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第91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91章

“朕惟乾坤之本,治隆内廷之功。芳仪家邦,元亨利贞。秉公淑德垂范,懿贤名而正位。咨尔贾氏,乃随国公贾道善之女也,世爵世勋,系出名门,钟灵毓秀,勤昭俭于内苑,展惠名于椒闱。肃著仁孝,允协母仪于中外。兹仰承两宫皇太后慈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诚弘景,恭赞徽音。荣昭福祉,佐宗庙繁馨之祀。钦此。”

宏武二十六年,孟夏临,中吕月。泰和宫的皇帝圣旨正式降下。

金粟宫里,贾祤接到圣旨之时,她明明应该很欢喜很高兴,但是她就一种感觉。那就是心头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

她突然一下子有一种轻省下来的感觉。

“臣妾叩谢圣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祤领下圣旨。

“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此乃传召圣旨的天使朝臣参拜礼节时,亦恭敬见礼问安。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金粟宫的宫人们,还有跟着传旨天使同来的小黄门一道向新的中宫见礼问安。

此回传召圣旨,这不是一个开头。或者说这是正位名份。

后面正式的册立大典,朝臣参拜,宗亲命妇参拜,祭祀祖庙。这一系列的关于册立中宫皇后的仪式,这才起一个头。

不过正式圣旨降下,这就意味着一切不会更改。

天子金口玉言,一言出,万法随。

“免礼,平身。”贾祤望着跪拜一地的诸人,她语气平静的回话道。

这时候贾祤有一种幻梦感。明明她想像过自己当皇后如何如何,可真的到来时,她突然有一点新奇的感觉,像是一种成就感,又像是一种压力感,又或者是一种全然的陌生感觉。总之情绪太复杂。

传旨的天使朝臣,随同的一众小黄门等人,这些人当然来一趟金粟宫也得着喜封。

此等册立中宫的大喜事,人人都要沾一回喜庆。

当然对于敞开库房,那是大加赏赐,贾祤心头还是非常乐意。这晋封中宫,她这当然是喜上添喜。

不光是贾祤的喜事,便是她的身边诸人也会跟着一飞冲天。

在这一个时代里,也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

金粟宫里,这圣旨受领。册宝、凤印等等,这些金粟宫拿着后,那也还有许多的事情还在后续。

因为金粟宫是妃嫔的居所。中宫皇后的寝宫乃是在皇城中轴线上的昭阳宫。

当然搬家嘛,对于贾祤而言同样有心理准备。但是还不急。且还要合了吉日,在新的女主人入住之前,这修缮一番也需要。

还有正式的册立大典,这大典之前的准备工作。等等的一系列事情,可谓是不过掀起一角来。

金粟宫里,人人欢喜。

贾祤这儿当然成为热灶。因为皇帝降下圣旨,这又不瞒了人。这是昭告天下的大事。

于是宫廷内苑的妃嫔们得着消息,那

还得来一趟金粟宫,来向新出炉的贾皇后参拜大礼,恭敬问安。

长寿宫。

钱太后在听着宫人禀话,听到圣旨降下时。钱太后跟身边的嬷嬷吩咐话,说道:“今个儿是宫廷大喜,贾氏正位中宫皇后,哀家不可不赏,不可不贺。”

对于钱太后的心底实话是什么,钱太后自己最清楚。如果可以的话,她最盼着这后位给钱氏女。

就是钱氏没能出了这样一位中宫娘娘。

“嬷嬷,随哀家去库房挑一挑贺礼,给中宫皇后的礼物可不能简薄。哀家要送礼,总要送着让贾皇后满意的贺礼。”钱太后的眼眸子里一片冷静。

一位皇后啊,钱太后羡慕。但是皇帝早有风声传出来。钱太后知道的,所以她早已经有心里准备。

如今不过是事实敲定落地,不再更改。钱太后亲自挑了礼,还让身边最得脸的嬷嬷去一趟金粟宫道贺。

长寿宫里,嬷嬷去送礼了。

钱太后却是在思考一些事情。钱太后感慨一回,她老了老了,也不得清闲。

钱太后这里正想着事情时,又有宫人来禀话。

“太后娘娘,石太妃求见。”宫人恭敬禀话道。

钱太后应一声,说道:“请进来吧。”

“诺。”宫人恭敬的应一声,然后退出去。稍片刻后,石太妃进了大殿内。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石太妃向钱太后见礼问安。

“免礼。”钱太后摆摆手,她说道:“妹妹来了,哀家这里也多一人说说话。快请落坐吧。”

石太妃谢过话后,方才落坐。然后,石太妃是笑着问一问皇太后的情况,也陪着闲聊一二。

待气氛不错时,石太妃直入主题,她说道:“臣妾前来,也想求太后娘娘宽容。今个儿皇上降旨册立中宫。臣妾也想着去一趟金粟宫,如何都当向中宫娘娘贺喜一回。”

“妹妹真是矮下身段。”钱太后瞧一眼石太妃,万万想不到眼前的石太妃这般能舍了体面。

要说给中宫低头,这当然没什么可说的。就是石太妃这低头,这低得一矮再矮。

按说送了礼,待正式的册封大典时,到时候向皇后参拜,彼时随大流即可。

当然如果想多巴结一下中宫,这提前就矮了身段,倒也不是不行。

就是真的舍了脸,这般上赶着捧哏的人,那肯定多是低位妃嫔。一旦处在高位,这脸舍了,再想拾起来可不容易。

“中宫娘娘多尊贵的人,臣妾矮一些身段也是理所应当的。”石太妃的语气温柔。

在石太妃心里,她还是心头有数的很。她一个老太妃,还是膝下无嗣的那一种。

哪怕如今随着钱太后过日子,倒底石太妃还念着侄女石德妃,还念着娘家理国候府、顺恩伯府。

这想一想心头的牵挂,石太妃也不是什么矫情之人。这脸面舍了,在中宫娘娘跟前不丢人,不寒碜。

“妹妹有心,

哀家没有阻拦的道理。”钱太后倒没有拒绝石太妃的提议。

石太妃自然不觉得体面端着有什么必要。钱太后当然也得同意一下对方的为人处事。

在心里,钱太后还是非常赞同石太妃的法子。

既然要给中宫做体面??[,当然就要给的体体面面。自己不捧哏,还想等着中宫皇后青睐有嘉,这怕是想疯了。天下没有这等的美事。

“太后娘娘您同意,您都觉得妥当,臣妾这心头更有底。”石太妃顺着杆子往上爬。

钱太后不阻拦,石太妃就说成钱太后默许的同意了。

钱太后也不反驳。反正她一个无子的皇帝嫡母。她做事从来顺着皇帝的心意。

特别是这一位新出炉的中宫贾皇后,这一位膝下有两位皇子。

贾皇后正位中位,这皇十一子、皇十二子也便是子凭母贵,往后就成为皇帝的嫡子。

皇帝嫡子,东宫虚悬。这多明显的事情,新一任的储君当然就会是贾皇后的亲儿子。

想一想贾皇后的好前程,钱太后心里暗生羡慕。只是这等羡慕之后,钱太后也感慨贾皇后命好。

真就是觉得命好。要知道钱太后当年嫁入皇家,嫁给先帝时,多少人夸赞钱太后命好。

可钱太后命好,倒也好。钱太后自己都觉得自己能母仪天下,一举踏上我生巅峰。

就是这等命好里,还是差上一点。钱太后就是命里缺着亲子缘份。

于钱太后而言,像贾皇后这等有亲儿子的皇后,那才叫真正的命好。

长寿宫里。钱太后、石太妃二人都是一门心思跟贾皇后唱着大家好的戏码。

长乐宫。

宋太后知道圣旨降下后,她也差人送去贺礼,送到金粟宫。

皇帝亲自来跟生母讲过册立中宫一事。便是连中宫一定,储位也定的消息也提过。

一切在宋太后这里过了明路。就是因为是明明白白。宋太后实名羡慕贾皇后这一个儿媳妇。

想当年入宫时,宋太后生下皇子,那还是蹲在妃嫔的份位上。

可贾皇后呢,这究竟母凭子贵,还是母凭子贵。宋太后浑然不在意。

宋太后更在意的还是贾皇后在皇帝心里的位置多重要?

自古以来的婆母关系,这就顶顶要紧。这婆婆和儿媳争的就是在当家男人心里的份量。

话粗糙,理不糙。宋太后更在意着皇帝亲儿子心里,这是不是真的偏心眼儿到贾氏身上,还是一偏就没得拧回来的道理。

长寿宫,长乐宫都是差人送上贺礼。

这两宫皇太后是长辈,哪怕贾贵妃晋封为贾皇后,也只有皇后孝顺皇太后的道理。

于是两宫皇太后赠了贺礼,这就足矣。

倒是宫廷内苑的妃嫔们,她们的位份摆那儿,那只有来金粟宫参拜大礼,恭贺皇后。

玉衡宫。

钱淑妃这里的消息不落后,一听到圣旨降下。

淑妃嘴里念叨道:“来了来了,皇上还真的晋封了一位继后娘娘。”

明明早有消息,早早就应该有心里准备。当初在玉衡宫里,钱淑妃自己私下折腾几回。

本作者华卿晴提醒您《贾贵妃日常》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想死去,又活来。钱淑妃她没法子改变皇帝的意志。

钱淑妃认命了。

可真的认命吗?等着正式的圣旨降下,真正册封一位贾皇后,钱淑妃心里堵得慌。

钱淑妃不甘心又如何。她不过四妃之一,她只是妃妾。

在皇后跟前只有参拜大礼,乖乖磕头的份。

于是钱淑妃自己坐在梳妆镜前,她让宫人替她重新梳妆。同时钱淑妃还是收拾一番心情。

尔后,她才坐着辇舆往金粟宫去。

瑶仙宫。

石德妃跟金粟宫的贾氏一起大选,一起进宫。二人同样初入宫就册封为四妃之一。

但是皇宠圣恩不同,石德妃膝下的二子夭折,独养大了皇九女。

石德妃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命不由己。

如果她膝下有皇子,石德妃一定争一回。哪怕闹一个天翻地覆。可偏偏她缺一个养大的儿子。

如今瞧着贾氏的风光,石德妃当然羡慕。可羡慕归羡慕,石德妃心中冷静的很。

她,打从亲生的儿子夭折时,这一切就已经与她没有干系。

没有皇子,争什么都是白废。谁让这一个时代里的皇位就是父子相承。这是世人公认的礼法规矩。

金粟宫,主殿内。

贾祤坐于主位,她就等着来参拜大礼的各宫妃嫔即可。

最先来的是延年宫的妃嫔们。由着张昭仪领头而来。

张昭仪带着一众小妃嫔向皇后跪拜大礼。这头磕得诚心。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张昭仪等妃嫔一起行的大礼。

“免礼,平身。”贾祤摆摆手。

“各位都请起,如今本宫的晋封大典还没有正式举行,一切皆应从简,尚不必行如此的大礼。”贾祤笑道。

“娘娘,规矩就是规矩,礼不可废。”张昭仪笑着回话后,又是再行礼,尔后方才谢恩起身。

与张昭仪一样,这些小妃嫔们一样参拜大礼后,方才谢恩起身。

延年宫里,张昭仪的位份最高。她的话,她的态度,这明明白白表现出来,这就跟贾皇后一条路的。

这等时候没谁不开眼。哪怕正式的册立中宫大典没有举行又怎么样。这圣旨已经降下。

此时贾祤请张昭仪等人落坐。当然一宫主位的张昭仪是落坐于位置上。至于其它的小妃嫔们,贾祤则是赐了绣墩。

这会儿落坐后,张昭仪就开口捧话,她说道:“今个儿臣妾一醒来,臣妾瞧着外面的天气好,特别是天边的云彩。那火红一片的,当时日出时分,臣妾还瞧着分明就像一只凤凰在天上飞翔。”

张昭仪笑道:“果然跟臣妾想的一样,如今宫廷里就真的飞出金凤凰。瞧瞧,金粟宫这

不是梧了一只真凤。”

“娘娘,臣妾这话可是实心实意。臣妾觉得娘娘母仪天下,垂范宫闱,真可谓人心所向,众人皆服。”张昭仪这一番说的,她自己好像真信了。

有张昭仪的话,在场的小妃嫔们有胆儿大的,如闵采女。她一直跟在张昭仪身边捧哏。

这等时候当然也跟张昭仪一直的巴结一番话。

“皇后娘娘天命贵人,真凤下凡,这注定就要母仪天下。昭仪娘娘说的太好了,臣妾等人一见皇后娘娘,立马就是摄于皇后娘娘的贵人气,诚心拜服,恭听令旨。”闵采女的心里,她最盼着的事情就是巴结上贵人。

甭管是张昭仪又或者贾皇后,哪一位给她一点颜色,她就能高兴一场。

有闵采女带头示范,在场的小妃嫔们谁也不敢落后,这等时候人人都是嘴甜的捧一捧新出炉的贾皇后。

贾祤当然知道大家伙说的全是场面话。当然这等场面话,人人都吹捧她。这好话暖人心,这听着舒坦嘛。

就在金粟宫的气氛正好时,钱淑妃等其余的妃嫔们也一一赶来。

此时在钱淑妃、石德妃二位妃位的领头下,一一向贾皇后参拜大礼问安。

贾祤也是客客气气的请大家伙免起平身。

再然后一一赐坐,请大家落坐闲谈。

金粟宫里,人人都在说好话,谁都一个颗忠心想捧给贾皇后瞧一瞧。

真不真,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臣妾来前,还听说皇上降旨,昭阳宫要重新修缮一番,等一切妥当后,方才迎了皇后娘娘入住。圣意昭昭,圣心独爱。皇后娘娘如今住在金粟宫里,倒是娘娘受了委屈。”石德妃这话讲出来后。

钱淑妃赶忙附合,她说道:“德妃说的对,娘娘多尊贵的人。如今住在金粟宫多委屈。还得昭阳宫才衬着皇后娘娘。”

贾祤的目光落在德妃、淑妃二人身上,她轻轻摇头,她说道:“德妃、淑妃,你二人夸得太过了。本宫担不起。”

“本宫知你们的好意,只是金粟宫也宽阔。本宫住着哪有什么委屈一说。”贾祤可不觉得有什么委屈不委屈。

贾祤都有一点怀疑德妃是不是故意阴阳她。

要知道长寿宫、长乐宫的两宫皇太后也住着一样规格的宫殿。就算特别的修缮过,那又如何呢?

这基础摆那儿。再修缮,再添补,还是改不掉格局。

当然石德妃乐意捧场,甭管真心假意,伸手不打笑脸人。

还有钱淑妃,这一位如今也会低头说话,贾祤能怎么办?

贾祤当然也要识趣一点。钱太后还在长寿宫里坐镇着。

不给钱淑妃体面,还要给钱太后体面。

谁让贾祤在宋庶人一事上,她都觉得宋太后肯定瞧她不怎么顺眼的。

只是有些事情做了,贾祤就不后悔。不去送一程宋庶人,贾祤觉得对不住亲儿子。

各宫妃嫔们来贺喜,贾祤非常理解

可等着石太妃亲自来送礼时,贾祤心中有一点大受震撼。

石太妃矮下身段做人做事,这不光给贾祤震撼。就是旁观者如石德妃,这一位才是最受到震撼的。

当然如钱淑妃等人,当然也是心头颤抖一回。

中宫皇后的威势,从侧面可见一二。

这一日,等着贾祤应付一番,在送走各宫妃嫔们,也送一送石太妃后。

贾祤觉得人情来往真累人。哪怕听人吹捧呢,贾祤听着舒坦。

可贾祤也不傻,她知道这等人人开口笑迎的场面。那是她站在上位,一旦落于下位。

别人能多捧,同样能多踩。想一想宋庶人的收场,贾祤亲眼瞧过的,她最有发言权。

这当然也是贾祤送一送宋庶人的理由之一。不光为着复仇。更为了警戒自己。

别飘飘然,一旦得意了,那结果未然可知。

离开金粟宫的石太妃跟侄女一道,姑侄二人一道往瑶仙宫去。

等回瑶仙宫后,主殿内。

宫人送上茶果点心,石太妃悠然的吃一吃茶。

石德妃打发掉侍候的宫人们。石德妃没心情吃茶。她问道:“姑母,您何至如此,您亲自去一趟金粟宫贺喜。如今会不会太折了您的颜面。”

石德妃唯以自傲的,那就是家世背景。这跟贾祤一样,都是因着出身的原故,一进宫登上妃位。

石德妃瞧着姑母如今的态度,她替姑母委屈。

“没什么不成的。”石太妃倒是淡然。

“如今皇帝册立中宫,谁都要仰人鼻音。做人做事,低一头为好。”石太妃进宫太多年,先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石太妃也是瞧入眼中,一一有数。

“婉儿,你的心乱了。莫不成这些年,你的养气功夫就休养的如何地步。差多了。”石太妃的目光落在侄女身上,她轻轻摇头。

石德妃沉默下来,良久后,她方才回道:“姑母,我没什么不甘心。我膝下无皇子,注定争不得,求不得。我就是觉得有些事情没必要。”

“不,很有必要。”石太妃回话道。

“皇上册立中宫,东宫储君之位非贾皇后膝下嫡子。往后几十年的宫廷内苑,那还是在贾皇后的羽翼之下。早早低头,也不必惹人讨厌。”石太妃的目光落在石德妃身上。

“婉儿,莫忘记一旦东宫定了,将来东宫选妃之时,理国侯府里有跟楚王年纪相仿的姑娘。”石太妃嘴里吐露的消息,这有一点震撼到石德妃。

“姑母,您的意思是……”石德妃想说些什么。话未讲完,石太妃伸手比划一个制止的手势。

石德妃住了口。

石太妃说道:“一切皆有可能,成不成的,全看天意。莫说理国侯府,就是京都之内,中宫一定,且等东宫正位册名。到时候盯得人更多。不急不急。”

有些想法,想的人多了,这成不成的哪能料得准。

石太妃也不过一想。

石德妃当然也听懂了。她轻轻点头。

宫廷内苑,金粟宫。

?想看华卿晴的《贾贵妃日常》吗?请记住的域名[(

忙碌完课业,刚从校场归来的李烨脸上全是兴奋。哪怕身上有骑射练习后的一身汗水。

李烨的兴奋不减半分。

李烨去正殿向亲娘问安。

“母妃。”

“母后。”李烨唤了称呼。

“儿臣问母后万安。”李烨恭敬见礼。

贾祤瞧着儿子问安,她招招手,笑道:“我们娘儿之间还讲什么客气。来,让母后瞧瞧我儿,这高兴什么劲儿。莫不成以为母妃晋封为母后,你往后就能轻省一点,少学一点课业,多留一点玩耍时间。”贾祤待儿子到跟前后,她拿着手帕子替他擦一擦额上的汗水。

擦试一番后,贾祤又道:“我儿去沐浴一番。待你换一身干净衣裳后,我们娘儿再说说话。快去,莫穿一身的湿衣裳。”

贾祤打发儿子赶紧去沐浴。

“母后,您这是关心儿子。还是觉得儿子一身汗问,你这不喜了。”李烨脸上露出笑容,他还问道。

“你这臭小子,你什么模样,你娘我没有瞧见过。”贾祤也不装,她伸手,在亲儿子肩膀上拍一拍。

“快去,莫贫嘴。”贾祤催道。

“母后吩咐,儿臣遵旨。这便去。”李烨回一礼,然后带着一脸笑的离开主殿。

瞧着长子离开后,贾祤跟身边的女史说道:“去,把小十二抱来,等着他兄长换一身衣裳后,他们兄弟也是见一见,玩耍一番。”

在贾祤眼中,两个儿子是亲兄弟,这自然得多亲近一番。人的感情就是相处下来。不相处,哪来的积赞。

“诺。”司马女史应下话。

待女史去传了嬷嬷把皇十二子抱进主殿时。

贾祤这会儿能想一想其它的事情。比如说吃什么。

今个儿她升职,如何也得吃一口好的。

等着李烨换一身衣裳,再到主殿时。他就见到母后在逗小皇弟。

“母后。”李烨一进来,他笑道:“你莫要总逗了弟弟,他如今就爱吃吃睡睡,这睡少了,如何能快快长大。”

“你就嘴贫,你瞧瞧,这会儿你弟弟醒了。肯定跟你亲近,知道你一回来,他就不贪睡了。”贾祤指着小儿子,她跟大儿子说道。

“唉,正是如此。”李烨凑上前,他笑道:“弟弟如今真好看,像我。”

“你倒厚脸皮。”贾祤得说,她家大儿子李烨就是脸厚之辈。也不知道像谁?

李烨逗一逗弟弟,皇十二子这一个小家伙,虽然才三个月大,但是他会笑。一笑就露出牙龈。

真可谓是无齿之徒,如今长得白白胖胖的最是惹人喜爱。

“瞧你弟弟这俊脸,这好看,那是像你父皇。”贾祤伸手,她在长子的额头轻轻一点。

“不,瞧瞧这眼睛,还是像我。”李烨小心指一指弟弟的眼睛,他得意的说道。

贾祤一瞧,她点点

头,她说道:“对,你们兄弟的这一双眼睛,倒真的一模一样。就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母子二人围着小婴儿,也是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想看华卿晴写的《贾贵妃日常》第91章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等着晚膳时,没得着皇帝要来的消息。于是贾祤和大儿子一道用膳。至于皇十二子,这一个小家伙没口福,他只能吃奶。

在晚膳后,消食之时。

李烨拿出来一幅字,他说道:“母后,您晋封,儿臣也有一点心意送上。您莫要嫌弃,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不过您教导过儿臣礼轻情义重。儿臣这可是轻手所制,就盼着求一个好兆头,让母后添百福。”

李烨送上自己的贺礼。

在李烨这儿,他也诚心实意的说了准备礼物,这如何准备,为何准备。

皇帝早透露过口风,这金粟宫要升一升。

李烨是皇子,他跟前也不会真缺着消息。只要他想,他可以知道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喜事,有人乐意烧一烧皇十一子的热灶。

于是李烨有心,他早早就准备给亲娘的礼物。

花钱,肯定要花。可又不能浪费,这当然就是礼轻情义重的最好。

李烨于是求了各种福字,这一百种的不同福字,那自来不同的书法家。

李烨再写手描写了,这就组成一个大大的福气,此为百福图。

纳百福,积瑞庆。

这也是李烨的期盼,他当然盼着母后福多寿多。

贾祤接过那一幅百福图。看着一个由各种福字组成的一个大大福气。

贾祤仔细瞧了,她说道:“烨儿有心了,母后喜欢,非常喜欢。”

礼贵不贵的,这一辈子不缺钱的贾皇后表示,再贵的礼,不是合心意之人送的。这礼收了,也是搁着吃灰的命。

可这亲儿子送的礼,还是用心十足,这一份妥当就安慰平生。

贾祤准备让人裱好,往后她要挂在自己的书房里。

这是儿子的孝心,她得天天见一见。

李烨这儿送了礼,贾祤高兴。

于是李烨瞧着母后高兴,他便是告退去歇息时,他也欢喜。

至于皇十二子,这一个小婴儿当然是吃饱又睡了。

贾祤这会儿没心情睡觉。她在书房里展开百福图。

贾祤越看越喜欢。然后,就有宫人来禀话。

“娘娘,泰和宫传了消息,帝辇往金粟宫来。”

“本宫知了。”贾祤应一声,她有一点恋恋不舍的瞧着百福图。最后还是搁在书房中。

尔后,贾祤提着一盏宫灯,她去金粟宫的宫门处迎一迎帝驾。

皇帝一来,金粟宫接迎。

贾祤见着皇帝下了帝辇后,她盈盈一礼。

李恒走上前,他搀扶起贾祤。李恒说道:“祤娘乃朕妻,往后不必如此多礼。走,随朕先进殿内。”

李恒这时候心情不错的样子。贾祤没有拒绝,她随着皇帝一道往殿内而去。

至于说

,皇帝说什么不必客套的话,贾祤就听听。

哪怕是皇后,在皇帝跟前也不能少了礼。若不然,今朝得圣心,这一切是小事。哪朝失圣心,这就治一个失仪之罪,那顶顶的大罪名。

帝后二人进殿内。

贾祤迎了皇帝去书房立话。当然一路行来,贾祤问过皇帝可要传膳。

李恒拒绝了。

李恒表示他已经用过膳,此时不饿。

帝后二人进了书房,贾祤展开大儿子李烨送的百福图。

这时候贾祤特别高兴,她就跟皇帝分享一下喜悦之情。至于是不是炫耀,这一个问题端看皇帝如何想。

“烨儿有心了。”李恒感慨一回。

“皇上,烨儿确实孝顺有嘉。”贾祤同意皇帝的话。

“就是还有一桩事情要求一求皇上。”贾祤笑着说道。

“祤娘,你讲一讲。”李恒笑道。

“小十二的大名小名,皇上,您可没有给取上一个。都是兄弟,烨儿有的,小十二没有,皇上不能厚此薄彼。”贾祤笑道。

“朕有思量。祤娘宽心,朕一定替小十二取一个好名。如今没有给小十二取大名,还是为着让钦天监再合一合吉庆。”李恒表示这名字也不是说取就取,这还要合八字。

当然这也不是着急的事情,皇帝真不急。于是没有催一催。

钦天监那一边按着规矩,一般没有圣意,自然是皇子周岁前再呈上大名。

见皇帝挂心上,贾祤也就不多言。

此时李恒的目光落在百福字上,李恒赞一回儿子。

李恒又道:“烨儿这般孝顺,祤娘就真舍得烨儿去吃苦头。祤娘心情不改?”

李恒问话。这问时,脸上还带着笑意。就问亲娘舍不舍得。

贾祤抿一下唇,尔后,她的眼眸子里全是坚毅。贾祤说道:“再不舍得,还要舍得。”

“皇上,烨儿若担大任,当然要磨砺一番。此等苦,也不过是担大任的前略问题。若烨儿不能吃苦,一点小事就受不住。这大业的担子,皇上还是换一个儿子的好。”

“女子为母,真心慈爱。方才不想溺爱孩儿。溺子娇纵,不弱于杀子。”贾祤觉得她的大儿子李烨成为娇娇儿,这不光是害孩子,更是害天下黎庶。

要知道皇帝已经册立她为中宫。她的长子李烨就是嫡长子。

这东宫储君的位置,如今就明晃晃的等着李烨上位。

李烨成不成,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那是关系天下福祉。

担子重,那得大个去挑。如果个不大,个不高,还是早早识趣的退下为好。

李恒读懂枕边人的坚定。他点点头,他说道:“祤娘的意思,朕懂。你这般舍得,朕也高兴。父母之爱长久者,总不能溺爱至厮。”

“祤娘,往后没有旁人在。我唤你名,你也唤我名。我们是夫妻,夫妻一体,同心同德。”李恒说道。

皇帝说这话时,他执起贾祤的手,他的眼中全然认真神情。

贾祤张张脸,这喊皇上,这喊得习惯了。

宏武帝在贾祤的心中,那就是上司。顶顶不敢得罪的。

当然也是孩子亲爹,这就可以换一换态度对待。

可再是如此,这马上换成老夫老妻的场景模式,二人独处,气氛暧昧,这是不是太突然了。

贾祤张一张嘴,她瞧着皇帝紧握的手。

贾祤还是喊了话,她道:“恒郎。”

“夫君。”贾祤又补充一句道。

李恒笑道:“祤娘唤恒郎,唤夫君,都可。朕不挑的称呼。”

话罢,李恒揽着贾祤入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贾祤听着皇帝的心跳声。贾祤说道:“恒郎。”

“嗯。”贾祤唤一声,李恒应一声。

“有一点做梦的感觉。”贾祤实话实说。毕竟皇帝的名字,可不是谁谁可以唤一声。

“祤娘如果觉得美梦醉人,那就让这等美梦陪着祤娘一辈子,如何?”李恒说道。

“……”贾祤无言。一时间有些东西太美好,贾祤反而不敢相信。

因为帝王的承诺,这能保真吗?

贾祤心头有一角想相信,更多的理智却是知道的。美梦成真,也得有那一份守着的实力。

若不然的话,再美的梦,也会有醒来的一天。

实力,这才是活得舒坦,润出潇洒自在的支撑。!

阅读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贾贵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