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第51章 此事与我无关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抗清》全本免费阅读

巴布尔走后,一直躲在幕后的金道台探出身来,瞅着正远去的荆州将军背影,不禁感慨一句:“这位巴将军是个厚道人。”

“未必。”

王五笑了笑,厚道人是不会搞投机倒把的,任理由天花乱坠也不会。

巴布尔同意暗中给八旗经商开口子,只能说明这家伙是个实用主义者。

当然,也是他额驸的身份在做怪。

他要不是鳌拜孙女婿,你看巴布尔有没有好脸给他。

也正因了他王五这个少保孙女婿身份,巴布尔才想从中大赚一笔。

因为,出了事有鳌拜在。

这叫朝中有人好做官,家有好狗门不栓。

见金道台手中拿着几份公文,便问何事。

“是武昌刚转过来的塘报,”

金冠三忙将手头三份塘报递了上前。

塘报其实就是官方发行报纸,只是上面没有任何娱乐新闻,也没有鬼怪故事,有的只是朝廷大小政令,以及人事、军事上的部署。

当然,能登在塘报上下发的,肯定不是机密。

真正机密的事,都是点对点的秘信来往。

作为官员,读塘报一来可以领会朝廷精神,二来也能从各种信息中研读政策走向,因而塘报在这個时代非常吃香。

比如王五每次看过的最新塘报都会被金道台拿去叫人抄写,暗中售卖给荆州的官绅。

不敢说洛阳纸贵,一字千金,一份塘报卖个几十两银子却是不难。

王五接过第一封打开看了下,几条都是清廷最近关于吏治整顿的条例。

匆匆扫了下,重点是突出一个监查制度,这些都是鳌拜主政以来推动的政策,跟他无关便随手丢在桌上。

再拿第二封塘报来看,也都是些清廷政策方面的事,但其中一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说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出兵攻打水西叛乱土司安氏,俘获明伪国公皮熊,现将此人押到了滇南,朝廷念皮熊忠义明室,特命平西王吴三桂劝降之。

“皮熊,国公?”

王五是第一次知道在云南境内仍有明军残余力量活动,且领头的还是个国公,不禁问金冠三可知皮熊此人。

“莫不是那八十多岁的老皮熊?”

金冠三对皮熊也不是太了解,只知此人前明行伍出身,并非原孙可望、李定国的西营出身,一直在西南坚持抗清,好像还被永历朝廷封过王。

除此,不清楚了。

王五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因为皮熊是落在吴三桂手中的,他想救也救不了。

这世间唯一能救皮熊的就是吴三桂。

清廷都念皮熊忠义叫吴三桂劝降,说明哪怕皮熊不愿降也不会杀害,毕竟八十几岁的人活不了几天。

就看吴三桂怎么想,又怎么做了。

想了想,总觉得吴三桂为了向清廷证明自己的忠心会杀害皮熊,不禁有些烦燥。

继而觉得是时候去江南杀人夺宝了。

因为王永康手上的那个“法宝”非常重要。

女婿向老丈人进言,多半比吴国贵、刘玄初他们的进言要好的多。

若能救下老皮熊,也不枉自己把身子卖给鳌拜,再卖给吴三桂了。

最后一封塘报看的王五冷笑连连。

一条是诏告天下加税。

因为“三藩”和“西山贼”导致清廷军费开支太大,国库已经入不敷出,所以清廷恢复了过去明朝剿饷,加赋五百多万两,要各省督抚按户部分摊岁额于今年夏税补收。

这无疑又加重了农民负担。

王五记得康熙能被前世某些人称为明君的一个重要功绩,就是钦定盛世永不加赋。

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永不加赋的前提是不仅按正常朝代的田赋收取,连明朝在危急时期临时征收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也全部收取,且定为了正赋。

也就是清代的赋税收取比明朝紧急时期收取的还要多。

如此,农民负担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当然不能再加了。

再加,怕又是一个明末。

另一条更是让王五眉头深锁。

清廷竟然下令琼州所辖三州十县实施禁海,“边周环立界二千七百里,惟海口所津渡往来如故,自余鱼盐小径俱禁断不行”。

也就是说海南岛也全岛封禁,不使片舟下海,理由是恐海贼郑氏从琼岛获得补给。<

阅读抗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