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不朽」

第四十九章辛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睡了一觉, 用了一顿饭,恢复了精力第二轮会议再次开始,这一次不是讨论,而是任命, 之前讨论的战略能不能落实还得看对沃西的合并能不能让双方不在战争时互扯后腿。

第一轮会议时辛筝已经介绍了沃西会有哪些职位。

一个贵族世袭一块封地统治和管理的模式可以滚蛋了, 按着兖州如今的模式来:划分邑郡城乡里五个行政级别, 城以下当地人自己投票选官吏,城以上(包括城)则由帝都任命。

官职分开,分文职与武职, 不再文武不分, 每个职位的职司是什么都清清楚楚的,但因为沃西人少的情况,不免让一人兼多职。

最高的文职是沃州牧, 武职为大都护, 都是临时设的。兖州就没这俩职位, 地方最高的文职是邑宰, 武职是都护, 辛筝原没打算设置州级的官职,很容易出问题。但沃西情况特殊, 就只能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沿袭了沃州牧的位置,但改变了沃州牧原本文武一把抓的权职, 生造了一个大都护出来。

沃州牧由辛筝担任, 大都护由君离担任。

俸禄很丰富, 但俸禄的方式不是传统的给一块地和人口禄足以代耕,而是明确规定了每个工作岗位的工钱,即俸禄, 一人兼多职,也可以领多分俸禄,只要不累死且工作都完成得很好就行。

俸禄一半发的是钱币还有一半发的粮食,最开始时辛筝是只发粮食的,因为粮食是硬通货,更吸引人。但一来如此久了她的粮食不够,二来官吏想要钱还得自己找商人把粮食给处理掉,容易被坑,也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辛筝干脆只发一半粮食,足够大部分官吏全家做饭吃,哪怕不够吃,也可以拿钱去外面买。

对此没人有意见,最高的两个职位肯定是要王畿与少昊部一人一个的,辛筝没意见是因为这就是她定的,她没意见,王畿的人有意见也得服从,少昊部没意见则是觉得兵权比不管兵的沃州牧重要。

最高的两个职位分完了,再任命底下的。

辛筝并未对少昊部的公卿贵族们进行大换血,比如一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公卿贵族的封地,那么辛筝就会任命这

个公卿贵族为当地的主官,继续管理。若是当地的公卿贵族已经死了,辛筝会向少昊部的公卿贵族们讨教,让他们推荐一位。

总的来说,辛筝做出的变动并不大,只是在名义上让可以世袭的贵族变成了不可世袭的官吏,高层的重要位置也没动几个,只是在中层塞了许多的王畿官吏。

给少昊部的安抚非常非常的优渥,优渥得仿佛少昊部落入绝境只剩下降兖州这一条生路。

定得差不多了,辛筝问:“诸君觉得如何?”

君离第一个举手。“我有异议。”

“什么异议?”辛筝问。

“我提议让少昊螺担任叶地的都尉,都护换成王畿的人.....”君离一口气吐出一长串,将十余位原本应该是在高层的少昊部之人给换到中层,而腾出来的位置则给王畿的官吏,理由是他们更合适。

辛筝挑了挑眉,看向当事人们。“你们也这样想?”

君离无神的眸子精准无误的扫过每一位当事人,脸上的神情也是淡淡然的,仿佛只是不经意间恰好扫过。

少昊螺第一个出列道。“下官觉得大都护所言甚是有理,下官年少且能力不足,贸然担任高位恐难以服众,叶地都尉很适合下官。”

剩下的当事人或求生欲强烈或不甘的表示君离说得很有道理,他们支持君离。

辛筝见此也没再问非当事人们如何看,很显然不论他们如何看都不敢跳出来与君离唱反调。

昔日纯真的少年终究还是长成了成熟的大人。

将职务都给敲定了,辛筝又问起一个问题:“你们有俘虏过羽族和龙伯吗?都是如何处置那些俘虏的?”

“都处死了。”君离回道。“你有用处?”

“嗯,有用。”辛筝点头。“以后别杀了,给我。”

哪怕不考虑利用价值,她也不能让少昊部继续处死俘虏的做法,虽然这种做法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但她的军队是明确规定了不能杀俘的。军规都制定了,总不能拿它当空气。

君离非常顺从的表示可以。

第二轮会议结束后各自去为未来的拉锯战做准备,君离却没走,坐在原地一动不动,想等他一起走的人见此也识趣的没再等。

辛筝问跽坐在茵席上看着自己的君离。“怎么了?”

“你给得太多了。”君离道。“是我们陷入绝境有求于你,你不应该给那么多。”

“给得多不好吗?都是好处。”辛筝道。

“太多了,让我想起死刑犯的断头饭也很丰盛。”君离道。

辛筝假惺惺的关怀与感慨道:“年纪轻轻的,疑心怎么就这么重呢?”

这世上疑心病最没得治的是你自己吧?

君离被辛筝的感慨给膈应得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你正常点说话,我快被你给恶心吐了。”

辛筝闻言果然正经道:“我给的太多,你的族人也表现得很大度,不斤斤计较。”

利益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不斤斤计较?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若是特别的宽容,什么都不计较,不是真傻就是未来全都要,自然不在意当下的一点损失。

君离莫名觉得胃疼。

辛筝问:“夹心肉饼的滋味如何?”

君离挣扎了须臾,道:“战争结束让我来处理此事如何?”

辛筝非常宽和的道:“可以啊,不过你得先向我证明你是最适合处理此事的人。”

君离松了口气,愿意给他机会就好。“在战争结束前我会向你证明我是最合适处理此事的人。”

梧城已是一片废墟,但也因为是一片废墟,想要撤出这片废墟的难度也增加了,没有可以用来阻碍龙伯与羽族的东西,城墙不是已拆就是摇摇欲坠。军队撤退的时候很难保持完好的阵型,一旦被追上,势必变成一边倒的屠杀。但不撤又不行,人族的援军到了,龙伯与羽族肯定也会从后方继续调兵过来,因而不仅要撤兵,还得越快越好。

因而撤退需要一支军队殿后为主力的撤退争取时间,但殿后的这支部队必死无疑。为表诚意,君离让少昊部的一支兵马担任了这个任务。

辛筝让每个人都写了遗书与家庭住址与人口,表示如今少昊部诸国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人都是王畿子民,哪怕战死也要按王畿的规矩来。

你死了,帝国掏钱养你的崽到成年,给你的父母养老送终。

即便没有未成年的崽,只要还有家人

,抚恤金也会发的。

孤家寡人,抚恤金没人领,回头给英烈修建祭祀用的祠,保你死后也不会变成没饭吃的孤魂野鬼。

当然,如果能活下来那是自然,哪怕是残疾了,帝国也会安排你下半生的生活,给你安排一份残疾人也能做的工作自食其力。

军队的每个人都有俸禄,按职位高低俸禄也不同,按月发,将士们有两个选择:一,发到自己手上;二,让上面直接发到你的家里给你的家人。

这从生到死几乎全包了的政策令得所有人都无言了,活了一辈子头回见到这种类型的。

沃西走得是军功爵路线,并不会管一将功成背后的枯骨,也没法管,纷争千年,真要管,金山银山都不够的。少昊部唯一能做的便是保证不论你什么出身,只要立下足够的军功就能得到爵位和土地,并且这两者可以传给子孙。

少昊部的高层们倒是一眼就猜到了辛筝这是为何。

虽然立下军功辛筝也会给爵位,但她的爵位水分太严重了,水到了空前的程度,不给土地,不给免税、私兵等权力。当然,也不是一点优待都没有,但比起正常的爵位,与辛筝爵位配套的优待只能说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

惨烈的对比着实打击将士们的积极性,毕竟家国情怀不能当饭吃,人们打仗更多的还是为了升官发财。

吸引力不高,人才就不来了,为了增加吸引力,辛筝要么放弃面目全非的改良版爵位体系,要么从别的方向弥补。

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战争升官发财,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二字足以诠释战争的惨烈与这条路的失败率有多高,但这年头也没别的路可以选,总不能去自尽祈祷下辈子投个好胎吧?

只是不是每个军卒都是无牵无挂的孤家寡人,大部分人在战场上卖命为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前程,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希望自己赌赢,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个将,改善家人的生活。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是枯骨。

将不需要担心自己家人的生活,因为哪怕自己死了,得到的爵位和土地也足以让家人过好日子,但枯骨非常需要担心。

辛筝这种

做法的受众无疑更广,也更花钱。

识字的军卒自己写遗书,不识字也无妨,辛人识字,可以代笔。

几个少昊部的将领在校场前看着校场排成长龙的写遗书队伍,一名小将道:“宰辅这般虽能讨好很多军卒,却也愚蠢。”

同伴不解:“此话怎讲?”

“若不需要卖命就能养活家人改善生活,谁还愿意卖命?”小将道。“如今是防守,背后是家国,守不住便会国破家亡,他们或许还能拼命,但来日开疆拓土,会有几人愿为君王卖命?目光短浅。”

同伴们想了想人性,无法反驳。

“宰辅对权力太过苛刻与吝啬。”

“能用钱解决的事便不分割权力,虽然也没错,但她哪会永远都有那么多钱?”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小将看向一直没吭声的少昊螺,少昊螺一直在摆弄一块木板,这是用在梧城废墟里捡的木料做的,上面用有颜色的石头写满了斗大的字,都是军纪军规以及曾名《辛律》现名《人律》的刑律条文。

这是辛筝让人做的,理由是兖州每个人都要学习识字,她带来的十五万大军个个都识字,所以原沃西的军队也要识字。但沃西没有官序和专门给成年人学习的扫盲部门,就先凑合一下用这个。

“螺,你怎么都不说话?”

少昊螺回神。“我觉得,宰辅她可能就没想过主动对外开疆拓土的问题。”

“她那般野心勃勃,怎可能无开疆拓土之心?”

少昊螺苦笑道:“此次沃西并入王畿,她从头到尾都没有进犯我们,我们是自愿并入王畿的。”

虽然是少昊君离与少数几个人拍板做的决定,他们这些人是最后才知道的,但那又如何?

他们能因此说不吗?

辛筝一定不会强迫他们,会很尊重他们的自由意愿,然后非常利落的撤兵。

众人一时愣住。

少昊螺继续道:“还有,我问了一下那些兖州人,他们告诉我,我们来这里打仗有一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沃西人族是人族,兖州人族也是人族,大家都是人族,一方有难另一方应该伸出援手;另一个则是沃西若是沦陷了,战火会烧到兖州

,为了不让战火烧到兖州烧到他们的家园,所以他们来这里打仗。”

两个理由,前者说服拿情怀当饭吃的人,后者说服功利务实者。

少昊螺感慨道:“若以后宰辅她将入侵别人的战争给打成了占据大义的保卫战争,我觉得并非不可能。”

一名同伴忍不住问:“那你觉得,少昊诸国,真的要亡了吗?”

少昊螺纠正道:“不是要亡,是已经亡了,少昊诸国,以后都没有了。”

说到最后少昊螺看着那些衣着整齐的兖州军卒,目光甚为复杂。

求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劳师远征耗费不小,因而古往今来,求援者都要给援兵酬劳。但这一次,大概是自国这一存在出现,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求援代价。

人族大君撤退时羽族是最先发现的,毫不犹豫的给龙伯去了消息一起阻拦。

不论是王女好还是经桓都是擅用兵之人,行动都很快,奈何现实不尽如人意。

羽族兵少,不敢自己飞行耗掉大部分体力后再以少敌多的阻拦近三十万的大军,只能与龙伯合作,但龙伯不会飞,大家只能一起跑着去追,然后都被断后的人族军队给拦了。

一照面王女好与经桓便确定这是熟人,是沃西少昊部的本地军队,但这精神面貌是不是变得有点大?

这支断后的军队是精锐,悍不畏死的那种,利用梧城的地形拖着羽族与龙伯,两万人的军队拖了足足两天,拼到了最后,只有数百人重伤被俘虏,其余皆战死。

羽族与龙伯虽然解决了断后的人族军队,但梧城军民也跑远了,赢了等于没赢。

纵然心情极度不好,但王女好与经桓第一件事还是打起精神搞清楚人族那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少昊部的精锐自然是对得起精锐二字的,但战争打到这份上,半壁江山沦陷,再精锐的军队精神面貌都很难不受打击,不应该如此高昂。

作者有话要说:再聊聊日本核废水的事,作者这几天一直在看相关新闻,然后看到一条分析,日本倾倒废水,西方不是支持就是沉默的原因是因为它们自己攒的废料已经很多,快到极限了。

我:那就处理啊,嫌正常等它衰退太慢可以学学

大毛,埋地底再扔一颗氢蛋,一次性搞定无后患。

up:贵,没有扔海里省钱。

日本光明正大的倒了,它们就可以跟在后面倒,人们会记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不会记得后来吃螃蟹的人,因为太多了。

作者觉得正常人不能这么要钱不要命,以防万一我还问了一圈周围的人,都是命比钱重要,钱没了可以再赚,命没了钱再多也花不了,证明我的想法属于正常人的思维。

但又不确定作者这种命比钱重要的思维能不能套在白人的身上,这两年它们一直都在秀它们的思维模式和我们的差异有多悬殊,保不齐人就觉得钱比命重要。

阅读孰能不朽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孰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