怒气上涨。

在这等场合里,她还是勉力的挤出笑容。配合着众人的演出。

就是在心里,张昭仪冷哼一声,她且等着看一看丽充仪的收场怎么样。

张昭仪这等跟着皇后摇旗纳喊的人都要装一装高兴模样。

其它不得宠,位份和排序又在张昭仪之下的妃嫔们,她们当然只有跟着皇帝一起叫好的份。就充当一下气氛组。

“丽充仪,你也落坐吧。”贾祤瞧着场上气氛不错。她这会儿当然要顺着皇帝的心意安抚一番丽充仪。

丽充仪虽然是胡人女子,却也是一个真正闻慧之人。至少在语言方面,这一位有天赋。

凭着的就是丽充仪人美外,这学着语言也快。

人往年一直生活在北麓大草原,这来中原之地不久,如今已经能够说了中原话。

交流可谓无障碍。当然这也是贾祤挑中这一位领头献舞的原由。

这会说中原话,这顶顶的要鼓励啊。

至于在丽充仪之后,还有二北麓草原的部落头人之女接着献舞。

这二位要说美,一点不输于丽充仪。就是不甚美,尚有缺陷的地方就是这二位语言不过关。

另外二位部落头人之女就会简单两句祝贺的话语。这是充门面用的,真问话,这二位就要一问三不知,听不懂,实在听不懂中原话。

于是宏武帝李恒也是区别对待。丽充仪实封系正二品的一宫主位娘娘。另外二位同样是北麓大中原头人之女的草原明珠,二人初封系正四品的美人。

当然皇帝给二位美人赐了封号,一人赐下良,一人赐下婉。

这一日,宫廷之内添三位妃嫔。一位丽充仪,一位良美人,一位婉美人。

贾祤这一位皇后大度的很,还是很合适宜的安排三位草原明珠的住处。为着三人同出一地,母语一样。

贾祤自然把这三位草原明珠安排在一座宫殿里。

“皇上,芙蕖宫已经闲置太久,臣妾早早让人修缮一番。如今已经布置一新。不若就请丽充仪妹妹,还有二位美人一道入住。皇上瞧着可行否?”贾祤给了建议。

“可。”李恒同意了。

“丽充仪入住芙蕖中正殿,另二人安置于侧殿。”李恒给出答复。

有皇帝的话,关于三位草原明珠的安排,在帝后二人的话里,这已经算得安排的明明白白。

贾祤瞧着谢恩的丽充仪,又瞧着看丽充仪拜礼,然后才缓了一步跟着谢恩的良美人、婉美人。

贾祤心想,丽充仪如果真像她表现的一般聪慧,想必还会有一个不错的收场。

至少皇帝是真有心收复北麓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

至于多抬举一下丽充仪,除了丽充仪本人足够出色,也有一颗向往中原和侍奉天子的虔诚之心。嗯,至少从努力学习中原的习俗和语言上,这一位丽充仪够拼。

当然,贾祤绝对不会跟人讲,皇帝乐意抬举丽充仪,更可能是南下的部落里,浑玛部是最大的一个部落。

丽充仪能上位跟她爹也是有关系的。

一场宫宴,热闹收场。

宫廷内苑添了美人。两宫皇太后还挺开心的样子。至于妃嫔们表面上也是挺开心,心里真正想什么?

皇帝不在乎,两宫皇太后不在乎。人嘛,做到面子情就足够。

至于贾祤,她更不在乎。

想她贾祤乃中宫皇后,皇家规矩还要求她贤惠呢。

贾祤不爱皇帝,她把他当上司,她把他当孩子的亲爹。他们只是有缘人,一路从陌生走到如今的有些熟悉。由着孩子们的关系,也算得牵扯上亲情来。

至于其它,贾祤自己都不在意。她当然就更不会去管妃嫔们喝醋不喝醋。

就是醋,还得忍。

这世道就是如此的操蛋,不然呢?自然是忍无可忍,继续再忍。

想熬出来,不做忍道的神龟流,那一定万万不成的。

宫宴结束,贾祤回了昭阳宫。她没有急着歇息。

贾祤去了侧殿,她去瞧一瞧小儿子李煜的情况。见着小婴儿睡得香甜,贾祤还多瞧了几眼。

看着小儿子胖乎乎,带着婴儿肥的脸蛋儿。贾祤的心一下子软乎起来。

贾祤在小儿子的榻边上坐了一会子,然后她方才离开。

等着出了侧殿,在外面贾祤又跟照顾小儿子的嬷嬷宫人们交待一番。不外乎还是叮嘱与敲打,当然也免不得鼓励一下。

总之小皇子好,这些侍候小皇子的宫人们谁都会有光明的未来。一旦小皇子出事,不光他们要遭殃,就是他们的家族亲人们也一定跟着受牵连。

这一个世道里,甭管规矩礼法,还是朝廷的治政,从来就讲究一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主打就是一个一人能耐,全家族一起享福。

这享受的时候一起了,这遭罪的时候也不能落下。

因为这一个世道就是宗族时代。面对朝廷,个人是弱小的。宗族聚一起,抱团取暖时舒坦了。

一旦谁惹事了,也是一个宗族一起受着。

对于贾皇后的敲打与鼓励,宫人们谁不懂。

宫人们也知道中宫嫡子的份量。他们这等到昭阳宫当差的机会,那也是一

路爬,踩了无数人才能一路爬到小皇子跟前侍奉。

真当不努力,那就能出现在小皇子的跟前?

不成的。

昭阳宫的正殿。

贾祤回了寝宫后,她没甚的睡意。贾祤又去书房,她又给嫡长子李烨写了一封家书。当然贾祤很清楚,这多半又是一封寄不出去的家书。

儿子在外面,当娘的一定担忧。只是为着孩子好,忍一忍,那就忍一忍。

贾祤相信儿子,同时也期盼儿子学成归来。

等着一封家书写好后,贾祤又看一遍。尔后是折好收进信封里,再是搁置到柜子中。

贾祤这会儿累了,一天参加宫宴,她是人,也会疲乏。

贾祤这会儿便去沐浴一番。等着她洗漱好,再是回到寝宫时。

贾祤见到皇帝,她挺惊讶。当然惊讶归惊讶,贾祤走上前盈盈一礼。

“祤娘不必多礼,此时殿内就你我夫妻二人。”李恒笑道。

此时确实没有旁人在,贾祤也便起身,她问道:“恒郎来,如何不让知会一声。我便去殿外迎一迎你。”

“迎不迎,不要紧。”李恒笑道。

“嗯,恒郎说不要紧,那一定不要紧。”贾祤落坐在皇帝旁边,她顺手给皇帝倒了一小盏的醒酒汤。

这玩意儿不是给皇帝备的,这是给贾祤这一位中宫备上的。

去沐浴前,贾祤吩咐了女史传唤送来的。

等着沐浴后,贾祤还准备喝一点。也算得去一算酒意。

这会儿倒是陪着皇帝一起饮一饮。然后,贾祤感觉确实是醉意少了。

“恒郎,今个儿的丽充仪多美,你不去芙蕖宫瞧瞧?这可是冷落一代佳人。”贾祤拿着小盏在掌中把玩,她笑着说道。

“祤娘喝醋了。”李恒一下饮尽手中小盏里的醒酒汤,他问话道。

“喝了一盏,恒郎可闻着酸溜溜的味道。”贾祤也是一下饮尽掌中小盏的醒酒汤,她回话的语气里带上了揶揄的口吻。

“哈哈哈……”李恒大笑一回,笑过后,李恒收敛起笑容。他随意的回道:“朕想去哪儿,便去哪儿。芙蕖宫的妃嫔便是冷落又如何。”

“皇上就不怕美人落泪?”贾祤笑问道。

“美人落泪,朕又瞧不见。朕不喜泪,美人在朕的跟前就只会欢颜展笑。”李恒这一位帝王自信十足。

皇帝不喜什么,自然世人在皇帝跟前就不会显摆什么。

贾祤对于皇帝的信,又不信。贾祤在琢磨着皇帝不着急去安慰一番芙蕖宫的三位草原明珠,更大的可能是皇帝的敲打。

特别是新上位的丽充仪,也应该让这一位知道一下,皇帝能赏的,也能贬。今日欣赏了,高兴就简拔一回。不高兴的时候,更能置之不理。

甭管皇帝什么想法,贾祤也懒得去深想。反正对于草原明珠的三位,贾祤真不怎么在意。

因为这三位的出身就决定了,除非皇帝膝下没有旁的子嗣。

不然的话,如何都轮不着这三位来炫耀。

更何况这三位的膝下尚无皇嗣,无皇嗣的妃嫔在宫廷内苑之中,那就像是无根的浮萍。可能一阵大风就会被无情风吹雨打去。

只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不过又道新人换旧人。

宫廷内苑,世间事情总不过翻来复去那几样。

变得可能是主角配角,但是事情的本质翻来复去的老三样。一切围绕的还是立场与利益。

“九州万方,自然是恒郎您的主意定乾坤。”贾祤笑了,她回道:“我就可惜,这一日是丽充仪三人的好日子,您不去,她们一定非常的失望。”

“如今失望一点好,也免得野心养大了。”李恒很淡然。

“甭管是宫廷的妃嫔,还是这些妃嫔背后的势力,知本份的好。知本份才不会僭越。”李恒若有所指的说道。

“嗯。”贾祤这一回点头同意。

皇帝的话也没有说错,僭越在帝王眼中从来就是大罪。

“祤娘,你陪伴朕多年,你是懂得朕的。朕从来不重美色,更不在意什么美人倾慕。朕更在意李氏的社稷江山。”李恒又感慨一回。

“如今北麓草原来投,朕虽欢喜,却也明白这些墙头草所谓忠诚,还不够可靠。”显然在皇帝的眼中,墙头草从来就不怎么忠心。

论起忠心,论起帝王的信任,那当然还是深得帝王重用的羽林卫和铁林卫旧人,更让宏武帝放心。

这两只禁卫军在前世,那是经过血与火的考验。

李恒感慨这一番时,他也想到前世羽林卫和铁林卫的收场。挺惨淡的。

宏武帝一朝被重用,在李茂眺于上一世登顶之时,这两只禁军却被消磨在李茂眺那一位新君的无尽好大喜功之中。

只能说棋子利害不利害,这就要紧。但同时大脑也要清醒。因为大脑在指挥,一旦大脑不清醒,那么棋子被消磨掉以后呢?

没有武力护持,失去道义的皇室,那也不过是拔毛的凤凰,一点不值钱。反正是虎落平日被犬欺,注定了被时代所抛弃的命运。

哀哀祈祷也罢,苦苦挣扎也罢,大势一起,浩浩荡荡,日落西山之时,那就是无可挽回。

想到前世,李恒又想到前头殁了的皇长子、皇次子。

李恒瞧一瞧面前的佳人,面前的皇后。李恒说道:“祤娘,朕这一大份家业将来总要烨儿来继承。你说说,朕操心,你也得替朕分忧。这为朕好,更是为烨儿好。”

“嗯,恒郎说的全在理。”贾祤应一回,她笑道:“恒郎是不是想让我多照应一下丽充仪三人?”

“不必刻意照顾,像一般妃嫔一样的公正对待即可。不优待,不薄待。”李恒给出自己的答复。

“这话恒郎不讲,我也会如此做。”贾祤表态。

“朕信祤娘。”李恒笑道:“只是朕不信下面人。祤娘,你也得点拔一下。”

“恒郎放心,你交待的事情,我一定办妥当。”贾祤也认真的回了

答复。这一回她表示,她一定也听着皇帝的意思点拔点拔下面人。

当然皇帝的担忧倒也不是多虑。人心嘛,有时候经不住考验。

皇帝想冷一冷丽充仪三位草原明珠。贾祤这一位皇后算是被皇帝推出来做好人。

既然有机会做好人,贾祤当然乐得奉陪。

皇帝搭台子,让她上去唱一出贤惠的中宫人设。贾祤不拒绝。还挺乐意。这于她,于李烨李煜兄弟也是好事情。

人活一世,求一个好名声不容易,皇帝乐于给机会当然就要抓一抓。

昭阳宫里,帝后二人聊得开心。这一晚,皇帝也宿于昭阳宫。

芙蕖宫的主殿内,丽充仪等着很久,一直到宫门落锁。

皇帝没有来,明明按着宫官的恭喜之语,皇帝应该会来的。

可结果就是皇帝没有来芙蕖宫。丽充仪想不明白,她不美吗?

在草原之时,众多儿郎奉丽充仪这一颗草原明珠为瑰宝。也因此在阿父向中原的天子效忠之时,她也成为一份珍贵的礼物被奉上。

对于丽充仪而言,她自己乐意的。特别是从北麓草原一直南下,瞧着南麓草原的富裕。

再往后进入中原,又瞧见中原的富庶,丽充仪更是羡慕。

等着进了京都,丽充仪一颗心也是火热一片。

不到京都,不睹天子宫廷的宏丽壮美,如何又懂那富贵为何物?

在宫廷之内,哪怕被宫官教导所谓的规矩。丽充仪也是努力学习,她想得宠。

丽充仪是一个聪慧的女人,她的出身在旁人眼中部落头人之女。

可丽充仪自己最清楚,她不过是奴隶之女。

因为草原的规矩跟中原不同,从母。她的母亲出身奴隶。她能被阿父宠爱,也不过因为她长得美,才能得一点偏爱。

说偏爱也不对,在阿父眼中,她这一位草原明珠只是一个珍品。

在阿父的偏爱里,那已经把她的价钱算好。只等着寻着机会献上她,献给贵人,献给对部落有利的强者。

是谁?

于阿父而言不重要。阿父要的是好处。

于东珠,这一位丽充仪本人而言,那就非常重要。

能侍奉大夏天子,在丽充仪的眼中就是最好的一条上进之路。

明明献舞之时,她得着众人的夸赞。如何在册封之后,她就被皇帝冷落?丽充仪想不通。

再是想不通,天晚了,宫门落锁了。丽充仪只能带着满腹的不理解,她心事重重的入睡。

次日。

延年宫的主殿内,张昭仪听着身边大宫女禀的消息。

张昭仪捂嘴一笑,她说道:“本宫还以为那一位丽充仪多得帝宠,原来就是一个样子货,中看不中用。”

“哈哈哈……”张昭仪高兴的大笑一回,笑过后,张昭仪收敛笑容。她坐在梳妆台前,她瞧着镜中的自己。

张昭仪又是由彼思己,张昭仪想到自己的处境

其时她的处境比着丽充仪更好一点,至少她背后的站着贾皇后,宫廷内苑里谁都要卖几分薄面。

便是石德妃、钱淑妃二位妃娘娘,张昭仪也一点憷。

至于往下,那些妃嫔们的位份排序皆在她的下面。她一点也不怕,只有那些妃嫔们捧一捧她的道理。

对于如今的处境,若问张昭仪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张昭仪抚一抚小腹,她就觉得自己缺一个孩子。没一个孩子在膝下承欢,张昭仪难免寂寞。

因为无嗣,才会更在意。因为不能生,她不是不想生孩子,她是没得生。

这是张昭仪的心结所在,哪怕害她落下心结的宋庶人母子俱不在了,可张昭仪还是意难平。

想一想宋庶人母子的收场,张昭仪解恨的同时又感慨一回,恶人自有天收。

这天,是天子,还是天意。于张昭仪而言不重要。反正她已经复过仇。余生也不过虚渡一回,便是随波逐流又何妨。

求不得,意难平,张昭仪的心态就是这般的复杂难解。心结不消,万事岂又尽如人意。

宏武二十六年,大年的前一日。贾祤收到儿子李烨送加宫廷的年礼。

昭阳宫里,贾祤瞧着嫡长子的贺礼,她越瞧越爱。

“这鹿皮真好看。”贾祤夸一回。

这不是假话,乃真心实意。一张鹿皮不难得,难得这是一张白鹿的皮子。不掺一点杂色。

“确实不错。就是可惜这是鹿皮。若是一只活鹿,倒让一些毛锥子们能夸一夸祥瑞。”李恒在旁边嘀咕一回。

听着皇帝的嘀咕,贾祤不乐意,她说道:“恒郎,祥瑞你若喜欢,尽是让人呈上来就是。只要您想,只有多的,没得少了。”

“至于这一张鹿皮,这可是烨儿的一片孝心,我这正欢喜呢,你一说,尽让人扫兴了。”贾祤不在意什么祥瑞不祥瑞的,她在意的是儿子对亲娘的孝道。

这一份孝心多难得。贾祤美滋滋,就差心里美得冒泡泡。

李恒瞧着枕边人的开心,瞧瞧那眉眼之间的笑意,可谓是怎么掩也掩藏不住。

李恒说道:“不过一张鹿皮,朕这些年赠祤娘的礼物,也没见着祤娘这般的开心至极。”

“恒郎送的,那跟烨儿送的能一样吗?”贾祤说了心底真话。

李恒的目光落在贾祤身上,他问道:“祤娘更在意儿子。”

“至于儿子的父皇,祤娘莫不成就不在意了?”李恒又问道。

“儿子,儿子的亲爹,这都在意,都在意。”贾祤赶紧回话,嘴里说着都在意。

可在心底,贾祤一定更在意孩子。这不,她的手还在抚着鹿皮,这嘴角的弧度扬起。瞧着这高兴的。

“朕瞧着祤娘的话太假。”李恒又不傻,这多明显的事情,这亲爹显然比不过亲儿子,瞧瞧枕边人的目光全被嫡长子的礼物吸引。就回话时的态度多敷衍。

李恒不高兴,他的语气表现出来。

贾祤听到了,于是她抬头,她望一眼皇帝。

贾祤说道:“烨儿也有送给恒郎的礼物,恒郎,你不能厚此薄彼。我得一张鹿皮,我高兴。你就使了眉眼高低,那你把烨儿给你亲手磨制的砚台拿出来。我俩把儿子送的礼物一起锁了,你不捧着砚台显摆,我也不拿着鹿皮欢喜。”

贾祤表示,不能光皇帝炫耀,她也想炫耀一下好儿子。

“哈哈哈……”李恒笑一回。至于把亲儿子李烨送的礼物锁起来?

那不可能。那砚台可一直摆在皇帝的御案上,皇帝时时可以欣赏一下。

贾祤瞧过皇帝这态度,她就哼一声。心想,小样。

帝后二人就是嘴里说说,二人对于亲儿子的孝敬,那心里头都是乐开花。

对于李烨而言,他人不在,礼物却是一一送到。

给父皇一个亲手磨制的砚台。这心意到了,也用足功夫。

至少宏武帝从暗卫的秘报里知晓,在送给他这一方小砚台之前,嫡长子李烨已经磨坏了十来方的小砚台。

这是一众成果里最出众的一个,就是这等儿子眼中的最好,他才会呈给父皇做年礼。

至于贾祤这一位母后跟的鹿皮,也是嫡长子李烨冬猎里最大的收获。

这等收获当然就是巴巴的献给亲娘。至于哥哥李茂盼和弟弟李煜,李烨也送了年礼。

八哥李茂盼那里,李烨是赠了一支长笛。

小皇弟李煜这里,李烨是赠了一把小弓。

这些全是李烨花着小钱,在金县子爵府的庄子上跟庄客们买来的。也算挑着民间的有趣之物赠给兄长和弟弟。

长寿宫。

钱太后这儿也收到孙儿李烨的赠礼。彼时宫人送来时,钱淑妃也在。

“楚王殿下真有心了。”钱淑妃夸一回。

“烨儿确实孝顺,瞧瞧这一尊南极寿翁的木雕,这雕工不错,更难得是好喻意。”对于钱太后而言,她这等老人家当然盼着长寿延年。

钱太后挺满意孙儿的年礼。钱淑妃当然就顺着姑母的心意夸赞。

“姑母,楚王这一尊南极寿翁确实送对人。侄女瞧着你就一定是长命百岁,福寿永享。”钱淑妃如今膝下空虚的很,见不得亲孙子。这一辈子没机会。虽然她知道孙子们如今过得还成。都有爵位在身,一辈子总有一份皇粮吃着。

可对于钱淑妃而言,还是偶尔里有一点寂寞。于是在长寿宫里巴结一下姑母,于钱淑妃而言,除了挣一点体面,让宫廷里的奴才们知晓她这一位淑妃的背后还有大靠山,让人不敢小瞧半分外。

钱淑妃也是想着,姑母安,她一定更安泰。

钱淑妃自己无恙,在宫外的两个孙子总还是有一点底气。宫廷里有一位妃位的祖母,那总是对于一些爱盯着宗亲挣名声的清流而言,这就是一种威慑。

因为皇帝跟前,甭论是南涯郡王,又或者象林郡王,他们一旦给宫廷里递消息,想递到皇帝耳朵里轻巧的很呐。

消息能通天,在许多人眼中这就是能耐。这就是本钱与底气。

谁让这一个世道里,天子最大,替天治天下社稷。

?想看华卿晴的《贾贵妃日常》吗?请记住的域名[(

长寿宫里,钱太后和钱淑妃说着南极寿翁。这一对姑母说的是南极寿翁吗?

那说的是楚王李烨。

“可惜,皇上不发话,烨儿年节前后都不会回宫。”钱太后又感慨一回,她的脸上有一点失望之色显露。

钱淑妃一听这话,她说道:“皇上在楚王身上的花得功夫真多。”

“当初皇上花在茂鼎身上的功夫也多。”钱太后这话一讲出来,这把钱淑妃顶得脸色不好看。

“是臣妾和茂鼎不争气,让姑母为难了。”钱淑妃低头认错。现实残酷,钱淑妃被现实毒打后,她也知道姑母是她的靠山,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钱淑妃也时时想过,若是当初茂鼎不犯那些错误,这一切是不是又不同。毕竟皇帝当初是真心想着册立茂鼎为皇太子。

就是茂鼎这孩子不够中用。越是想,钱淑妃的心里的滋味也就越复杂。

“罢,过去的就不多提了。”钱太后摆摆手。

对于李茂鼎这一个孙子,钱太后失望太多回。也不差这一点功夫。

钱太后说道:“茂鼎当初还是苦头吃少了。瞧如今,皇帝在烨儿身上就能下狠心。”

“嗯。”这一回钱淑妃点头赞同。

“楚王的年岁尚小,皇上就差遣着楚王离开宫廷,还说什么去外面磨砺一番。太狠心了。”钱淑妃觉得宏武帝的心中,这真把儿子当成一块铁,那还想锻造一下的意思。

钱淑妃都忍不住想,帝心也似铁,冰冷又无情。

可说帝王冰冷无情,瞧着皇帝待贾皇后真不错。

至少皇帝册立贾氏为继后。就凭这一件事情很是让钱淑妃吃味。

“姑母,您说说,昭阳宫那一位也舍得。”钱淑妃说道:“不,是侄女想差了。昭阳宫那一位又不止一个儿子,她赌得起。”

哪怕一个儿子折了,那还有一个备胎嘛。钱淑妃这会儿挺羡慕贾皇后膝下有二子。

但凡她的膝下不是独有茂鼎一个孩子。现在钱淑妃觉得自己的处境一定又不同。

“当年给过你机会,是你不中用。”钱太后的目光落在族侄女身上,她说道:“淑妃,你莫忘记,你得怀上茂鼎哀家就使了脸面。瞧瞧,你一生下茂鼎,你就失宠了。你再瞧瞧皇后,皇后就得天子的心意。”

钱太后这一提,钱淑妃说道:“是侄女不中用。姑母,侄女比不得昭阳宫那一位,这不是皇上欣赏不来侄女的好。”

“就像那芙蕖宫的丽充仪,瞧着献舞时还得着姑母和长乐宫的那一位夸赞。又如何,初封坐上一宫主位的位置。结果皇上不乐意去芙蕖宫,瞧瞧,现在宫廷里多少人在看丽充仪的笑话。”

钱淑妃觉得自己怎么比较,也不差了多少。至少很多人不如她,差了老远一节。

钱淑妃觉得自己有骄傲的资本

。她真就不觉得自己差旁人太多。

至于贾皇后,钱淑妃不跟她比。

只要把最大的一个对手去除,再把比不过的去掉。钱淑妃一时顿觉天地宽。

果然,我还是不错的。

钱淑妃如是想到。

不怕人出错,就怕货比货。

钱淑妃把自己跟新出炉的丽充仪一比较,她的胜利摆在台面上。

“你跟一个胡人女子计较什么?”钱太后摇摇头,她说道:“便是丽充仪得宠又如何?她的出身就注定,那前程有限的很。”

“淑妃,你一直就是用心,那用错地方。”钱太后摇摇头。

“姑母,我这用心不足,思量不足。那是本性如此。”钱淑妃看开了,只要自己不为难自己,日子好歹还能凑合着过一过。

“姑母,倒是宫外面,如今家族里又什么想法?楚王殿下不在,这万般的媚眼儿全是抛给瞎子瞧得。”钱淑妃又一次往钱太后的肺管子里戳。

钱太后能怎么办?

楚王不在,这天大的想法也得憋着。钱太后说道:“怎么办,凉拌。”

“啊。”钱淑妃疑惑一回。

“楚王不在,想再多也是白想。哀家琢磨着楚王便是在宫廷又如何?一切看天子的意思。钱氏一门不出人才,不够争气。天子会乐意有这般拖楚王后腿的未来外戚吗?”钱太后瞧着娘家的儿郎们,这才是气不打一处来。

对于裙带关系,钱太后看得挺淡然。这等事情不是你,就是他,总会有人冒头。

当然如果是自己娘家人,那就更好。皇家的富贵能沾好,那就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可如今的局面是娘家儿郎不争气,便是家族的女郎入宫廷又怎么样。

天子怎么想,楚王怎么想?钱太后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如今当然是按住局面,以静治动。钱太后要看清楚皇帝的心思。

谁让钱太后一直主打的人设就是站皇帝这一边。皇帝怎么想,钱太后跟随着一个立场。

长寿宫里,钱太后还能稳一手。

长乐宫里,宋太后也瞧见亲孙子李烨送的礼物。

跟钱太后那儿微有不同。钱太后得着南极寿翁的根雕。

宋太后这儿就是麻姑献寿桃。主要一个求长寿。

对于孙子送来的年礼,宋太后也满意。

在跟娘家妹妹宋太妃议一议小辈时。宋太后就显摆一下李烨的礼物。宋太后说道:“哪怕烨儿人不在,这礼随到哀家跟前。哀家是喜欢这麻姑献寿桃。老了,老了,这人老了就求一个寿昌恒久。”

宋太后这凡尔赛的语气,宋太妃听懂了。

“楚王多孝顺,一心一意盼着姐姐长寿多禄。”宋太妃在姐姐跟前,从来就是捧哏的。

特别是宏武帝登基后,宋太妃一直是识趣人。也因为如此,宋太妃的日子挺好过。

儿子儿媳是一对富贵闲人,嫡孙们也是在身边孝顺有嘉。

儿孙尽全,安享晚年。这便是宋太妃的人生吃照。

搁如今的宋太妃她不多求,便是进宫事来,也就是陪着姐姐宋太后说说家常趣事。就当打发时辰。

“哀家就瞧着烨儿足够好。偏偏就天子还不知足。还说给烨儿加担子,说什么楚王想挑大梁,还得磨砺磨砺。这烨儿的年岁还小呢,要磨砺也得再大一些年岁嘛。”宋太后嘀咕一番话。

宋太后能嘀咕皇帝。宋太妃就没有这等胆量。

宋太妃的膝下有儿孙,这可是亲的。宋太妃当然说话时也得考虑一下。

“姐姐,楚王不同。皇上磨砺也是为楚王好,为天下安宁大计,方是不得不为。”宋太妃一指昭阳宫,她又道:“楚王乃中宫嫡长子,皇上磨砺楚王殿下,那一定指着楚王将来要做皇太子,要入住东宫。储君为国本,确实得有大能耐,方才能成为皇上心中继承大业的优秀储君。”!

华卿晴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阅读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贾贵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