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33. 第33章 求订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第33章

宏武十五年,夏,听花阁。

贾三娘和二堂姐一起吃罢一盏茶时,屋外传来小跑的脚步声。

贾三娘和二堂姐一起回望,二人就见到屋门处小跑过来一个小身影。人还没有从屏风后面走进花厅,小身影已经开口喊话,说道:“二姐姐,三姐姐,我来了。”

“六妹妹。”贾三娘笑一回。对于随国公府里的小开心果,贾三娘是逗一回,问道:“这时辰你不应该跟女书先生一起学习吗?”

“先生说孝悌为先,姐妹情深。今个儿姐姐们回府,我来探望姐姐们要紧。旁的不重要。”贾六娘从屏风后转道而来,一进入花厅,她就赶紧解释一番话,以此表明她不是逃课,她是正大光明的来听花阁。

“快过来。”贾三娘招招手,待六妹妹走到近前,她仔细瞧两眼后,笑道:“我还以为自个儿眼花瞧错了,原来六妹妹真的胖了。”

“啥?”贾六娘的嘴里蹦哒出来一个字眼。

“祖母说,我长得漂亮俊俏,珠圆玉润福气高。三姐姐,你骗我。”贾六娘挨着三姐姐坐一处,还是挪着小屁股挤一挤。她觉得三姐姐拿她打趣。

“听三妹妹一讲,我仔细一瞧,三妹妹说的对,六妹妹确实胖了。”贾二娘认真的眼神,她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一回贾六娘后,她给出自己的看法。

两个姐姐异口同声,一个看法。贾六娘本来伸向点心的小胖手,这一下子缩回来。她开始不太自信,她仰起小脑袋,不甘心的问道:“真胖了?”

“哈哈哈……”贾三娘捂嘴大笑一场。笑罢后,她揽着六妹妹进怀里一阵揉搓。贾三娘笑道:“骗六妹妹的,祖母说的对,六妹妹珠圆玉润最讨人喜欢,你若瘦了,大家伙才要心疼一回。”

“六妹妹,姐姐们跟你开一个小玩笑,莫生气。”贾二娘瞧着六妹妹伸出小拳头,还是轻轻的捶一下三妹妹,她笑道:“唉,唉。自家姐妹,一个玩笑,不必当真。”

贾三娘任由六妹妹小捶两下。尔后,贾三娘伸手在六妹妹的小脸蛋儿上轻轻的捏一捏。她想,手感不错。

“六妹妹,快吃点心,这塞你嘴,莫生姐姐的气。姐姐是喜欢你,就想瞧一瞧你生气的小模样,太可爱。”贾三娘把点心碟子推一推,推到六妹妹的面前。

贾六娘打小跟姐姐们一道长大,姐妹们一起读书,一起打球,一起玩耍。

贾六娘的世界里,她跟姐姐们相处的时间最久。这跟姐姐们的感情最深。

此时三姐姐一哄着吃点心,贾六娘嘟嘟小嘴儿。她说道:“二姐姐,三姐姐,你们往后不能骗六娘,这一回先原谅你们。”

贾六娘一边说话,一边拿起小筷子去夹点心。

贾三娘瞧着妹妹跟馋嘴猫儿一样的举动,她伸手给六妹妹斟一盏茶水,然后,摆在她的跟前,就等六妹妹想润嗓子时喝上。

“二姐姐,如今暑气来了去外面玩耍也无趣。不如在你这儿,我们姐妹弈棋吧。”贾三娘提议。

贾二娘一听,也点头同意。

听花阁内,姐妹三人下下棋,吃吃茶,时光消磨的挺舒坦。

京都皇城,长寿宫内。

钱太后一边修剪出一个新的插瓶,一边跟身边的嬷嬷问道:“皇上的圣旨,可是派了天使去各府传达。”

“回太后娘娘,目前尚未曾。”嬷嬷忙回话。

钱太后在宫廷内苑里耳聪目明。对于皇帝选秀后要下达的圣旨自然关注。也不需要打探什么机密,就是差人盯一眼派遣天使的情况,大概就能都有数。

钱太后就在等四妃齐满的情况出现。她就想瞧瞧宋太后被气得跳脚的场景。

又过一盏茶的时间。

嬷嬷向钱太后禀话,道:“禀太后娘娘,天使出宫了。”

“好。”钱太后的眼眸里带上几分笑意。

“天热,人心也滚烫啊。”钱太后搁下手头的小剪子,她慢悠悠的感慨一句。

宏武十五年,夏。阅选结束后,关于皇帝的旨意传达到留牌子的秀女府上。

京都内城,随国公府。

天使一来,便是一行众人。传旨的天使代表着皇帝,国公府大开中门迎接。

此时自然先请天使上座,先吃茶,与天使寒喧的是国公府世子贾弘祐。

这一位世子爷陪着天使客客气气的说些场面话。

至于各处的通知传信,此刻早有下人奔走往来。

衙门里,随国公贾道善和兄弟贾道仁也是赶紧告假。这等时候回府要紧。

至于国公府后宅的女眷们,也一起聚集在宁安堂,准备在隆安郡主的带领下去前院听旨。

等着下人们把香案备好,随国公府的主子们尽数到齐。这等时候,不好再多寒喧。一众人跟在随国公贾道善的身后,一起恭迎圣旨。

“臣恭迎皇上圣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道善领头喊话。

此刻的天使站立在众人之前,他展开双手捧着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治善固本,定宫廷之秩,彤史贤章。秉承齐家治内,赞佐尔之馨,名垂宫壶。咨尔贾氏,随国公之次女,系出世勋,祥于苑廷,诚孝淑闱,柔嘉端慧。兹仰遵皇太后慈喻,命以册宝,封尔贵妃。钦此。”

“臣等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国公贾道善最先反映过来,马上又是参拜大礼,叩谢圣意。

天使客客气气的走到贾三娘跟前,驻足脚步,他说道:“贵妃娘娘,您请接旨。”

贾三娘深呼吸,哪怕早有一丢丢的心里准备。真的当一切来临时,她还是有一些的措手不及。

“臣妾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三娘对着皇宫方向行了大礼,尔后,她才伸出双手接过天使递上来的圣旨。

此时贾三娘站着,其余人都跪下。包括前面还站着宣读圣旨的天使。

在场的人,此时此刻留给贾三娘的全是一个个头顶。她的耳边也听到众人的喊话,还有众人的参拜。

“臣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贾道善、贾道仁,这二位是贾三娘的嫡亲长辈,还有天使等传达圣喻的臣子,他们都向贾三娘行臣子礼。

皇家威严,贵妃不过依于皇权,依然在臣子之上。

国礼在家礼之上,天家在臣子之上,这一刻望着众人的跪拜,贾三娘有一点懂了。

“臣妇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祖母、嫡母、叔母,她们也向贾三娘参拜大礼。

孝之一道,天下推崇。可法在上,王法的法。

“臣女参见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贾二娘、贾六娘恭敬参拜大礼。

贾三娘不知道二姐姐、六妹妹们心头什么想法。

这等至亲之间,隔着这般礼法总让人觉得少一点人情味。

“免礼。”贾三娘开口回道。

“谢娘娘恩典。”众人谢过话后,一一起身。

天使前来传达圣旨。贾三娘被皇帝册封为贵妃,当然不是简单的一道圣旨。哪怕正式的册封贵妃典礼还没有举行,宫廷内苑里的衙门在这等时候还是把应该侍候贵妃娘娘的宫人奴才全部安排前来。

在贵妃娘娘被辇舆抬进宫廷之前,总要在娘家生活一段日子。这等时候,一些提前的适应就得开始。

此时贾三娘跟前不是亲近的家人。而是宫廷里前来的宫人奴才。

有带品级的女史,侍候的大小宫女,跑腿儿的小黄门。这黑压压的一片人跪下来,又向贾三娘这一位未来的主子表忠心。

贾三娘这一刻有一点明白祖母替她换院子的原由。如果还蹲在原来的听雨阁,这般多的侍候宫人奴才们一来后,哪里还能住得下去。

现在住的新院子“听香阁”就不同。这些新添的人手布置一下,住着绰绰有余,不见半点局促。

至于传旨天使一来,除了送来圣旨和相应的侍候宫人奴才们。还有便是贵妃的宝印、吉服等等。

一应人手与物品,这些相干系的事情自然不需要贾三娘操心。

贾三娘这会儿被众人恭迎着回到宁安堂。她安坐于主位,后面的一切问题有人替她操心。

莫说随国公府的主子们,便是随国公府的下人们听着圣喻后。只要有一些门路的得脸奴仆们,也是想到宁安堂来,就想给新出炉的贵妃娘娘磕个头,沾一沾天家贵人的喜庆。

倒是来传圣喻的天使一行人,得着随国公府送的赠礼后,也是满心欢喜的离开。

天使离开后,贾道善就听着二弟贾道仁说道:“大哥,府上出了一位贵妃娘娘,这等喜事得赶紧告诉祖宗们。得召着族老们一起祭祖。”

“善。”贾道善赞同一回。

当然跑腿儿这一点小事情,随国公府里不缺着下人。

贾道善还差仆妇去知会一声嫡妻贾赵氏。夫妻二人在荣安堂商量一些祭祀的事宜。

“夫人。”贾道善说道:“贵妃娘娘得沐天恩,此乃皇恩浩荡。家族一旦祭祖,贵妃娘娘的名讳当录入族谱。还得先请娘娘点中大名。”

贾道善话说到此处,他拿出一页纸,他在上面写下三个墨字。

贾赵氏接过来一看后,轻轻点头,回道:“公爷考虑的周详。娘娘录入族谱的名讳,当与兄弟们排行一样。”

带礻的字,翻来复去,便是那些。贾道善写下后,还请来一位贾氏家族的相师。这一位相师是自家族人,此次替贵妃娘娘占卜过一回。

非是族中之人,贾道善是不太相信,也不敢给了贵妃娘娘的生辰八字。

本家的相师占卜后,在其中圈出三个字,说明最合贵妃娘娘的生辰八字。贾道善如今的意思挺简单,就让夫人跟做了贵妃娘娘的小女儿说一说这一点小事情。

宁安堂里,贾三娘有一点无聊。她觉得自己像是高台上的泥塑木偶。人人来磕头,她除了笑一笑。她其余的事情不必做。

嫡母离开那会儿,贾三娘都没有注意到。还是嫡母归来后,递上来父亲贾道善写的一页墨字,上面就三个字。

贾三娘问一回,说道:“母亲,这是何意?”

“娘娘,公府出了您这一位贵人,公爷召集族老们准备祭祀祖宗。您的名讳要录入贾家族谱。以前的小名,也不过闱中唤一唤。正式的名讳,还望娘娘您相着中意的。”贾赵氏解释一回话道。

关于出生随国公府里,为何按着排序就简单的取名叫三娘。

小时候的贾三娘跟奶嬷嬷问过。她也听一些流言扉语。据说跟大姐姐元娘相干系。

嫡母贾赵氏在生下大姐姐之前,还生下一对双胞胎。双生子早夭。

待大姐姐降生后,嫡母看的跟眼珠子一样心疼。

奈何大姐姐也跟前头的哥哥们一样,总爱三天两头的生病。最后家族里的相师替族侄女看过一回,只道莫取大名,取一个小名压一压。

贾三娘的大姐姐在一众姐妹里,排序第一。她是头一个女儿自然就唤做元娘。

至于再往后,因为嫡长女的名字取得简单。后面的妹妹们自然随了姐姐。

这等小事情虽小,从上面也能看出来嫡庶之间,嫡在上,庶在下。挺合乎这一个时代的规矩。

“就它吧。”贾三娘轻轻的在一个字上面点一下。

贾赵氏一瞧后,轻轻点头,她夸赞道:“娘娘挑的好,羽翼之展,凤凰来仪。”

贾三娘笑一笑。她想,凭着她被皇帝册封为贵妃。如今随国公府里的情形一变,瞧着人人都是捧着她。

往常的小透明,现下成为被追捧对象。贾三娘还在努力适应中。毕竟被人捧着的感觉太舒坦,她怕自己飘飘然。

在宁安堂坐上一会子,贾三娘回了听香阁。

在贾三娘走后,隆安郡主跟长媳贾赵氏吩咐话,说道:“差人去请元娘回府了吗?”

“母亲放心,天使传旨一下,儿媳差人去迎元娘回府。贵妃娘娘在府里的日子不会太久,她们姐妹合该多相处一下。”贾赵氏又不傻,这等时候当然得让女儿赶紧回府来。

隆安郡主点点头,以示赞同。

“贵妃娘娘得天家看重,此是公府的大事情。在娘娘入宫前,公府里里外外,你们妯娌二人都得多仔细。”隆安郡主不放心,还是又交代一番话。

听着婆母的吩咐,贾赵氏和贾崔氏二人仔细聆听,一一记下。

听香阁。

贾二娘、贾六娘得着贾三娘的招呼,二位姐妹一道来一趟听香阁。

屋里有宫里来的女史和宫人们侍候,贾二娘和贾六娘有些拘谨。

贾三娘也瞧出来,她挥挥手,笑道:“在公府里,又是自家。女史,你们先下去歇一歇,也不必紧着我跟前侍候。”

女史和宫人们相互瞧一眼,见着贾三娘的目光瞧过去。

女史和宫人们福一礼后,一道恭敬退下。

贾三娘跟身边的奶嬷嬷白氏说道:“嬷嬷,我屋里的情况,你最清楚不过。你且去安顿一下,莫让宫里来的诸人无处下脚。”

“奴婢这便去。”白嬷嬷忙应下话。

听香阁一座二进的院子。如今就住着贾三娘一个主子。要说多复杂,那不可能的。

白嬷嬷去安顿一下即可,贾三娘一个做主子的不掺合。她还要思量一下,这些来侍候的宫人们后续是一个什么章程和打算。还有她原本身边的嬷嬷和丫鬟们又应该如何安排。

身边人多了,事情容易杂。

贾三娘此时此刻的心情,让她自己形容,她也不知道说一个什么准确态度。

“三妹妹……”刚唤出熟悉的话,贾二娘又忙改口,她说道:“娘娘。”

“二姐姐,如今我还没有入宫呢。你唤一声三妹妹,我听着挺是悦耳。”贾三娘笑着回一话道。

贾二娘听过这话后,她盈盈一笑,回道:“我若不敬称娘娘,就怕一时习惯,往后在外人跟前也说漏嘴。到时候就是错处。”

“自家姐妹,一句称呼,娘娘心里有姐妹,如何称呼不重要。”贾二娘抿一下嘴后,她表明自己的态度。

“娘娘,恭喜您。”贾二娘羡慕之后,又说道:“往后您是天家贵人,我盼着您福泽绵绵,唯愿您一生无恙,唯愿您吉祥如意。”

贾二娘说出自己的祝福。

贾六娘听过二姐姐的话后,她伸出小胖手,拉一拉三姐姐的手。贾六娘说道:“娘娘,您做娘娘以后,也要天天开心。”

“好。”贾三娘点头,她笑语晏晏,回道:“借姐妹们的吉言,我这一生总要过得称心如意,如此才不负真心。”

京都皇城,长寿宫里。

钱淑妃明明长得美,这会儿却是美人有暇。她满身的怒气掩不住,让整个人的美丽打一点折扣。偏偏怒火中烧,钱淑妃在钱太后跟前还不敢撒泼。

“太后娘娘,今个儿圣旨传到随国公府,传到理国公府。往后宫廷里要添着一位贵妃,一位德妃。”钱淑妃越说越气。凭什么呢,两个黄毛丫头一入宫就排序在她之上。

“她们一入宫就册封高位,膝下无嗣,皇恩未免太浩荡了一些。”钱淑妃再傻也知道,皇帝金口御言,圣旨一下,断然没有更改的可能。

钱淑妃来长寿宫,她就想敲一敲边鼓。在贾贵妃和石德妃进宫后,由着皇太后为难一下她二人。

“凭她们系出武勋,当年祖宗跟大夏的高祖一起打江山。这花花世界,大夏的社稷,人家祖宗出过一份力。”钱太后的目光落在钱淑妃的身上,又道:“再凭着贾贵妃、石德妃的父亲是国公柱臣,是能臣武将。”

“淑妃,你不服气,就让你父亲也去挣一身武勋爵位。凭着马上得来的功名,总能在功劳薄上享受皇家的恩遇。”钱太后口出芬芳,让钱淑妃听得难受。

钱氏外戚里,钱淑妃是小宗出身。如今能在大夏朝立稳脚根的钱氏一族,就数着钱太后的娘家兄弟和侄子有本事。

钱淑妃低头,她回道:“太后娘娘,臣妾的父亲和兄弟无能,怕是难以替皇长子做奥援。唉。”

“你既然心里明白,就少掺合一些事情。”钱太后轻轻摇摇头,她说道:“哀家提醒过你无数次,莫干涉能耐之外的事情。”

“这一回亦然。”钱太后给出结论。

钱淑妃张口,她还想说些什么。钱太后摆摆手,显然太后娘娘不想再听钱淑妃的废话。

西六宫,长乐宫。

宋贤妃来宽慰宋太后,打从圣旨传下后,宋贤妃就知道坏事儿。

前面宋太后给过宋贤妃一些暗示,那会儿宋贤妃心头就觉得不妥当。哪料想,真相出来后更让人心惊。

“姑母。”宋贤妃想劝,宋太后这会儿的神情不太对头。

“哀家很好。”宋太后半晌后,她对宋贤妃说道:“天子眼里看重武勋,公府千金一入宫廷天子就册封在众妃嫔之上,这很好啊。”

“哼。”一个鼻音,还是没有掩盖住宋太后心里的怒意。

“天子待贾道善的次女是真好,还是假好?哀家都闹不懂。一个庶出位列诸妃之首。一个嫡出,不过区区德妃。哈哈哈……”宋太后笑一场。

宋贤妃心想,姑母唉,您口中的区区德妃也是在侄女的排序前面。

“罢,哀家老了,看不明白天子的心思。”宋太后能怎么办。她是皇太后,她的荣耀寄于天子的身上。

“倒是你和茂眺,你们母子太委屈。”宋太后心疼族侄女。明明族侄女多好啊,膝下又育有皇子。偏偏这般的好人儿,天子就像看不见一样。

宋太后摸着良心讲,她真的不是全偏心眼儿。这些年里宋贤妃的孝顺,宋太后一一数来,她越看宋贤妃这一个族侄女就是越顺眼。

爱屋及乌,皇次子李茂眺自然是因着母妃的关系,这一位皇次子落进宋太后的口中,也是一位好皇子,好贤孙。

“姑母,侄女也是四妃,没有半点委屈。”宋贤妃宽慰话,她说道:“至于茂眺,他是皇上的儿子,皇上想如何教导,我做为茂眺母妃,我都同意。”

“你啊,你就是太善解人意。可是委屈了自个儿。”宋太后伸手又在宋贤妃的手背上轻轻的拍一拍以示宽慰。

“姑母您心疼侄女和茂眺,这宫廷里谁又敢小瞧我们母子。侄女从来没有觉得委屈,能侍奉天子,侄女心头只有高兴欢喜。”宋贤妃在宋太后的跟前一心一意的念着天子和太后的好。

这一切落进宋太后的眼底,宋太后满意,她盼着的儿媳妇就是这样,就得跟她一条心。

宫廷内苑,关于皇帝降旨,要迎两位妃位娘娘入宫的消息一传出来后,自然流言免不了。

芙蕖宫里,慕容昭仪是苦笑一场。

“想不到本宫却是小瞧公府千金。贾贵妃端是好福气,出身好又能得帝王看重。本宫看走眼了。”

慕容昭仪一声叹息。她觉得自己身子骨一天弱过一天。她就想在最后的时间里替亲儿子寻一个养母。

皇帝有四子八女,皇家子嗣瞧着多吗?

这搁普通人家,这等子嗣数量就多。可搁着皇家真不多。

慕容昭仪也懂人心隔肚皮。她想的不过是皇儿茂睦年岁小,今年五岁。

以真心换真心,只要皇儿的养母用心。将来待皇儿长大后一定孝顺养母,就跟亲生的母子无二恙。

至于说被拒绝?

慕容昭仪没有想过。毕竟宫廷里的妃嫔一旦膝下有皇嗣,后半辈子就是有一个靠山。

养恩比生恩大,皇嗣待养母讲究孝悌之道。便是养母将来再有亲生的子嗣也是无妨。一起长大的兄弟或者兄妹感情好。不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又或者兄长给出嫁的妹妹撑腰。在慕容昭仪眼中都是两相便宜的事情。

至于夺嫡?

慕容昭仪没有想过。在慕容昭仪的眼中,国奉长君。

皇七子李茂睦的年岁比着前面的兄长们小太多。比皇长子小五岁,比皇次子小四岁。

最要紧的还是慕容昭仪清楚着,天子有东伐之心。

一旦燕国不在,外戚一系内部也有山头。慕容氏一族在大夏朝堂上的官员人数不多。在外戚里半点儿不占优,慕容昭仪不想旁的,她只想皇儿平平安安长大。

做为一个母亲,慕容昭仪不奢求其余的东西。

“娘娘。”屈嬷嬷在旁边劝道:“外面暑意重,您还是回殿内歇歇吧。”

“好。”慕容昭仪不拒绝,在瞧一眼碗莲后,她回了主殿内。

在慕容昭仪的身后,大缸里的碗莲开得漂亮,鱼儿游的欢快。

京都郊外,大相国寺。

贾元娘从静心斋回来后,一番收拾妥当。她坐上马车,由丫鬟们陪着回返随国公府。

一路上贾元娘在闭目养神。她的心头在想着报信儿小厮回禀的事情。

三妹妹被皇帝册封为贵妃啊。贾元娘心头有一点震动。

非是嫡庶,而是三妹妹被天子架在火上烤。宫廷内苑,新入宫的妃嫔立于众人之上。这是荣耀,亦是靶子。

贾元娘感慨,帝王宠爱在一身,万千嫉妒于一处。是福,是祸,一切得等着时间给出答案。

贾元娘的目光望向京都皇城,她扪心自问,宏武帝是真的器重父亲啊。活前世今生,上辈子她初封贵妃,这辈子三妹妹亦然。

等着一行人回到京都后,在随国公府住的一条街道上,贾元娘发现马车停下来。她以为是进府呢。

结果轻轻掀开车帘子才发现如今还在街道上。

一条道上全是马车,拥堵在一起时,这前进的速度被压慢下来。

贾三娘唇畔含起一抹笑容,她心想,她糊涂。如今国公府出了贵人,族人们自然要赶来贺喜。甭管能不能见着贵妃娘娘一面,这努力的劲头得使出来。

甭说族人们,便是跟贾氏一族搭上一点关系的也会想寻着门路来贺喜。

贾元娘是随国公府的大姑娘,她这里的马车当然不可能一直被阻着。自然有小幺儿去通知门房,国公府里会有人出来开路。

待贾元娘进府后,她先去宁安堂给祖母问安。

等着贾元娘给长辈们问安后,她又去一趟听香阁。

“娘娘万福金安。”贾元娘一见着贾三娘,她当先见礼。

“大姐姐,快请起。”贾三娘忙说道。贾元娘谢过话,方才起身。

贾二娘、贾六娘在大姐姐进屋时,二人就站起来。这会儿见着大姐姐见完礼,姐妹二人上前问候一回,又是相互福一礼。

等着众姐妹落坐后,贾元娘说道:“我在大相国寺祈福时听到贵人的好消息,便又跟寺中老僧求一签。签为上上,此是吉兆。”

贾元娘心态平和,或许上辈子的宫廷生活锻炼出来,对于三妹妹进宫做贵妃的事情,她看的淡然。

宫廷富贵是许多人的奢望。至于三妹妹在不在其中,贾元娘不敢替三妹妹做主。

不过在心里贾元娘还是盼着三妹妹爱慕富贵,如此在宫廷里的生活才不会难熬。

享受荣华,自有难处。世间没有双全法,有得有失,舍得之间,自有法度。

贾二娘在旁边瞧着大姐姐和三妹妹有说有笑,她羡慕了。

贾元娘归来,贾三娘也是乐意听一听大姐姐说话。

谈话至后面,贾元娘想跟三妹妹单独说一说话。贾二娘识趣,她领着六妹妹先去外面玩耍一会儿。

剩下二人时,贾元娘说道:“贵人进宫,万望保重。从寺中归来后母亲嘱咐,让我讲给贵人听一听一些细微小节。”

“长辈们都说了,府里一切无恙,勿需贵人挂念。一旦入宫廷后,若是有人假公府之名,多半是想行法子做龌蹉之事。娘娘不要手软,此为假冒之徒。”

贾元娘把长辈们想说的,又怕贾三娘误会的话语讲一遍。

贾元娘笑一笑,她说道:“我的心里,娘娘聪慧。勿需叮嘱,娘娘有数。”

“大姐姐。”贾三娘轻轻摇头,她回道:“我不聪明,能入宫廷,不过是皇家器重父亲。”

在大姐姐元娘的标签上,贾三娘看过大姐姐入宫时也是册封为贵妃,五年后又被晋封为继后。

她的起跑资源点,人家奢望的顶峰。只能说凭着拼爹,贾三娘一路开挂,她已经在别人的终点上站着。

“倒是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想着跟大姐姐讲呢。”贾元娘想一想后,还是把在宫廷之时石婉儿说过的话,又是说一遍。

“婉儿妹妹说她跟我一样食不得海鲜吗?”贾元娘愣神片刻后,她是轻声问道。

贾三娘点头,回道:“石姐姐说过,她还惋惜呢。”

“我瞧着倒不必惋惜,各人各有运数。”贾元娘眼眸里没有笑意。

这一刻贾元娘的心底没有对石婉儿的半分歉意。从三妹妹的话里她已经知道上辈子石婉儿的落选,全是一场戏。

谁是戏子,又是何局?

贾元娘懒得管。贾元娘在意的是这一辈子石婉儿为何又乐意巴巴的进宫廷呢。或者说里头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变数。

罢,罢。她一个闺中女儿,不再是宫里的娘娘。这一切与她又有什么干系吗?

贾元娘随后释然。

“娘娘,石婉儿在诸人印象中率真可爱,颇值得结交。奈何宫廷里太复杂,望娘娘留一个心眼。石婉儿是否可以交好,还请仔细斟酌。”贾元娘的嘴里是婉儿妹妹都不称呼一声。这不是暗示,这就是明示。

“我懂,大姐姐放心,我会斟酌的。”贾三娘不傻,她听懂大姐姐的示意。石婉儿可能是双幅面孔,人前一幅,人后一幅。

论一回本心,贾三娘在进宫廷之后,她没有想着交好什么塑料姐妹。

一群女人争抢一个男人,要能有真感情,还能感动天地,那叫见鬼。

别人信不信,那不太重要。贾三娘是不会相信宫廷里面喊一声姐姐妹妹,就真的成了姐姐妹妹。

宏武十五年,夏。贾氏家族内部,由族人相师选中的黄道吉日。开祖祠,祭祖宗。

按着这一个时代的规矩,女子嫁入夫家,在录入族谱时,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机会进入祖祠里面。

这一回贾家出现例外,贾三娘的大名要录入族谱。她能正大光明的踏进祠堂。

“点香。”

“奉礼。”族老唱词。

供给祖宗们的香火祭品,此时点上,奉礼之人,主祭的是随国公贾道善,陪祭的便是贾三娘这一位皇家贵妃。

国公府的祠堂,不同寻常人家。这是皇家给勋贵们的体面。

这一个世道里,三六九等,层层套套。穿什么衣,戴什么冠,全是规矩。

贾三娘奉礼,待做为贾氏族长的父亲贾道善录入她的新名讳后,她在族谱之上才算有姓有名。

“贾祤。”贾三娘轻轻的念一声。

从今往后她是天家贵妃,她的小名儿没有人会再唤。她的正式名字也不过录入族谱。世人眼中参拜与记住的只是一位贾贵妃。

可这样一个正式的名字,贾三娘在意,不,应该说贾祤本人在意。

随国公府,听雪阁。

贾二娘陪着大姐姐元娘,二人一道描着女红的绣样。

贾二娘搁下笔,她的神情之间有一些急燥。贾元娘瞧出来,她也停下笔,问道:“二妹妹,你莫不是心中藏着事情,若能讲给姐姐听一听,姐姐替你出一出主意。”

“嗯。”沉吟片刻后,贾二娘抬起头,她望着大姐姐,她问道:“大姐姐,三妹妹做了贵妃娘娘,你不羡慕吗?如果你没有出宫,这一切多半会落在你的身上。”

“不羡慕。”贾元娘摇摇头,她肯定的回道。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三妹妹做了贵妃娘娘,府里府外都高兴,我也替三妹妹欢喜。盼着三妹妹长长久久,富贵荣华。”贾元娘心头最清楚,宫中荣华是必然的。只不过在宫廷内苑里的生活是否顺心顺意,还得看缘法。

“大姐姐,你说的在理儿。”贾二娘应一声。她又说道:“就是三妹妹成了贵妃娘娘,我呢?”

“大姐姐,我也留牌子了。”贾二娘说出自个儿心中的牵挂。

贾元娘听过二妹妹的话,她沉默片刻,她心头也觉得奇怪。如何这一次大选二妹妹和三妹妹都留牌子。

随国公府一下子要选着两位秀女入宫廷吗?当不至于如此吧。

“二妹妹,你莫急。你的那一份圣旨,许是明个儿到。”贾元娘也在想着二妹妹的归宿会是什么。

听雪阁中,贾二娘跟大姐姐元娘讲述一回自己的担忧。

待从听雪阁离开时,贾二娘在回听花阁的路上遇着生母熊小娘。

“小娘。”

“二姑娘。”

贾二娘不想跟生母多谈话,她们明明是亲母女,闹到现在的场景也不过面子情。

“二姑娘,我想寻您说说话。”熊小娘瞧着想拦路的丫鬟们。她是赶紧的开口。贾二娘挥挥手,她跟前的两个丫鬟让两步,也不再拦了熊小娘的凑近。

都在二姑娘跟前侍候久了,她身边的丫鬟最了解主子。只要贾二娘不开口,熊小娘一般就甭想凑近到二姑娘的近前。

“小娘,你有什么事,很着急的吗。”贾二娘问道。

“二姑娘,府里出一位贵妃娘娘,这是天大的福缘。您也参加宫廷大选,也留牌子了。这……”熊小娘压低声音。

在四周瞧瞧,熊小娘拉着二姑娘又走两步。瞧着丫鬟们便是听,也是听不到声音后。熊小娘小声问道:“二姑娘,您也会进宫做娘娘吗?”

“不知。”贾二娘回两字。

对于前程姻缘,贾二娘哪里知道。从听雪阁出来后,贾二娘还在想着大姐姐元娘的话。

“二妹妹,依我看来,我们府上的三妹妹做了贵妃娘娘。你应该会赐婚吧。”贾元娘给出的结论,让贾二娘越是琢磨,就越觉得事情多半如此。

皇家赐婚,她的良人又会是谁。贾二娘就想要一位前程远大的夫婿。

她不想在闺阁之时低一头,出嫁后还要紧紧的巴结着娘家,以此来替自己在夫家谋一点地位。

贾二娘不想成为第二个熊小娘。她不想自己未来面目可憎。

如果可以夫贵妻荣,贾二娘也想在生母小娘的跟前得意一回。至少衬着熊家表哥就是一个渣渣,跟她未来夫君一比较的话,最好是连提鞋都不配。

“二姑娘,您可得上点心。这可关乎您的一辈子。”熊小娘的眼中全是着急神色。

“呵呵。”贾二娘学着三妹妹,呵呵两字。

这是贾二娘心底的蔑视。她的眼中,她的生母小娘何曾在意过亲女儿多少呢。如今想亲近,想谈谈关心,莫要太虚伪。:,n..,.

阅读贾贵妃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贾贵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