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不朽」

第六十三章望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最后一堂课的钟声响起时望舒也马上结束了异域史, 家里有狗子的人得顾家,不顾家的话狗子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家给拆了。

望舒出教室后去打一份晚膳再回家的计划受到了一点干扰。

抬脚准备走人时被丹颉给拉住了。

她曾经以为自己会被安排去上天文课,结果倒也的确上了天文课,但学宫也同时让她兼了异域史课, 这个科目原本只是教无启和疍族的历史, 她来了后又增了元洲史。

你想听那我就教呗。

望舒非常淡然的接受了。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 元洲史的课堂上有大量的成年古妖,最积极最活跃的也是这些成年学生,尤其是丹颉这种从事司史职业的。

看得出来, 这些人非常好奇元洲第一王朝。

遗憾的是第一王朝太云遮雾绕了, 连建立的种族哪位都说不清楚,更别说有过怎样的辉煌,又如何衰落。

而且, 望舒觉得这些古妖应该比自己更清楚才对。

瞅瞅古妖用的度量衡吧, 其中一半与元洲诸族使用的度量衡重叠。

她能讲的历史更多的是元洲进入震旦纪之后的历史, 更早的历史?

如果说第一王朝是迷雾笼罩的话, 那就第一王朝之前的太古那就是深海, 鬼知道里头有什么东西。

望舒在朔那里看到过不少关于太古纪的神话,总体宛若痴人呓语。

比如远古桃源乐土, 这个大概是人们对于苦难生活的美好期盼, 桃源乐土四季如春,繁华富庶, 树上结的是肉, 河流流的是奶和酒。

比如世界一片冰雪死寂, 神于严寒中苏醒,创造万物,这个是比较主流的, 不一定是神造,也可能是别的生命造甚至没有神造,但每个种族都有关于世界之初是冰雪世界的传说,对了,同样一致的还有洪水。

比如太古时代曾有过非常繁华的文明,但战争摧毁了一切,战争双方有的是人,有的是神祇,其中还用到过一类奇特的武器,名字各有不一,但描述倒是很有意思的高度相似。

一柱炽热的烟雾火焰,像一万个太阳般明亮,熠熠冲天而起...

是一种无

人知晓的武器,是钢铁的雷霆,死神的信使。亡者的肢体烧得面目全非,只有头发和指甲掉在一边,陶器无故地崩碎,飞鸟的羽毛也变成惨白,天黑以后,所有的农作物受到侵袭...

....开始刮起猛烈的狂风,呼啸而起,带起灰尘、砂砾,鸟儿发疯地叫……似乎天崩地裂。

太阳仿佛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在广大地域内,动物灼毙变形,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叛民与敌军俱倒毙,唯有暴君仍旧屹立。

最后一段传说堪称神奇,神话传说一般都以反派被打倒为结局,这一段就不走寻常路,叛民拉着暴君同归于尽,结果所有人都死了,一切化为废墟,暴君仍旧活蹦乱跳的。

让人不太确定结局究竟属于那种。

说邪恶赢了吧,所有人臣民叛民统统死光,只有君王还活着的王朝....堪称孤即国家的完美诠释。

国家只剩下君王一个活口了,可不就孤即国家吗?

说邪恶输了吧,所有人都死了,而暴君活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怪诞神话,让人实在很难对其抱以信任。

或许这些神话里真的包含着某些信息,但没有人能提炼出其中真实的部分,就等于都是怪诞胡编。

而且也对不上一些古老岩画。

元洲有发现过一些不知道什么时代留下的岩画,岩画里的智慧生物用的工具非常简陋。

当然,岩画的可信度也很值得商榷,原因无它,其中一些岩画上的动物,根据人还有一些东西与动物的比例,那些动物....举个例子吧,岩画里有画一些蛇,体长普遍超过百丈,甚至有千丈的。

让人颇为无言,诚然,元洲在蛮荒纪时代怪兽满地跑,甚至现在不少人迹罕至的地方仍有怪兽,但那些怪兽撑死也就几十丈高,几丈高。

千丈巨蛇,请问它怎么在这颗星球上生存的?

或者该问,它怎么进化出来的?

青婧明确表示过,体型越是巨大的生物吃得也越多,需要更大的生态来供养,典型例子就是一座山头不会有两只猛虎。而要进化出巨无霸的体型,需要的生态太夸张了,哪怕是生态比陆地上还复杂的海洋里

都很难出现这样的巨兽。

总结:大荒的生态太小了,理论上不可能进化出那样的巨无霸,岩画的内容要么是夸张手法画的,要么就是太古纪的星球生态有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进化理论有问题?

这个问题望舒问过,青婧的回应是撸起袖子教育师妹。

为什么蛮荒纪时怪兽满地跑,现在很少了?

答曰:智慧生物要生存要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第二三四王朝一直都很努力清理那些怪兽,第一王朝时估计也一样。

更通俗点就是那些体型巨大的动物们很危险,会威胁到聚落,怪兽的肉很多,所以被智慧物种们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下吃得濒危了。

言归正传,继续说历史。

蛮荒纪比太古纪好多了。

至少知道曾经有过第一王朝,你说第一王朝有过哪些王,发生过哪些事件?名义统治疆域多大?实际控制疆域多大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推行什么样的制度?

答曰:皆不知。

元洲诸族连第一王朝的建立者是哪位都不确定,众说纷纭,何况这些细致的东西了。

第二王朝,这个倒是比第一王朝清楚点,至少知道建立者是龙伯,但更具体的,知道龙伯抵抗力太差,没扛住冰期带来的天灾,内部崩溃。

龙伯末年时,也可能更早一些,羽族北迁,夺了龙伯王朝大片疆域,建立十二国,再后来其中的羽国统一了十二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羽族种族王朝,后来又往龙伯王朝的脖子上捅了最后一刀,将龙伯驱逐至北荒,而龙伯则在北迁后将北荒与辋川海以北的西荒之地尽数纳入版图。

大概历史顺序是如此,问具体的年份?

还是那句话,天知道。

龙伯王朝崩塌后流落北荒,遗失了太多的东西。

羽族王朝的历史倒是从十二国统一后很清楚,但不是每个人族都能够阅读到羽族的历史。

人族正史《大荒纪年》真正明确年份的记载是从炎帝东迁开始的,更早的时候,只能告诉你发生过哪些事,具体过程与年份,抱歉,自己脑补。

古妖对第一王朝后的历史很感兴趣,但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第一王朝的历史。

谁逃

命能带上所有家当?

因而古妖对第一王朝的了解也就比元洲诸族稍微好点。

在玄洲安顿下来后先知发现很多史书都没带出来,便趁着第一代的遗民还没死,让人收集了口述史,让幼崽们可以通过口述史来了解先人的辉煌、衰落、功过。

但口述史并不能和正史比,因而很多古妖以为元洲会有第一王朝的正史留下,有司史甚至想过通过元洲的历史来补全种族最早的历史,但司史们自己没法找到元洲的航路,为此在历史上司史们推动了寻找归乡航路的浪潮。

结果?

先知同意了。

当然,当事人元已经证明先知就是拿这事当幌子征召人手跟着元一起做了别的事,结果是写在史书上的。

也不知元当年是如何做到的。

先知对元洲的航路显然很在意,但元就是做到了没告诉先知航路却从先知手里得到了古妖帝国最精锐的力量,当然,也不排除元欺骗了先知,给了假情报。

就元的人品,不,是《大荒纪年》认证的炎帝的人品,炎帝不是做不出来。

当然,哪怕真的回去了元洲也不会找到第一王朝的史书。

元洲诸族都不是古妖,会很认真的记载自己种族的历史,但其它种族的历史,关吾鸟事?

是你自己将历史搞丢了的,旁的种族没有负责的义务。

“还有什么问题?”望舒好脾气的问丹颉。

丹颉问:“望舒先生真的不知道第一王朝时的都城在哪里吗?”

望舒无言。“第二王朝灭亡尚且超过一万载,何况第一王朝。”

两个王朝的都城这会儿早风化得连渣都不剩了。

阿不,龙伯王朝的都城可能还有点渣剩下。

龙伯王朝在第二王朝时的建筑喜欢用石料。

丹颉道:“我不是问遗址如何了,我的意思是,没有任何史料哪怕是野史提到它的位置吗?哪怕那个位置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望舒道:“没有。”

不论是人族还是羽族的史书里都没记载第一王朝的都城,龙伯的野史里倒是有一点疑似第一王朝都城的记载,但不是关于位置的,而是描述了一座人口非常多,也非常的金碧辉煌的大

城。

一座放到现在也算不得小的大城。

看得出来龙伯对那座城的心情很复杂,形容那是魔巢,是极恶之地。

龙伯的祖先一把火将那座金碧辉煌若仙境的城给烧了,大火烧了几个月。

考虑到古妖在第一王朝时的食谱,能理解龙伯的心情与做法。

换了任何人在翻身后都会想屠杀古妖,烧了古妖的城邑,绝了古妖所有的后路。

哦,对了,望舒怀疑焚城的不止龙伯的祖先。

因为她在龙伯的史书里看到过一份奇怪的盟约。

大意是太多的人口挤在一块,地盘养不下,因而决定分散元洲,去不同的地方建立聚居地,发展文明。为了以防万一,智慧生物请神魔见证,盟誓不论日后走到哪里,建立怎样的文明,纵使发生战争,兵戈相向,也必须遵守一条底线:永不相食,若有违,文明灭亡,永坠无间。

值得一提的是,盟约下并没有代表盟誓者们的种族名字,让人不太确定究竟是智慧生物包含了所有种族,亦或是,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如今的诸族。

大家都是刚翻身的奴隶,若是为奴的时间太长,可能原先的文明已经不存在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鲛人部族的时候,望舒曾好奇的提起在陆地上有一个关于鲛人的传说,鲛人会用歌声引路人迷航,然后吃掉迷失的路人。

鲛人告诉望舒,鲛人不吃智慧生物。

为什么不吃?

因为鲛人的祖先曾经盟誓子子孙孙永不食智慧生物。

丹颉不死心的掏出一卷莎草纸。“那你看看这个,元洲有没有符合条件的地方?”

望舒接过打开瞅了瞅,眼角不由抽了下。

看得出这应该是口述史的一部分,描述的是一座城。

如何如何繁华,如何如何金碧辉煌。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座城位于一条大河的中下游,大河发源于神圣的断云雪山,一路向南注入南溟。

元洲发源于断云雪山的河流很多,但一路奔腾注入南溟的大河就不多了。

城邑位于大河中游,紧挨着一条山脉,山系走向....

这座城邑东北有峡谷通向东北的广袤疆域,东北方向有一

片浩渺数千里的大泽,西北是群山环抱的巨大盆地平原,西南....

山脉东边是另一条巨大山脉,山系走向....两山之间有一条河流流经,冲刷出了广袤的平原,注入之前提到的东北方向的大泽。

山脉西边是另一条山脉,山系走向....

看得出丹颉抄的内容都是用心挑选过的,不是山脉走向就是大泽,全是一两万年里很难发生巨大变化的东西。

他的做法是对的,靠着这些山系与大泽定位,望舒还真圈出了一个范围。

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城选址都不是闭着眼睛瞎选的,需要考虑到很多的东西,疆域越辽阔要考虑的东西越多。

一个庞大帝国的都城选址标准,符合条件的地方真的不多。

“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丹颉期待的看着望舒。

望舒沉吟片刻,问:“我能好奇你为何如此执着都城遗址在哪吗?古妖日后若对元洲发动跨海战争,若能取胜,元洲所有史料都会对你敞开。”

以古妖的寿命,丹颉只要耐心,还真不是没希望等到那一日。

丹颉道:“古妖的寿命很长,我能等到那一日,但先知并不想等那么久。”

望舒疑惑的看着丹颉。

丹颉解释道:“先知生命最后一百年的时候他卸任养老了,我因为想了解过去的历史去寻了他,照顾他到最后的时候。若说别的遗民希望回归故土是希望打回去,收复河山,那么先知对归乡的执着只是单纯的想要埋骨故国都城遗址,他不想等几千年。”

望舒瞅着丹颉,从血液流速、体温、激素分泌等情况能够看出丹颉虽然紧张,但没撒谎。当然,也不排除丹颉是只老狐狸,撒谎不打草稿且稳如老狗。“如今的人族王朝,也就是元洲第四王朝的王畿范围。”

“谢谢。”丹颉非常真诚的道谢,顿了顿,又带着歉意的问了一个问题:“你在元洲可曾听说过一个叫寻的奇人?黑发绿眼,和无启生得一般模样,不论受怎样的伤都会转瞬愈合,博学多才,仿佛什么都知道。”

努力回忆了下,丹颉又补充道:“对了,有的时候祂的身上会出现植物的枝桠,亦或是树纹,一直在追杀一

个叫修的公蛇。”

望舒不认识,也没听说过,但那不论受怎样的伤都会转瞬愈合有种莫名的既视感。

【元你确定你只找过我?】

【你当合适的容器是野菜吗?我很确定。】

“不认识,没听说过。”望舒好奇的问。“她是谁?”

丹颉回答:“我也不知,是先知让我寻她的。”

他有怀疑过那人是否古妖始祖,不然不能从第一王朝灭亡后活到如今,是的,先知非常笃定那女子先知还活着。

可那女子的形容分明是无启。

但他了解过无启,无启的寿命不过两千余载,不可能从第一王朝活到第四王朝。

***

离开课堂后望舒去食堂打了一份肉食分量十足的晚餐,一回到给自己的宿舍小院便看到四只半大的狗子冲了出来迎接,还有一只翻着墙想跑,望舒将晚餐交给四只狗子,跑过去将想跑的狗子从墙上拽了下来。

“大吕别跑,我带了你最喜欢的牛肉,不想吃吗?”

狗子不由露出了纠结挣扎的神情,然后被望舒抱回了食案前,打包的晚餐已经被四只狗子带到了食案前,还叼来了自己吃饭的盘子期盼的看着望舒,便是大吕在被望舒放下后也去叼了自己的盘子回来。

望舒将食盒放到案上,将里头的食物都取了出来,一一夹或舀了一部分到狗子们的碗里。

看到牛肉狗子们的眼神纷纷亮了亮。

古妖的肉食种类很杂,但最主要的是五种。

第一种是兔肉,古妖养殖着一种巨型兔子,一只体重能超过四十斤的兔子,兔毛又长有蓬松,是纺织材料,肉毛两用。兔子肉味道也很好吃,但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

第二种为豨肉,这个吃得最多,同理,再好吃也不能天天吃。

第三种为羊肉,可以偶尔吃。

第四种为牛肉,不是每天都有,比羊肉更难得。

其中狗子们最喜欢的便是牛肉,有嚼劲,但很多天才能吃一顿,其次是兔肉,肉质很嫩。

虽然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望舒三个月的教导也不是白费的,狗子们等到望舒说可以吃了才开动。

大吕吃得最快,几乎都不嚼的

,几口就吞完添干净,吃完就想跑,没跑成,被眼疾手快的望舒给拽住了尾巴,将狗子拖到了为它准备的小书案前,摊开一卷莎草纸。“既然提前吃完了,那就复习一下,等会要考试的,有字不认识的话要受罚的。”

狗子回以生无可恋脸。

元忍不住道:“当一条狗也要读书识字识数,它会不会后悔没有降生为植物?”

“读书使人明智。”望舒理直气壮道。

“是啊,使人明智。”元加重了人字的读音。

“大吕这么聪明,我教它识字它都能学会,这么好的脑子不学习太可惜了。”

神子们的脑子普遍比普通人好上不少,哪怕降生为狗子,也是一条聪明的狗子,但是——

“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教狗子读书识字的人。”

“它要是学不会我也不会教,这不是它学得会吗?”

学得会和喜欢学是两回事。

可惜每个厌学的崽崽都扛不过想让崽崽读书的父母,狗子也同样反抗不了好为人师的望舒。

将狗子按在书案前望舒便回去用餐了,不时看一眼试图装死逃避学习的狗子,用眼神警告狗子认真学习。

作者有话要说:大荒的地层标本库里你能挖到任何你想得到和你想不到的巨无霸怪物,包括恐龙。

怎么进化出来的?

谁规定一颗星球上的物种必须是原生的?

阅读孰能不朽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孰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