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香江摆烂当大嫂」

第 71 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甄绮雯已经等了霍老太太好几个月, 一直等不到人,家里也被她陆陆续续翻找过很多遍,那只玉镯一直没找到。

要是没有玉镯, 甄绮雯知道霍风华对自己不仅没有信任, 肯定还会怀疑。

“雯雯, 站门口干嘛, 不冷吗?”

就在甄绮雯看向隔壁屋的目光逐渐阴沉时, 身后传来招呼声。

是她妈王梅。

马上要过年了,京城早就下起了大雪,王梅他们单位见雪太大, 单位接近年关也没多少事, 就早早给厂里的员工放了半天假。

今年的冬天尤其冷,王梅他们车间虽然烧得有炉子,但也因为空间太大,人又多, 冻得够呛。

单位一放假, 就赶紧回了家。

结果人还没进家门,就见到女儿站在家门口往隔壁探头探脑。

“妈,你说霍老太不会是出什么意外了吧?”

甄绮雯看到她妈也没马上回屋,而是小声嘀咕了一句。

“你管人家出事不出事,跟咱有啥关系,你不是怕冷吗, 赶紧回屋, 别冻坏了, 还有,你不是说要学好英语公派去香江吗,赶紧回去复习。”

王梅把自行车慢悠悠停下, 对着女儿就是一顿输出。

说起来,她也有点埋怨女儿。

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也不找个正经工作,刚毕业那会,她跟老甄早就提着烟酒跟车间主任打好了关系,想着孩子毕业就进厂。

结果主任那边同意了,孩子这边却不同意。

对着他们老两口就是一顿忽悠,老两口见识少,直接就被忽悠瘸,也就真的让孩子在家复习功课。

这一复习,就复习了好几年,眼瞅着周边隔壁不少家孩子都自力更生有了不错的前程,他们老两口才开始犯愁。

劝闺女。

不管咱有多大本事,现在先找个班上吃饭,要是嫌弃车间辛苦,那去摆摆地摊,或者是他们老两口再豁出去面子,给在供销社找个工作都行。

结果甄绮雯一个都看不上眼。

王梅是真气,想着女孩子都二十多了岁,这年纪不少人早就结婚,她就跟老甄商量,开始给孩子张罗着找个条件好点的对象,结婚生子也不错。

然后老两口再次遭到滑铁卢。

甄绮雯她不仅不肯去上班,也看不上老两口张罗的对象,这可就惹了老两口。

王梅跟老甄坚决不再听女儿的忽悠,一定要女儿二选一,要不去工作自力更生,要不找个条件好的男人嫁出去。

毕竟女儿一直在家啃老,他们遭受的指指点点也多,面子上实在是挂不住,更重要一点,他们也是真的担心女儿将来一事无成。

生活都成问题。

甄绮雯一直在等霍风华来接自己去香江享福,怎么看得上普通工作,普通对象,对于老两口的张罗,那是烦上加烦。

但也因为没有自给能力,不得不容忍老两口的唠叨。

这会听到王梅催促自己去看书,甄绮雯的脸更阴沉了。

想着霍风华还有两年才来京城寻亲,不得不咽下即将出口的不满之话,上前一步,帮王梅推起了自行车后座。

这个时候的自行车又高又大,还非常重。

要想过槛,或者是上台阶,都得需要人帮着抬一把,不然就得费老劲。

“妈,你别说我,我都复习一天了,刚出门透透气,屋里待太久,很闷。”甄绮雯要想接着啃老,就不能太过得罪老两口。

不过在说这话的时候,看向王梅背后的眼神却很冷。

两次穿书,虽然穿的是同一个家庭,但她跟王梅老两口除了身体的血缘关系,情感上并没有多少亲情。

要不是顾念这家在京城条件还算不错,又能被自己忽悠,她早就不想留在这个家。

王梅可不知道自己养着一个白眼狼,听到甄绮雯的话,心疼起来,“一会我去割点肉给你补补身子,看书归看书,身体也要养好。”

“吃排骨吧,我想吃酱排骨了。”

甄绮雯还真馋肉了。

他们家条件是比一般家庭好不少,但也不可能顿顿吃肉,离上次吃肉,还是三天前。

“行,我去看看排骨。”

王梅心疼闺女,毕竟她跟老甄就这么一个女儿,那是宝贝得不行,不然看看哪家能让孩子在家吃白饭啥也不干到二十多岁。

母女俩把自行车推家里后,就各自分开。

甄绮雯去看书,王梅去厨房拿菜篮子出门买菜。

揉了揉冻僵的手,王梅看了一眼天色就出门了,这个时间点,要是去晚了,可买不到好的排骨,冻点就冻点,反正戴着手套,也冻不坏。

这样一想,王梅看了一眼西屋,闺女正坐在炕上看书,她才心满意足地出门了。

八十年代全国已经改革开放两年,经济复苏得很快,有不少头脑灵活的,已经凭自己的勤劳致富,也有不少有能力的人出国留学或者是去更富庶的地方打拼。

王梅自从知道闺女要去香江,她就激动不已。

在她眼里,闺女无所不能,肯定是说能去就一定能去,就像当初预测国家经济一定会有变动一样。

回想起甄绮雯给自己画的饼,心情不错的王梅一高兴,就多买了一斤排骨,反正都是自家吃,亏不了。

王梅出门忙活,甄绮雯也在王梅出门几分钟后就把书扔到了一边。

她真不是读书的料。

不管前世还是今生,又或者是穿书前的那一世,她读书都不行,文凭只是最普通的大学,能考上大学,还因为她运气好,遇到了扩招。

不然,大学文凭都拿不到。

一个不是读书的料让她天天看书,绝对跟要她命一样难受。

所以王梅一离开,甄绮雯立刻就把书扔到了一边,人也躺在了暖和的炕上,深思起来。

公派香江,想都别想了,那就是她用来忽悠老两口的假话,这年代的公派名额非常少,她一不是在校大学生,二又没有门路,哪里会有公派香江的机会。

不过是骗骗什么都不懂的老两口。

骗是真骗,但甄绮雯确实也有去往香江的打算。

现在这年代去香江说难也难,说容易,却又比后世容易太多。

只要有机会渡过口岸,就能百分百落户香江。

所以甄绮雯在等了霍老太太几个月等不到人后,就打定主意去香江找霍风华。

霍老太这事已经超出掌控感,她感觉到了危机。

霍风华那么优秀,从来就不缺主动上扑的女人,要是意外对谁心动,两年后不来京城寻亲,她岂不是白白再等两年也一无所有。

甄绮雯只要一想到霍家的富贵与自己无关,心跟猫抓一样嫉妒又难受。

别看她让人编写的那本把自己塑造得跟霍风华一样的商业天才,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甄绮雯是后世来的,知道一些大体的历史事件,但也因为学习不好,记得的东西并不多,她对霍风华的帮助非常有限。

霍家在后世之所以能成为超越很多人的顶级富豪,凭的是霍风华的商业头脑。

就在甄绮雯躺在炕上各种深思时,霍风华他们乘坐的飞机也进入京城上空。

京城的冬日黑得早,虽然才下午四点多,但天色已经很暗,要不是下雪天透亮,霍风华他们在飞机上已经看不清下方的京城。

八十年代的京城虽然没法跟香江比繁华,但因为历史的沉淀与厚重,巍峨的京城仿佛一尊刚刚苏醒的苍龙。

展露峥嵘。

这是霍风华第一次来京城,也是沈灵韵今生第一次来京城。

两人透过窗户注视着脚下的大地。

跟两人一样神情的还有郭景龙一行人,他们中有人小的时候来过京城,有的则是青年时期到过京城,再次相见,京城与他们记忆中也是不同的。

看着展露新貌的国家首都,所有的神情都很严肃。

也肃穆。

这次能被国家邀请而来的所有人都拥有一颗毋庸置疑的爱国心,对于祖国的发展,所有人都无比的关心与期盼。

赵安国等陪同人员静静注视着霍风华一行人,他们在骄傲的同时也心潮澎湃。

十几分钟后,飞机落地。

等舱门打来开,时间来到了五点。

这个时间点,整个京城都亮起了灯,千家万户都在热热闹闹准备着晚饭,宽大的马路上,是形形色色往家里赶的行人。

有坐公交车的,有开小汽车的,更多的是自行车大军。

这年代,自行车虽然不是家家都配得起的出行工具,但绝大部分上班族省吃俭用也得买一辆,俗话说,自己有车,方便全家。

“郭先生,包先生,霍先生,欢迎你们的到来。”

接机的人是外交部的副部长,姓严,叫做严梁,据说是中-央安排与Y外交部商谈香江回归事宜的主要人员。

赵安国在霍风华他们下飞机后,小声给一行人介绍了严梁的身份。

面对严梁的热情,郭景龙等人都很激动。

他们是成功的商人,但自古商人在政治人物面前却是得不到足够尊重的,就在他们以为接待他们的人可能是某位市长时,来人却是部长。

别看京城的市长与部长级别差不多,但从权职看,属于中-央部级的严部长更体现国家对他们一行人的重视。

结果郭景龙他们想得还不够大胆。

严部长在跟霍风华一行人一一握手后,说道:“今天天色渐晚,大家舟车劳累,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邓-公亲自跟大家见面。”

“这怎么使得。”

郭景龙作为香江商会会长,首先站出来跟严部长寒暄。

“各位先生,你们能应邀前来,全国人民都感谢你们,香江的回归关系到国土的完整,我们一点都马虎不得,邓-公是最关心与在意这件事的,他老人家肯定要亲自与大家商谈,而且,老人家也得感谢各位家族多年来对国家的支持与帮助。”

严部长紧紧握住郭景龙的手,代表着国家的决心,也是对郭景龙一行人的尊重。

这些被邀请的人员中,在任何年代都帮助过国家。

特别是包家,援朝时,包家突破敌人防锁线,从海上给前线运送了很多物资,这些物资包括了急需的粮食与药品。

除了包家,郭家,郑家,还有更多家族在背后支持国家,国家今日的发展离不开无数英雄的付出。

“严部长。”

郭景龙声音有点哽咽了。

作为炎黄子孙,根永远在养育他们的这片大地上,在国家危难时,各家族确实无条件帮助过国家,但国家拯救的却是整个民族,与国家大义比来,郭景龙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

却没想到国家一直记得他们的付出。

“郭先生,各位,你们放心,国家一直记得你们,你们的功劳国家都登记在册,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你们都是国家的座上宾。”

严部长请众人上车。

天色更晚,头顶还下着大雪,有什么话等到了晚宴上再说。

郭景龙收拾好情绪,带着团队在严部长一行接待人员的陪同下上了车。

车队往京城饭店开去。

霍风华他们在京城的下榻之地是京城饭店,这座饭店1900年就建成,后来经过多次扩建,一直都是国家接待外宾或是重要宾客的地方。

这次安排霍风华一行人入住这里也是最合适的地方。

京城饭店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不管是去□□,还是故宫,又或者是大会堂,□□,行程都不远,也便于国家力量的保护。

知道霍风华与沈灵韵是两口子,给两人安排了一套房。

阿辉这个保镖住在隔壁。

因为第一天到,加上还到得晚,霍风华一行人又赶了一天的路,身体与精神上都很辛苦,第一天的接风宴并不算特别隆重。

起码没有举办晚会。

就是严部长一行人陪同吃了一顿丰盛的晚宴。

京城饭店的厨师,祖上大部分都是御厨出身,家学渊源,晚宴上的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这让郭景龙这些早就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富豪赞不绝口。

当然,都是人精,这个时候可没有人拿霍家的金师傅来跟京城饭店的厨师对比。

沈灵韵夹了一筷清爽的开水白菜,微微点了点头。

被金立轩师傅的厨艺养叼了嘴,舌头最是灵敏,菜好不好吃,一进口就能品尝出。

沈灵韵没想过对比,但舌头会主动对比。

这道菜京城的厨师做出来居然比金师傅的手艺还差了那么一点。

沈灵韵看了霍风华一眼。

她相信天天吃金师傅手艺的霍风华肯定也能尝出来。

霍风华回看过来,夹了一筷佛跳墙里面的蹄筋进沈灵韵的碗,他早就知道沈灵韵的口味,一般夹菜都是夹对方最喜欢的。

蹄筋进口,沈灵韵眼神一亮。

这道菜比金师傅的手艺好一分,看来京城饭店的厨师确实是高手中的高手。

一顿欢迎宴宾客都尽欢。

餐桌上,大家只聊闲话,不聊公事,气氛也就尤其和谐。

陪同人员中有严部长这样的年长者,也有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也都是京城的青年才俊,跟包英毅这些二代比起来,一点不逊色,甚至有些人更加的亮眼。

包英毅这些二代跟这些年轻人交流起来也非常和睦。

沈灵韵这边除了凤白曼相陪,还有外交部下属礼宾司的司长陪同。

司长是位女性,叫做孔月华,五十左右的年纪,长相温和,还很沉稳。

如果沈灵韵是以霍风华妻子的身份参与这次回京,那么可能会由严部长的妻子陪同,但她却是以自己的身份来到京城的。

作为给国家无偿捐赠过国宝的人员,国家绝对会安排相应官员陪同。

孔月华是司长,级别不低,陪同沈灵韵,并没有辱没人。

“霍夫人,感谢你对国家无偿的捐献,博物馆的馆长知道你这次来京,早就准备好要亲自带你参观馆内所有的藏品。”孔月华亲切跟沈灵韵交谈。

沈灵韵来京的理由不一样,当然不会跟着霍风华他们同行。

“已经展出了吗?”

听到孔月华的话,沈灵韵的脑海里自动浮现壮观的首都博物馆。

不过这时代可不叫首都博物馆,而是叫做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很早就向民众开放的博物馆。

孔月华跟沈灵韵不熟悉,在说话后,一直留意沈灵韵的神情,见沈灵韵脸上露出惊喜,才笑着说道:“夫人捐赠的两件国宝都已经向公众展示,面对国宝的回归,所有人都非常开心。”

“本就是国家的东西,回归才是正途。”

沈灵韵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

虽然古董价值不菲,但有些古董能个人收藏,有些却是不能的。

“夫人深明大义,我代表国家感谢你。”

作为国家的官员,孔月华有资格向沈灵韵说这样的话。

一旁的凤白曼见沈灵韵与孔司长想聊甚欢,也加入交流。

霍风华他们会在京城停留不少时间,期间每天都有行程安排,沈灵韵这边也是有安排的。

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还有圆明园故址,所有历史厚重之地都会请沈灵韵走上一遍,这才符合沈灵韵到京的宗旨。

沈灵韵欣然应邀。

一顿国宴吃了两个多小时才吃完,吃饱喝足,严部长等人也没有耽搁霍风华一行人的休息,简单寒暄一会,就各自分开。

霍风华他们回到了下榻的客房。

京城饭店一直是华国最好的对外宾馆,不管是服务态度,还是宾馆的装修,都是考察国际情况后整改的,沈灵韵他们入住后还挺习惯。

就是一张大床让沈灵韵微微红了脸。

宾馆装修得再好,也是不能跟霍家大宅的豪华比,所以床也会小很多。

就算是大床,这个床的大小也只有霍家床的一半大。

“要不,我睡沙发?”

霍风华今天喝了一点酒,不多,并没有醉,但身上却是有着一点淡淡地酒味。

沈灵韵的视线跟着霍风华的目光移到一旁的沙发上,然后两人同时沉默了。

宾馆房间里只有两个沙发。

单人座那种。

“算了,别睡感冒了。”

沈灵韵也不矫情了,两个短小的沙发就算并在一起都伸不开霍风华的腿,这要是真这么睡一晚起来,肯定浑身难受。

霍风华见沈灵韵允许自己睡床,赶紧上前一步给沈灵韵脱下厚重的大衣。

京城下雪,外面很冷,进出门他们都得穿上厚厚的保暖服。

“幸好我带了几件羽绒服,不然真冷。”

屋里虽然有暖气,沈灵韵还是下意识揉了揉手指。

八十年代的京城好像比后世的京城更冷,今天她虽然只在外面停留了很少的时间,但还是深深感觉到了这份寒意。

“羽绒服款我第一次见。”

霍风华给沈灵韵脱了身上的大衣,才脱自己身上的衣服。

今天两人都没有穿羽绒服,但已经开始想念羽绒服的轻便与温暖。

大衣挺拔,好看,但确实是没有羽绒服保暖。

就连在香江一直只穿两件衣服的霍风华都有点受不了京城这种大雪纷飞的冷。

好多年他都没有感受到这种寒冷了。

沈灵韵不知道霍风华脑子里想着什么,听到对方说羽绒服的事,一边去卫生间洗手,一边说道:“衣服的款是我跟高定王师傅一起探讨的。”

她没有居功。

虽然让王师傅赶制衣服时她有按照后世衣服的一些轻便提出,大部分还是师傅的构思,只能说王师傅是个做衣服的天才。

难怪这个牌子的高定衣服能在后世被无数富商喜欢,王师傅确实有几把刷子。

“明天要在室外待不少时间,穿羽绒服出门。”

霍风华也进入卫生间洗手。

洗完,从身后抱住沈灵韵,看着镜子里相拥在一起的两道身影,他有种做梦的感觉。

“醉了?”

沈灵韵被霍风华紧紧抱着,男人又一直没说话,她担心地摸了摸霍风华的额头。

平时只见霍风华喝低度数的酒,今天喝的是高度白酒,她拿不准男人的酒量,更重要一点,抱着她的怀抱温度非常高。

“嗯。”

霍风华把视线从镜子中移到沈灵韵的脸上。

镜中的人很美,但现实中的人更美,可能是因为屋里开得有暖气,沈灵韵的脸颊上自然挂上一点红润,衬着雪白的肌肤,更水灵。

“真醉了?”

沈灵韵的手顺着霍风华的额头摸到眉眼,然后就撞进了深沉的大海。

海水暗沉,波涛汹涌。

沈灵韵突然就心慌起来,手也快速离开霍风华的脸颊,嫌弃道:“赶紧洗洗,都是酒味,闻着难闻。”她不敢再看男人的眼睛。

所有的旖旎都在沈灵韵这句话语中消失殆尽。

霍风华原本想装醉偷偷享用一点福利,但听到沈灵韵说酒味臭,赶紧放开了人。

沈灵韵顺势回了房。

只留下咬牙切齿的霍风华。

明知道这是沈灵韵故意逃避的伎俩,他也不得不克制,撩了一捧水在脸上,霍风华认命收拾起自己。

洗漱完毕一出门,就见到沈灵韵早就在床上熟睡过去,一天都在赶路,她这娇养的身子还是承受不住,都来不及洗漱。

霍风华看着熟睡的沈灵韵好一会,才去拧了毛巾给人收拾。

“霍风华?”

毛巾轻轻擦拭脸蛋时,沈灵韵艰难睁开了眼睛。

“是我。”霍风华亲了亲沈灵韵的脸蛋,接着给人擦拭。

沈灵韵看清楚霍风华,放心地再次闭上眼睛,这让霍风华哭笑不得,举着毛巾独自忍受这分信任。

第二天,霍风华他们一早就跟着严部长走了。

沈灵韵这边也由孔月华与凤白曼陪伴着到了历史博物馆。

周末,难得的休息时间,不少市民都来逛博物馆,更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博物馆宽大,又有暖气,最是冬日大家喜欢消磨时间的地方。

甄绮雯今天也跟着王梅来了。

阅读我在八零香江摆烂当大嫂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我在八零香江摆烂当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