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第94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94章

宏武二十六年,仲秋时节,菊花盛开,朵朵漂亮,次第不同。

这等时候李烨从校场结束一天的骑射课业。他归来时,他在御花园里摘几枝花带回昭阳宫,他要献给母后做插瓶。

“暖意染秋风,香阵赋京都。天一共此色,人间醉玲珑。策马驰万里,骑射闻京都。凭生男儿L志,边塞建大功。”

李烨手摘秋菊,一时举起也做出一首赋秋菊的小诗。

对于李烨而言,他此时兴起,就觉得等回去后进书房里画一幅秋菊图,再把小诗给录写上去。也可谓自己书房里留存的作品。

好不好先不提,这等作品等将来回忆赏玩之时,彼时也能忆起此时的好心情。

“好。”一道叫好声响起。

李烨转身,他就见到两个行来的少女,还有跟在少女们身后的宫人。

对于这二位少女李烨不陌生。一位是宋家表姐,一位是钱家表妹。

“原来是宋家姐姐,钱家妹妹。”李烨笑道:“你二位也来赏菊吧。本王便不打扰二位姐姐妹妹赏秋景。”

话罢,李烨准备告辞离开。

“楚王殿下,不是您打扰,应该我和钱家妹妹打扰了。”宋明月赶紧说话道。

“宋家姐姐的话在理,是我等打扰楚王殿下的兴致。”钱清婉也忙回了话。

“无妨,不论谁打扰谁,这都不要紧。我等乃是亲戚,赏秋景图一乐,此御花园美景,谁欣赏都一样。若无赏,这花好开遍,又岂不是浪费掉。那样太可惜了。”李烨笑一笑。这一番解释后,他真没有心情久留。

于是李烨客气的告辞离开。宋明月、钱清婉只能福礼恭敬楚王的远去。

待楚王李烨的背影瞧不见后,宋明月、钱清婉二人方才回身。

二人一同瞧一眼御花园的秋景,此时二人四目相对。

宋明月说道:“楚王也说不可辜负这等良辰美景,钱家妹妹,我等便一起游玩一番。待会儿L也是摘几枝秋菊归去,也要献给皇太后娘娘以图长辈们一乐。”

宋明月有此提议,钱清婉当然不会拒绝。

昭阳宫。

贾祤见着归来的长子,瞧着儿L子巴巴献直的几枝菊花。贾祤笑道:“你有心,母后欢喜。”

“烨儿L,此刻你从校场归来,肯定练习骑射也是闹一身的汗。快去沐浴一番,待换一身衣裳再来正殿。彼时你也陪母后和你弟弟一起用晚膳。”贾祤叮嘱话道。

李烨听着母后的叮嘱,他一一应下。

待李烨告退离开后,贾祤瞧着儿L子特意摘的秋菊,朵朵开的如银盘大小。真的漂亮,同时也是开得艳如满月。

贾祤心里高兴,儿L子时时念着亲娘,这当娘的心里满足,那等成就感就甭提了。

“烨儿L孝顺。”贾祤的眼中,长子就是孝顺有嘉。她心里真满意这般的孩子。越是满意,贾祤心里就越加的坚定,

她要送儿L子去磨砺一番。

宫廷之内,看着建得富贵堂皇,其时也不过一个放大的笼子。在这等地方长大的皇子,那锦衣玉食的养大。

?华卿晴的作品《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这等情况下养出来的只会是温室里的花朵。

没有风霜雪雨,哪能长出参天大树。

偏偏枕边人已经说了烨儿L是嫡长子,这注定要继承李氏的万里江山,这是社稷礼法选定的东宫储君。

贾祤为着儿L子的前程,她也得狠一狠心。

不说什么大义,说是替黎庶挣出路。未来的储君不能是一个不识民间疾苦之辈。

便是为着孩子好,也得让孩子知道创业不容易,守业也挺难。

贾祤的心中就一条底线,她的嫡长子李烨怎么遭也得做一个守成之君。不求多利害,只求不败了家业。

当然老李家的家业,在如今家天下的情况一看,这等社稷江山就是祖宗家业嘛。

贾祤一提拿着秋菊赏玩,一边也起身拿了小剪子。这会儿L她准备修剪一二,好好的摘了瓶。

此时女史搁贾祤的眼中禀话,当然讲了楚王在御花园里撞上表姐表妹的戏码。

“女史,本宫没记错的话,烨儿L在宫廷之内巧遇着宋家大姑娘和钱家大姑娘的时候不老少了。”贾祤说道。

“皇后娘娘哪能记错。楚王殿下在御花园巧遇二位表姑娘十次。去两宫皇太后处请安时,次次也能碰上二位表姑娘。零零碎碎的,可谓是楚王殿下天天都能见着二位表姑娘。”司马女史恭敬的回道。

“哦,这搁着民间一传,也算是青梅竹马吧。”贾祤嘴里说的淡然,可她的眼眸子里全是不开心。

对于贾祤而言,这等表姐表妹的巴结着围在她的嫡长子身边。这让贾祤不高兴。

小郎李烨的年岁还小,这课业不努力,可谓是少壮不上进,老大徒然伤悲。

“皇后娘娘,可要阻止。”司马女史在皇后眼前侍候这般些年,如今也看懂得皇后娘娘的眼色。

“两宫皇太后的懿旨,特意接了娘家侄孙女进宫小住。本宫阻拦什么,没得让两宫皇太后不开心。”贾祤嘴里说的客客气气。

在心里,贾祤已经打定主意,赶紧的送儿L子去磨砺。

儿L子一走,两宫皇太后想留侄孙女在宫廷里住多久,那就住久。

昭阳宫的后殿,李烨暂时跟亲娘住一座宫殿。

当然他也清楚,待来年,他就要搬离昭阳宫。他长大了,也要住进皇子所。

当然更可能,还是会进住东宫。李烨年六岁半,待来年的佛诞节就年满七岁。

李烨如今学业功课门门多得夸赞。可他不敢骄傲,因为他就是提前学习一下,哪里又能跟早早进学的八哥相比较。

八哥比他大,年岁大在很多时候也是优势。

当然李烨也挺自信,他觉得等自己年岁越大,那学会的东西也越多。

立嫡立长,国朝礼法。李烨如今的身份就是父皇的嫡长子。东

宫储君,舍他其谁?

沐浴一番,换一身衣裳。

李烨没有急着去母后那里,他还展开画卷,把秋菊图画好,再录上赋秋菊的小诗一首。

此时此刻的李烨心情不错。把秋菊图的画卷收好,仔细搁在博古架上后。

李烨再往昭阳宫的正殿去,他去陪一陪母后,再逗一逗小皇弟。

等李烨到了昭阳宫时,他就见到母后在逗着小皇弟。

七个月大的皇十二子会爬,他瞧着哥哥来了,他就招招手,一幅求抱抱的模样。

李烨这一个当哥哥,如今也当出兄长的滋味来。李烨走上去,他就抱起弟弟。

“母后,弟弟长胖了。”掂一掂份量,李烨给出答案。

谁让李烨天天练武,他这掂重可准得很。

贾祤听着长子的话,她笑道:小孩子当然要越来越沉。要不然光长个头,不添重量,那哪里成。1_[(”

“也对。”李烨同意母后的话。

李烨还陪着小皇弟一起玩耍。他一边逗着弟弟爬,一边乐呵呵的跟母后说道:“母后,我真盼着弟弟快点长大。到时候我就能教导他念书,带他一起习武骑射。这爬着多无趣,还是骑大马更有意思。”

在李烨的眼中,骑马才是人生乐事。

听着长子的话,贾祤捂嘴笑道:“好,好,等你弟弟长大了,就把他交给你教导。”

“母后可等着瞧瞧,就看烨儿L将来如何教导弟弟。”贾祤表示什么兄弟情深,还得长兄如父。

这当过兄长,也当过爹,将来长子待弟弟的感情才会真诚又深厚。

当然对于李烨这一个做兄长的也不吃亏。在弟弟身上实习一下做爹的经验。

等着真当爹时,那养能经验已经蹭蹭的加满。到时候就是当爹熟手,经验丰富。

这一日,昭阳宫的晚膳不错。

当然贾祤和李烨是一道用晚膳。至于皇十二子也是吃一些辅食,这一位小皇子如今是又吃奶,又吃辅食。

对于皇十二子而言,食物的多样性还是必需要保证的。

晚膳后,消食时。

贾祤打发嬷嬷抱着皇十二子玩耍会子,尔后就让皇十二子早早去睡觉。

贾祤留下长子说说体己话,侍候的宫人们也打扰出去。

母子二人谈心,李烨准备洗耳恭听母后教诲。

“母后,您这般神神秘秘,可有什么大事情跟儿L臣讲?”李烨心有猜测的问话道。

“我儿L聪慧,确实有大事要跟你商量一番。”在贾祤的眼中从来没有把长子当一位小郎,她的眼中,长子注定要挑起大担子。于是贾祤一直把长子当一位成年人对待。

“母后正位中宫,你也顺利成章的升一格。如今烨儿L乃是你父皇的嫡长子。按着礼法,立嫡立长,烨儿L就是大夏的储君不二人选。”贾祤的目光盯着长子,她问道:“储君之位,重于泰山。烨儿L会退一步,不敢担起大业的重担吗?”

“儿L臣能担大业。”李烨承诺道。

对于哪一个男儿L而言,不,应该对于李烨这一位小郎而言,他也有自己的志向。

替父皇分忧,正位礼法上的东宫储君,李烨当然是舍我其谁。

他敢为天下先。

好,我儿L有这等志气,母后欣慰。▍_[(”贾祤很高兴。

“我儿L乃你父皇嫡长子,你若说一声不敢担大业,母后真要失望的。到时候不止母后失望,你父皇更会伤心一场。”贾祤讲事实,摆道理。

嫡长子不证位储君,这于谁都会是一场灾难。

对于朝堂而言,也会惹出礼法上的乱子。

对于皇家而言,那也是乱了纲常。

对于民间黎庶,上层不稳,下面也会起动荡的。

“好,好,好。”贾祤又连赞二声好。

贾祤的目光落在长子身上,她说道:“不过烨儿L想担起大业,你父皇之意,温室养不出参天大树。你还要经历一翻的磨砺。可谓是玉不琢不成器。真金尚要火锻,你也要去吃一遭的苦头才成。”

“烨儿L,你怕吃苦吗?”贾祤问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李烨肯定的回道:“儿L臣不怕。”

“既然烨儿L如此讲,母后也不当溺爱孩子的人。母后盼我儿L学成归来。到时候你就能多替你父皇分忧解难。”贾祤继续夸了话。

这一回贾祤是寻着角度,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从以前到如今,从各个角度的夸一夸孩子。

这把李烨都夸得不好意思。

越是如此,李烨越是让自己坚定态度。他就去吃一吃母后口中的苦楚。他要做一位合格的皇太子,他不能像大哥一样让父皇伤心一场。

对于废太子李茂鼎,李烨的印象便是父皇伤心了,大哥不中用。

为何李烨的立场站在皇帝这一边,这当然是亲疏远近。

打小皇帝就疼爱李烨这一位皇子,父子感情好。李烨的立场和感情倾向,这当然就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昭阳宫里,贾祤向长子透露了未来的一些规划。李烨也是信心满满,他就想挑战一下自己。

长寿宫。

钱清婉回去后,她陪着钱太后说话时。

钱太后还问了一点小事。

“清婉觉得楚王如何?”钱太后留着钱清婉,钱太后还是问一问钱清婉的态度。

对于钱清婉而言,能进宫廷,这是府上的期盼。

在府里时,爹娘也与她谈了心,祖父祖母也是多加期许。便是姐妹们谁又不是瞧她满眼的羡慕。

钱清婉可谓是带着家人的期盼进了宫廷里。

一进宫廷,姑祖母照顾,姑祖母心疼。在长寿宫的日子,钱清婉过得挺顺心。

对于楚王,要论有什么感情。这怎么可能。

钱清婉跟楚王同岁,她一个小姑娘也不懂什么情情爱爱。

只是家人的期许,姐妹的

羡慕,这让小姑娘也是迷糊的想进步。她就想满足家人们的愿望。

至于她自己什么想法。钱清婉也不懂,不过她知道的,就是她不讨厌楚王。

在钱清婉的印象里,她见过的男子小郎也不多。不过是父亲和兄弟们。

在钱清婉的眼中,英俊好看的楚王当然就成为一位惹人眼的小郎君。

“楚王气度好,听人讲读书习武还样样拔尖,这般的楚王谁都说好。清婉也觉得挺好。”钱清婉回话道。

“既然觉得好,清婉就讨了楚王的喜欢吧。”钱太后在侄孙女的手背上轻轻拍一拍。

钱太后在鼓励,对于钱太后而言,这一招老套。

可招老不老,这不重要。关键在于能不能成功。事情成了,招再老套那也无妨什么。

长寿宫里,钱太后在给钱清婉鼓励。

长乐宫里,宋太后也听着宋明月说一说近况。

宋太后对于这一位侄孙女还是颇喜爱。也因为如此,宋太后盼着亲上加亲。

对于姑祖母的心意,宋明月当然也知道。

男女七岁不同席,这是此世道的礼法。当然也就是富贵人过守着这等规矩。普通的黎庶就不在意。

因为黎庶小民的生活里,活着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宋明月已经七岁半,对于男女之事当然也不懂。

可对于家里的期盼,对于姑祖母的期盼,宋明月瞧得清楚。

对于宋明月而言,楚王前程远大,她当然也盼着讨好楚王。

“明月,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你注定有一个好前程。”宋太后跟侄孙女说道。

“明月如今一切皆好,全是因为姑祖母您心疼明月。”宋明月当然是讨着宋太后的心意。

此时的宋明月陪着宋太后聊一些趣事。总之宋太后乐意听什么,宋明月当然就讲什么。

小姑娘好看又嘴甜,宋太后越看越欢喜。她就想要这般的小姑娘做孙媳。

宋太后当然也鼓励一番宋明月,宋明月当时就是害羞的模样。

宋太后一瞧,还是乐得笑出声。

长乐宫里,一时间就是欢声笑语。

宏武二十六年,仲秋下旬。

这一日,晚膳后,帝辇至昭阳宫。贾祤迎了帝王的到来。

李恒倒是态度随意,他执起皇后的手,帝后二人一道进殿内。

进殿后,贾祤与皇帝落坐。此时贾祤给皇帝呈上一盏羹汤。贾祤陪着皇帝一起品一品。

又是闲谈之间,李烨就说起一桩事情。

“朕差钦天监合了小十二的生辰八字。如今已经替他圈中一个名字。”李恒话罢,他搁下小盏。

李恒伸出食指,他在桌上轻轻写下一个字。

“煜,光明。朕盼着我们的小十二将来有一个光明未来。祤娘觉得如何?”李恒的目光落在贾祤身上。

贾祤也搁下小盏,她的目光落在皇帝身上,她回道:“李煜,好名

字。我与恒郎此心相同,都盼着煜儿L将来也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

帝后二人说妥了皇十二子的名字。李恒又笑道:那朕准备早早替煜儿L册立爵位,祤娘又觉得如何?

?本作者华卿晴提醒您《贾贵妃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皇上,如今烨儿L还没要去磨砺一翻呢。煜儿L册封爵位早了一点。不若待烨儿L被您正式册立为继承人,您到时候给烨儿L煜儿L兄弟一起册封,这般不使人嚼什么舌根子的坏话。恒郎,这般可好?”

贾祤的眼中,小十一是亲儿L子,小十二一样是亲儿L子。

就因为这是亲儿L子,贾祤才不会给旁人离间他们兄弟的机会。

小十一是嫡长子,龙椅就一把。等名位一定,小十二的前程至多一个藩王。

贾祤当然就想着一同册封,这兄弟二人将来长大了还能传为佳话。

可若是小十二册封爵位在前,万一等小十二长大了,那有人在耳边嘀咕什么呢?

防范一下总有必要。贾祤也不想让小十二多想,这小儿L子想多了,大儿L子就要深思熟虑起来。

一旦兄弟阋墙,那就是让外人看笑话。能省一点功夫,还是省一些事情的为好。

“罢,就依祤娘之意。”李恒也是不强求什么。

帝后二人一商量,贾祤就问道:“恒郎,你是同意烨儿L去磨砺,您这准备让烨儿L去哪一家暴发户一样的新贵家中,还要去见识一下勋贵的奢侈。”

李恒一听这话,他笑道:“这人选挺多,特别是羽林卫和铁林卫里,皇室出了大力,里面立功得爵的人数不少。可要说到奢侈,这就要好好的筛选一二。”

这人选得忠心,这是头一条。

楚王去见识一番,这不是过家家。这可谓投入感情去观察。

在李恒眼中,这人忠心就是最顶顶要紧的一条。

至于奢侈一点,在李恒眼中不算事情。勋贵们躺一躺功劳薄,只要不过份了,皇帝从来就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

搏富贵,拿命搏。这不享受一番,这等富贵还怎么彰显皇帝的隆恩厚德。

这时候一提,贾祤就等着皇帝做主便是。

京都之中,暗流涌动。

千里万里之外,象林郡王府里。

落一个男胎后,郡王妃金氏的身子骨就是一日不如一日。

也便是坐小月后,时时念着儿L子。加之嫡长子的去逝。这对于金氏的打击若说不大,那指定是假的。

特别是在心腹的医女替金氏诊脉,断定金氏小产伤了胎宫,往后恐怕再难有身孕后。

金氏这心情坏了,人也郁郁寡欢。在这等情况下,金氏自己就把自己憋屈死了。

宏武二十六年,仲秋下旬。象林郡王妃金氏殁了。

关于郡王妃殁了的消息,这当然瞒不住人。于是王府也递了消息往京都去。

同时李茂眺也知道京都的最新消息。贾氏正位中宫,正式的册立大典已经举行过了。

象林郡王

府的书房里,看着急京都的来信。

李茂眺的心情很坏。

李茂眺这等时候已经是万念俱灰。或者说当初成婚之前,李茂眺得着母妃宋庶人的提前,他的眼中对于嫡妻好,一定程度上也是想讨好岳丈大人。

这人嘛,只要相久处了,这感情好了。特别有子嗣后,夫妻二人恩恩爱爱。

假戏真做,也未尝不是如此。

“本王还剩些什么?”李茂眺扪心自问,他得到的答案,他自己都觉得不忍直视。

李茂眺没有给京都递什么奏本。便是连郡王妃金氏殁了,这奏本也是象林郡王府的长史递上去。

金氏的身后事,一切按着规矩办。李茂眺就是默默的瞧着,似乎一切不关己身。

等着郡王府长史的奏本递到京都,又是好些日子后。

关于金氏这一个儿L媳殁了。李恒知道消息后,他就去一趟长乐宫。

李恒把消息说给生母听,他还讲了一番自己的看法。

“母后一直担忧茂眺,此回再挑人,母后多受累。也不止挑着侍候茂眺的人手,还要挑了能担大任,可以挑起象林郡王府后宅的继妃。茂眺的身边总要有一位嫡妻。”李恒的眼中,当然还是心疼自己的儿L子。

只是心疼归心疼,为着不让世人多想。这挑人选的事情,皇帝不准备插手。一切全由宋太后做主。

皇帝的意思讲明白,宋太后心里有数了。

“天子放心,茂眺的后宅女眷,哀家来盯一盯。茂眺年青气盛,他将来一定会子嗣旺盛。”对于宋太后而言,她可盼着曾孙越多越好。

这些曾孙哪一个都流着宋太后的血脉。

宋太后从来不嫌弃曾孙多。

宋太后有心,李恒也有意,这挑着象林郡王府后宅女眷的事情,这当然就由着宋太后操劳。

“母后也不必着急,茂眺的嫡妻殁了,如今他身边添人一事也要缓缓。总要给金氏一份体面。”这民间还有守妻孝一年。

李恒当然不能让皇次子落人口舌。这继妃一事不急,不急的话,在皇帝眼中也能挑着更多更好的人选。

“天子放心,此事哀家心里有数。”宋太后表示她万般皆有准备。

既然皇太后心理有数,李恒也能轻省一些。

至于李恒这一位帝王虽然在意皇次子。可很多事情,他不会上手。

或者说皇帝就是故意。在李恒想来,他这一位帝王不多搭理就藩的次子,这便是为他好。

有些时候忽视,何尝不是一种保护。一个已经就藩镇的皇子,再多得京都父皇的器重。

那当初还不如就选为嗣君。既然当初李恒做出决断,如今当然就不能推翻前面的一切。

宏武二十六年,仲秋一过,季秋来临,无射之月。

贾祤是中宫皇后,她的消息一点也不会闭塞。

贾祤当然知道宋太后最近忙碌什么事情。这多番的接见宫外命妇,皇太后想瞧一瞧的不是命

妇,而命妇们一道领进宫的闺女。

“母后可真忙碌。长乐宫里最近名门淑媛进宫拜见的人数也添多。”贾祤跟身边的女史说道。

“娘娘,慈乐太后娘娘许是乐意瞧一瞧青春正好的淑媛们。这等美好时节的贵女集聚,长乐宫里多热闹。”女史捡着好听的话讲。

“是啊,确实热闹。”贾祤说道:“本宫就是替金氏有一点不值得。”

这是贾祤真话。金氏的身后事,这才将将过去。

这等时候,金氏的位置就有人待着填补。

瞧瞧皇家的态度,孙媳算什么,这顶顶没有子嗣重要。

皇家不缺着儿L媳孙媳的人选,只要上面的人想,这大好的人选排队等候着。

由人到己,从金氏的身上,贾祤看到自己的一缕影子。

想一想元后当年,贾祤不得见,但是也猜测到一二。

当年的元后肯定也是如何风光。可一旦人殁了,又无子嗣。如今宫廷之内,谁还记得宏武帝的元后。

如今贾祤正风光,似乎一片春色无限好。可越是如此,贾祤越觉得有一种如缕薄冰的感觉。

因为站在贾祤现在的位置上,她没得退。或者说她的儿L子李烨也没有退路。

进一步,天空活阔,退一步,万丈深渊。

向上的走,哪怕道理荆棘,那也得趟过去。趟过去注定才会有活路可言。趟不过就是为真龙做靶子。

“皇后娘娘,这话……”女史的脸上全是为难。

“本宫知道,这话说不得。真传出去,顶顶成为本宫的错处。”贾祤又不傻。

贾祤笑道:“本宫就在女史跟前讲一讲。莫不成女史还要打了本宫的小报告。”

贾祤的目光似笑非笑。

对于女史的真正身份,皇帝的耳目,贾祤都懂。

可当了皇后,贾祤也需要身边的亲信。

贾祤得试探一下女史的立场如何?

这等小话,女史也打小报告。贾祤就可以寻着机会,就把女史一脚踢开。如今的贾祤有底气干出这等事情。

女史一听皇后的话,女史赶紧低头,她恭顺的回话道:“皇后娘娘,小臣侍候在您的跟前,一直当然依着您的心意办事。万不敢多嘴,在外面咬了舌根子。”女史也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肯定一心一意站在皇后这一边的立场上。

皇后名门出生,世爵世勋。皇后正位中宫,从贵妃到继后,这不得圣心,哪可能爬得上来。

皇后膝下有二位皇子,这将来注定要成为皇太后。

对于宫廷里的女史而言,不论是司徒女史,还是司马女史,二人没有出宫嫁人的打算。

虽然皇后多有示意,也有抚慰。可二人的心意定了。

既然不出宫,皇上也是偏心眼儿L皇后。二位女史自然也是一心一意盼着皇后好。

皇后好,她们这等皇后的跟前红人,走出去也是同样的威风八面。

“女史宽

心,本宫自然是相信女史。”贾祤宽慰一二。

“本宫说说心底话,那自然就是把女史你们当成腹心。”贾祤也给出自己的态度。

当然这一番吐槽一下,贾祤对于金氏这一个庶子媳妇,她的更多共情那就没有。

只能说活在世间,谁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成年人世界,那就是讲着赤果果的丛林法则。

美好存在幻像里。真论现实,现实才不讲什么逻辑,现实有时候比故意更传奇,更魔幻。

金氏殁了,那只能说金氏的心里承受能力不行。

不怪贾祤冷心冷肺。主要是宫廷里的宫人们也罢,还是宫廷之外的黎庶小民也罢。那可怜人多的让人同情,那都同情不过来。

金氏是皇家孙媳,她堂堂郡王妃,只要想得开,好日子享受着。

想一想宫廷内外,富户人家的奴才们。有些低等的粗使,那日子过得更惨。要不然的话,为何都想在主子跟前露点脸,不外乎也想挣一个好生活。

黎庶里,过着冒苦水日子的更多。那可谓不求富贵荣华,因为对于黎庶小民而言,他们都不敢想像什么好日子。

可能对于黎庶小民,活着就消耗尽毕生的心血与能耐。

活着,不求活出人样,但求活着。

那等苦命人一比,金氏就像生活在天堂,生活在蜜罐里。

想一想,活着就拼尽全力的人,他们哪有什么时间去想了心里上的感受。

只有吃饱了,有空闲着功夫的人那才会去追求什么幸福,什么思想,什么灵魂。

底层悲哀就在于没时间去想,没机会去想。想了,那也白想瞎想。

还不如睡觉,梦里瞎都会有。

宏开二十六年,季秋,无射之月的中旬。

昭阳宫,众妃嫔前来请安。

贾祤当皇后,除了掌宫权这一样皇后的份内权柄外。其它的改变倒不算多大。

往常两宫皇太后,长寿宫初一问安,长乐宫十五问安。

两宫皇太后不改变请安日子,贾祤这里当然也不会改会。

对于各宫妃嫔们而言,皇后管宫务天经地义。这头上压着的皇后,也不像贵妃一样名不正言不顺。

皇后管事理事,这可谓是名正言顺。宫廷里的妃嫔们当然要更加小心,可不敢冒了宫规,不然被罚了,谁都得恭敬受领着。

当然于贾祤而言,她就是从金粟宫搬到昭阳宫。然后,请安的日子不变。两宫皇太后做好人,这请安简单。贾祤当然也不能做恶人。

那就拾什么老规矩,还让妃嫔们天天到昭阳宫请安。

那做法不妥当,至少在贾祤眼中就是打两宫皇太后的颜面。

于是贾祤自然是曹随萧规,一旧照旧。

只不过跟前往不一样的,还是有一些不同。就是妃嫔们在皇后跟前的态度,那可谓低如尘埃。

皇后有圣宠,皇后有名份。妃嫔们争不得,不敢争。这些态度贾祤也瞧一个分明

昭阳宫,正殿内。

各宫妃嫔一一聚齐,贾祤才在宫人们的拥簇下,她步入正殿。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妃嫔们参拜大礼,恭敬问安。

贾祤在主位上落坐,尔后,她摆摆手,说道:“免礼,平身。”

“谢皇后娘娘恩典。”妃嫔们谢过话。

贾祤道:“各位妹妹们,皆请落坐吧。”

妃嫔们又谢一回话,方才一一落坐。

贾祤坐于主位,她扫视一眼下面。人人都是低眉敛目。

贾祤扫视一眼后,她笑道:“今个儿L时辰不早了,也便不担忧什么。本宫与妹妹便一道去长乐宫给母后请安。”

“诺。”

“敬听皇后娘娘懿旨。”妃嫔们当然没有人反驳。

于是贾祤提步离开大殿,在殿外,贾祤坐上凤辇,当先于队伍的最前面。一行请安的队伍离开昭阳宫,此时往长乐宫去。

长长的后妃队伍里,一宫主位有辇放舆乘坐。至于一宫主位之下,自然是步行跟随在后面。

长乐宫,贾祤一行人到了后。贾祤这一位皇后和一宫主位们,当然就被长乐宫的嬷嬷请进花厅里。此时可以先吃吃茶,等一等皇太后的到来。

至于其它的小妃嫔,此时就得在殿外候着。对于宋太后的区别对待,贾祤习惯了。

谁让这一个世道就如此,什么都讲一个二六九等。

若不想被人作贱,那就往上爬,爬得越高,头顶上能踩着的人就越少。!

阅读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贾贵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