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不朽」

第二十六章九方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过年必休沐, 不论多么剥削的主公在过年的时候都会消停几天,让人休息几天。

对于氓庶而言,过年也是个好日子。

过年的时候会杀年畜,是氓庶一年中难得的可以吃肉的日子。

九方燮曾经自然是不愁肉吃的, 但自他上了盗趾军的贼船便过上了苦哈哈的日子, 有得吃就不错了, 更多的就别做梦了。

下面的军卒还能在休息的时候去山林里打点猎物打牙祭,九方燮却是完全没这个时间,二把手尚有按时休沐的时候, 一把手全年无休。

从年头到年尾九方燮便一直在发愁下面十几万张嘴吃什么。

十几万张嘴。

虽然盗趾军来到澜州, 最终交给他的时候不足万人,但借着辛筝的暗中扶持,九方燮重新占据了一块地盘安顿盗趾军, 虽然没多少平原, 多是山地, 但望舒从海外淘回来的金笋(甘荀, 胡萝卜不同地方称呼不同)、凉薯、树薯却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三样作物都可以做为充饥的食物,并且没一样和粟麦禾要求必须平地才能种植, 不仅不要求种植的地形, 产量还高。

还有黑皮柘与各种香料,同样不挑土地, 山上也可以种植, 虽然不能直接吃, 但加工后可以换来许多的物资。比如黑皮柘是炼糖的原料,出糖量比北方的麦芽、南方的本土柘更高,香料亦然, 九方燮开发了香料的各种用途,其中最重要的是用途便是食。

将香料加工为调料,没人能拒绝。

民以食为天,除了传说中的无相,大荒的所有物种都需要进食。

这种做法收获了辛筝一封洋洋洒洒的褒奖信:思路真广,别人拿来熏香,你拿来开发怎么吃,但,干得好。

只有贵族才会熏香,非贵族买不起也舍不得花钱在这种烧钱的奢侈上,但吃就不一样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人都会犒赏自己,弄点荤腥打牙祭,发现有让食物更好吃的调料,本来有钱的会恨不能天天吃有调料的食物,没钱的也会偶尔打牙祭犒赏自己。

前景比单纯的香料更加宽广。

手里有了诸多优势,九方燮一番思考后

干脆避开了有城邑的平原,专心往群山中发展。

山里交通不便,耕地也少,但可以避免引起帝国王侯贵族们的警惕再来一次联军攻打,而且在山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平地,群山之中是有许多山谷的,虽然山谷面积一般都不大,但山谷数量可观,聚少成多。

对此辛筝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还建议九方燮在山谷里筑城,再于山中修建道路将城修建起来,进可攻退可守,最重要的是可以开发资源,帝国主要开发的土地都是平原地带,山地这类地形开发得少之又少。

九方燮收到信时总觉得哪怪怪的。

听说过也见过开疆拓土的王侯,但思考怎么将没人的山地地形给开发出来的王侯....真不多见。

但九方燮也没更好的选择,盗趾军那会儿的处境太难了,除了没人看得上的山地,也没有地方能容他们。

澜北大疫令得澜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同时也为盗趾军带了机会。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最容易变成移动的疫病传染源,经常有军队出征,却因为疫病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太多而被迫撤兵。望舒加入盗趾军后献上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防疫措施,让盗趾军免于疫病之苦,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

盗趾活着时将望舒给的防疫措施给落实得很好,数年下来形成了习惯,让盗趾军在澜北大疫中受到的损失最小,且有余力接纳难民。

自山鬼处得到治疫方子后九方燮将方子散播了出去,并赠医赠药,试探出辛筝财力惊人的同时也为盗趾军在澜北邀揽了足够的名声,洗掉了帝国对盗趾军名声的诸多诋毁。

能够将治疫方子无偿散播不用于牟利,还为穷苦氓隶赠医施药,怎么都不可能如贵族们所说一般的邪恶。

洗掉了污名,自然会有人来投。

辛筝在得知后给九方燮出了一招:干等着太没效率了,派出人手去那些奴隶众多的贵族庄园里帮助那些可怜的田奴。

每一个贵族都在自己的势力地盘上拥有大片肥沃的私田,都是该地最好的地,面积惊人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有人来耕作。哪怕是最低级的下士,也有上百的奴隶在自己的

私田上耕作。

到了大夫这个层次,为他们种地的田奴更是动辄过千,甚至过万。

拥有数万田奴的都是大贵族,就比较少了,大部分集中在冀州,那里有帝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奴隶自然也是最多的。

只要派出的人给力,一拉就能拉走一窝,远比守株待兔来得有效率。

虽然觉得辛筝这主意太损了,但九方燮还是欣然接受了,损得太好了。

对于怎么拉奴隶加入自己的造反队伍没有比盗趾军更擅长的组织了。

盗趾能够一路从冀州打到蒲阪,并且越打越壮大便是拉拢了沿途的奴隶们。

不想造反杀掉主人的奴隶不是好奴隶。

采纳了辛筝的建议,成绩喜人,不到两年加入盗趾军的逃奴们便将盗趾军的地盘给扩大了好几倍,最后还是九方燮发现人再多就要撑死了喊停,盗趾军的人口才只十几万,不然还能翻个几番。

纵是如此,短时间吸纳如此多的人口,还要保证这些人口都能吃上饭——毕竟是打着解放奴隶的口号,自然不能效仿奴隶主让奴隶吃草——拥有数百年寿命,离衰老还很遥远的九方燮头发生生白了好几根。

保证不饿死人已是极限,要么自己在种地时抓蛇虫加餐,澜州气候温暖,蛇虫鼠蚁满地爬,要么等过年。

九方燮以军事化管理所有人,将人分为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前者在农忙的时候需要下地帮忙,非农耕的时节则将大部分花在训练与巡逻上,不仅要防山贼与帝国的贵族们,还要防动物,澜州,确切说是整个帝国南部毒虫猛兽太泛滥了,不当心点,猛兽能钻进棚屋里将人给叼走。

非战斗人员除了每个月抽出几天接受军事训练,别的时节,农忙时便下地,农闲时则是筑城与修路修水利。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但对于曾经是奴隶们的逃奴而言这样的生活却是很快乐。

在盗趾军里干活是为自己干,筑的城是自己住,修的路也是为了自己,修水利还是为了自己,而且干完了活不用吃草,有饭吃,虽然不可能顿顿吃饱,但也没有人会饿死。

九方燮为未满十岁的孩子与超过四

十岁的老人(这个可以忽略,除非是贵族的亲信,否则正常奴隶活不到这个岁数)提供一定配额的食物,当然,哪怕是孩子,每天也要抽出半天时间干活,剩下半天则是去官序学习。

成年人没有配额,但只要干活就一定有饭吃,不劳不食,而劳动一定会有回报,根据干的活会得到不同的贡献值,贡献值可以换成食物和布匹。

这套做法推行起来也不难,盗趾活着时就是类似的管理制度,九方燮只是在盗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于他选择延续与完善盗趾曾经的做法而非推翻,盗趾军的老人们也很满意,对盗趾临终前将盗趾军交给一个加入不久的前贵族也没刚开始那么大意见了。

要让人对生活抱有热情就得给人以后会更好的希望,九方燮不能让人过年还啃杂粮。

人族的下层贵族与庶人地主并不能像大贵族一般天天吃肉,因而过年时会杀年畜,将养肥的了家畜在过年时集中杀掉,或是冬狩猎取大量的肉食。

九方燮做为一个成熟的大人,两个都选。

种植辛原甜象草和猪草当饲料养鸡鸭鹅养豚,前三者过节时用来打牙祭,让大部分人都能尝到肉汤,后者则是过年时集中杀。

修的渠和池塘水库里养了鱼,过年前将大鱼都捞上来。

组织人手进山放开了狩猎。

九方燮送走鹄带领的狩猎队后便向食堂走去。

为了节省资源,盗趾军用餐都是在集中在食堂解决,同样多的燃料,大灶大锅能够煮更多的食物,烧更多的水。

食堂前有一片能容纳数百人的空地,空地上摆着许多的食案与木墩草席,让来用餐的人可以有个地方坐,但哪怕分批用餐,人也还是很多,因而仍旧有不少人在蹲地上用餐。

食堂打饭的碗都是特别烧的陶碗,说是碗不如说是盆,饭和菜都在一个盆里,没有食案,端在手里就可以吃。

不过今天所有人都吃得有点不专心,眼睛不由自主的往旁边跑。

空地的西边被清了出来,摆着许多的架子与盆,一头又一头的肥豚被绑起来嗷嗷叫着,然后被一棒子敲晕,杀豚匠干脆利落的一刀捅下结

束肥豚的生命。

待豚血流得差不多后立刻有人将豚解下来搬到烧开的沸水那处褪毛处理下水。

下水也不会扔掉,而是洗干净后弄熟了吃,也因为是下水,都是取出来后洗干净后马上拿去厨房做成食物给众人先解馋。

九方燮虽然不饿,但闻着下水的香味也忍不住用贡献值打了一盆饭一份猪肝一边端着吃蹲下来看了好一会杀豚。

豚肉用贡献值换不了,或者说,逢年过节时杀的所有家畜的肉都换不了,那是给所有人的,不需要用贡献值换,逢年过节时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尝个味。

九方燮将猪肝吃完的时候食堂已经宰了两百头豚,还没宰完,后面还有几百头豚待宰,而这还只是这座食堂的宰杀量。盗趾军十几万人没法全部驻扎在一起,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每个营地都有一座食堂,都在忙着杀豚。

养了一年的可以出栏的豚都会在这几天杀完,超过五千头豚,杀豚匠都换了好几个。

得到的肉在年宴后还有剩的话便用夷彭列岛送来的海盐腌制,再挂到厨房的顶上,食堂的灶昼夜不惜,不是在烧水就是在烧饭,整日烟熏火燎,豚肉很快便会脱水,可以保存很久。

这是辛原派来的先生与胥吏们带来的,不同的是辛原是将肉挂起来,辛原的自然环境会让肉类很快脱水,澜州是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单纯的挂起来,要不了多久肉便得坏了,盗趾军的人无师自通了用烟和热来给肉食脱水。

因着肉里用了重盐,根本没法当食物吃,食堂都是当盐的代替品来卖的,主要面对的食客是干重体力活每天大量流汗的人。

年宴的时候自己要吃一大碗肉,饭也要多吃几碗。

九方燮心里如此道,一年难得的几回吃肉的日子,必须多吃几碗饭。

圈养家畜的方法虽然比散养更省人力和土地,但在填饱肚子之前他不可能增加养殖家畜的人手。

像以前那般日日有肉可食的日子注定只能存在于梦中,哪怕是如今,想起曾经的生活,明明没过去几年九方燮却有种隔世的恍惚感。

吃完了,九方燮将自己的碗和

箸分别放到两个大号得可以让两三个人一起洗澡的大木盆里,待盆里的碗攒得差不多后食堂工作的人会往盆里加沸水和冷水,加入皂角浸泡再清洗。虽然大部分碗乍看仿佛根本不需要洗,不管是米粒还是汤汁都一点都不剩,干净得跟已经洗过似的,让旁边用来倒剩饭的泔水捅成了摆设。

吃饱了回去继续干活。

年节将至,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还没走回书房就被人给拦住了。

“盗头,香榛岭那边出事了,那些难民发生了骚乱,想冲击香榛岭。”

九方燮闻言不由头疼,大过年的就不能让他好好过一个年吗?

时隔数年,澜北在经历过一次大疫后又一次落入了瘟魔的魔掌,且这一次不止澜北倒霉。

从东边数州传来的疫病在整个澜州蔓延了开来。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必有大饥,从别处传来的大疫虽然跳过了大灾,却没漏掉大饥环节。

为了解决饥荒,毫无悬念,澜州诸国打起来了,军队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为瘟魔的肆虐提供了更好的温床。

是危机,也是机遇。

九方燮选择接纳流民。

香榛岭是盗趾军势力的边境,过了香榛岭便是盗趾军的地盘,也因此九方燮在香榛岭设立了的关卡。

流民要加入盗趾军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氓隶出身,不能是贵族。至于如何判断是否贵族,简单,先看发育,发育得好长得好看身材高大健康的大概率是贵族,再看皮肤和手,贵族不事生产,皮肤都很白,手上哪怕有茧子也是习武的茧子而非干农活的茧子,习武留下的茧子与干农活的茧子还是不一样的。

二,必须在香榛岭修建的缓冲营地隔离一段时间,确定没有染疫,毕竟这回的疫病没有治疫方子,染上了就只能等死。九方燮不能拿自己人冒险。

但缓冲营地的屋舍有限,不可能无限制的接纳人进去隔离,因而人多的时候需要排队,但也不需要等太久。

最开始时是如此,但后来就不了。

疫病太危险了,很多城邑都驱赶外来者,这种情况下还接纳流民的盗趾军便相当难能可贵了,

流民一窝蜂的涌来。

接纳了两三万人后九方燮便想将香榛岭给封了。

人力是资源,但人多了也不全是好事,他没那么多资源养活涌入的更多流民,然而辛筝让他继续接纳流民,有多少接纳多少。

秋初时更是自北方送来了数十万石粟麦,那个叫虞的人在青水流域溜达了一圈,几乎买光了青水所有国族市面上的存粮,随便分盗趾军一点便是数十万石。

秋末时夷彭自南方而来,也带来了十万石粮食。

你有钱,你任性。

九方燮继续接收流民,到最后香榛岭外的流民越来越多,多得让九方燮心里一直慌,人太多了,他头回发现原来澜北底子这么好,数年前又是战争又是大疫,还有这么多人口。

更无奈的是,连澜州澜州东部、西部与中部都有流民赶来,南部还好,因为扶风国也接纳流民的缘故都跑扶风国去了,隔离确定没问题后都被扶风侯送去修海堤了。

九方燮一直防着香榛岭出事,本以为怎么也能拖到年后,不曾想年前就爆发了。

第一座隔离营地不够用后他正加紧修建第二座,第三座,反正香榛岭群山起伏,隔离放在不同的山头不用担心施工者接触到流民。

也因为进营地隔离的人一直在增加,香榛岭外人虽多,整体还是稳定的。问题是,澜北不止盗趾军。

能够如此源源不断的接收流民,存粮是必不可少的。

最近的一个中等国家的权臣兼大贵族带着自己的军队来了,没亲自动手,更没攻击香榛岭的关卡,而是攻击等待隔离的流民,驱赶流民冲击香榛岭。

九方燮恨得牙根痒痒却也不得不去解决问题。

赶到的时候正是亘白1121年的最后一天,本该是过年吃肉的日子,香榛岭的守军莫说吃肉了,连汤都喝不上。刚刚击退了一波流民冲击,让流民留下了百来具尸体,但流民太多了,这么点损失根本没什么影响。

只要那些贵族联军不退兵,这些流民迟早会重新冲击香榛岭。

九方燮站在瞭望台上一边守岁一边望着山岭外的流民们,太黑了,什么都看不到。

流民虽然也会生火,但不是什么木料都能

烧起来,砍伐的树木至少要晒一年才能拿来烧,想直接烧就只能捡拾枯枝落叶,但流民太多了,枯枝落叶根本不够,便只有流民中强壮的能有火堆——抢了别人的燃料。那几处篝火稀疏得可以忽略不计,反倒是更后面的军队营地看着有烟火气多了,篝火的数量多出百倍不止,距离近的话还能听到丝竹之声。

通过篝火的数量很难判断具体多少人,当然,哪怕是白天也没法看清外面有多少流民,太多了,一眼望去尽是人山人海。

不过九方燮也有自己的方式,扭头问小吏。“外面大概有多少流民?”

小吏回道“约莫六万,只多不少。”

九方燮无语了一瞬。“传令下去,告诉流民,一个敌军甲士的头颅换十个马上隔离的名额,徙卒三个。”

他的年夜饭算是黄了,既如此,他要敌人未来到死亡的那一天都别想好好吃一顿饭。

阅读孰能不朽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孰能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