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809 功高震主惨遭弹劾 国公被比司马仲达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在目前打下的地盘中,属朝鲜是最好统治的,日本其次。

谁的拳头硬,他们就崇拜谁。

只要大明的架子不倒,就不会有大的叛乱。

反之,如果这次蒙军战胜,明军战败,到时候满世界都是野心家,一夜从天堂回归地狱。

朱祁钰对徐亨表示很抱歉:“安国公,无论如何,你还得替我再打一仗。这也是最后的决战了,赢了真正实现天下归心,输了以后也就这么着了。”

“圣上放心,我们一定能赢的。”

徐亨心中暗道:那怎么能输呢,我曾外孙可是还得当皇帝呢。

两家绑定得实在太紧密了,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且好容易守得云开见月明,再过个五六年,太子就能独当一面了。

太子和亲王们都长大了,人心就会彻底稳定下来。如果前任皇帝和前任太子能够赶紧死掉就更好了。

但饶是徐亨,也不敢问前任皇帝什么时候归天,只能接着谈军事:“圣上,您的战略是什么,臣去了西北要如何行事?”

朱祁钰摇摇头:“我的战略就是防守反击。把蒙军主力牵制在西北,他们要进攻,我就死命防守。

然后全力筹集军械粮草,只要熬到冬天,就是胜利。

到时候蒙古人的马没有草吃,而我给咱们的战马吃豆粮。

西边那几个汗国能向蒙元支援骑兵和战马,但粮草辎重他们支援不了啊。

所以我就是拿国力硬熬他们,像熬鹰一样,等他们又累又饿的时候就老实了。”

徐亨点点头,表示了认同。明军与骑兵打运动战,太容易出事了,动不动就是全军倾覆。

这个也很好理解,一旦阵形被冲散了,面对敌人的骑兵,就只能被一面倒的屠杀了。

就连大明第一战神徐达都这么败过,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朱祁钰继续说道:“阿噶巴尔济将主力调到了榆林附近,我也看不懂他要干什么。

陕西、山西交界处的黄河,南北绵延千里,都贯穿于群山深谷之中,水流湍急。

他渡黄河进山西,那不就是自寻死路吗。一旦战场变成了山西,我整治他的手段就多了去了。”

徐亨也有些好奇:“那阿噶巴尔济为何要冲进陕西呢?”

朱祁钰笑道:“他以为我会在宁夏或者后河套地区奋力阻击,但是我抵抗都没抵抗,直接跑了。

他可能是有点无所适从了吧。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他也只能寄希望于我跟他在河套决战啊。

京城北面的东胜、开平、大宁、广宁防守过于严密,又都是山,他根本就不可能打得动。

所以要么打河套,要么打辽东,换我是阿噶巴尔济,也想不出什么新鲜招式来。

你去了陕西,把西安、固原守好就行了。

若敌人十一月之前退兵,不追。若敌人十一月后退兵,则汇集大军,衔尾追杀。”

徐亨继续点头,也行,怎么稳妥怎么来。

几人又聊了一会,朱祁钰便放徐亨回家跟亲人好好团聚去了。

徐亨回来之后,朱祁钰省心很多,最起码徐亨能牢牢掌控住陕西的军队,下面人不至于闹什么幺蛾子。

第二天一早,朱祁钰从睡梦中醒来,下意识地抬眼往茶几上一扫,顿时一惊,上面又摆满了奏本和军报。

浅雪主动解释道:“夫君别发愣了,全是弹劾。”

“弹劾谁的?”

“有替上天和祖宗弹劾皇帝的,还有弹劾安国公的。”

朱祁钰冷哼一声:“太庙烧了就烧了呗,不就损失了几间偏殿嘛,祖宗至于这么小气。

那些不省心的大臣们弹劾安国公什么啊?”

“多了,弹劾安国公功高震主,恃宠而骄,不请王命,擅自调兵。说安国公这是想做司马懿。”

朱祁钰闻言一怔:“这些人也太歹毒了,历朝重臣,只要被称为司马懿的,几乎就没善终的。

让他们打仗不行,搞人心态可是真有一手。”

司马懿算是把后面的所有老臣都坑苦了。

就连真正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都不能免俗,亲征高句丽时,执意要把已经七十四岁的李靖带上。

李世民还要亲自到李靖府第相请。

靖谢曰:“老臣宜从,但犬马之疾,日月增甚,恐死于道路,仰累陛下。”

帝抚其背曰:“勉之,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李世民相对来说还算大度的,到了明朝,朱元璋左等李善长不死,右等李善长不死,最后不得已,狗急跳墙了。

但凡活得长久一点的大臣,就没有不痛恨司马懿的。

本来人家七老八十,都准备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结果别人参上一本,说你要做司马仲达。

正经人谁会闲得没事七八十岁去造反,关键是别人敢参,皇帝就敢信。如此荒谬的事情,全都是司马懿造成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伱就说冤屈不冤屈。

朱祁钰摆摆手:“把所有这些弹劾奏本全都留中不发,真是闲得没事干。把这些上奏的大臣拉个名单,交给司苑监重点监察。

不服我的人,多半都在里面呢。”

浅雪又问道:“那个张天师已经逮至京城了,他的种种不法之事,多已核实。朝中有不少言官上书,要求彻底废除天师府。”

朱祁钰点点头:“这个提议挺好,一个道士,不好好地在深山中清修,整天就是卖符箓、做法事。

还要论资排辈,加各种乱七八糟的头衔,整得比我这个皇帝都世俗。

我早就烦死他们了,等打完蒙元,我一个一个收拾他们。”

……

五月二十一日,辽东。

从盖州出发的明军,已经陆陆续续进入海州城。

辎重先进城休整,战兵主力依旧滞留在海州城南的塔山铺。

谷忠的中军大营,设在一座名叫唐王山的小山包上。唐王山东南,紧挨着一个叫做三皇山的小山包,山上有古庙,名为大悲寺。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曾与薛仁贵在山顶下过棋,由此得名唐王山。

周围方圆七八里,皆是平原,视野开阔,适合排兵列阵,更适合骑兵奔袭。

(本章完)

阅读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