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凤倾城再战天下」

第390章 筹集物资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什么?这个时候?”凤倾城不由眉头皱了起来,“火速传令,劝返,并告知东梁极寒可能,朝廷正在全力备战!”

“这。。。,陛下,若是他国知道的话,这购买物资一事,怕是不好处理了啊!”顿时不少的老臣面色忧虑的道。东梁虽然战事停歇了近两年,但反复的多雨天气,使得经济恢复的不是那么理想,百姓勉强果腹,得以活命,但现下面临的大局,没有外援的话,怕是物资难以为继。

“这事朕另有安排,散了吧!把布置下去的事情做起来,如是有了耽搁,出了人命,无不可违抗的原因外,朕要追究到底,任谁都不得说情!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现下就请辞官而去,让有能力的人来!散朝!”

议政厅,凤倾城和摄政王凤霖烨端坐上位,闻风而来的数位内阁大臣和董相爷,大司农韦闻珏等人云集毕至,“皇上,各地赶工挖地下防御来得及吗?”董相面色复杂的率先开了口。

其他财物倒是好说,唯独口腹之欲不能等待,若是能把百姓安置在地下庇护,那严寒倒是可以抵挡一二,只是谁也没敢想把东梁百姓的十之六七安置地下去,这是多疯狂的事情?就如建皇陵吧,一代帝王的皇陵就得十余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做。

“不用担心,这里有一图,大家看看,”凤倾城取了一张好似地图似的大张着内侍挂上,“爱卿们请看。”

这明显就是一张东梁舆图,山脉河流都是齐全,唯独那散落其间的一片片阴影不知何意。

阮玉成上前解惑道,“这一片片的乃是地下溶洞,勘测已久,被钦天监归纳了出来,做记号于图上,若是稍加整理,就可以作为临时庇护之所,可免去大量的挖掘工程量。这是其一。

没有那地下溶洞的平原地带,采用地窖式挖掘,后期修整,可以延长时限,最大限度的安置人口。这是其二。

第三,下沉式挖掘,还可以远离冻土层,适当保温,用于种植蔬菜或是薯类,做好开春育苗,缩短作物种植时间,或是集中纺织、手工,为日后重建家园,也有一二准备。尤其那地瓜,其茎叶可以当做蔬菜食用,根茎可为粮食,可以试着地下种植些。”

也就是说,民众不是简单的躲避极寒天气,还可以做些种植,缓解食物或是物资压力?众人不由意动。但物资缺口那么大,这民众集中起来,不是更会出了问题?

“无需担心,用军队挖掘后分小组包干管制,按照人口分配物资,可防止有那贪婪之人独断专行,又可军事化组织管理。”凤霖烨解释道,这就是充分利用驻军力量的原因。

“陛下,咱们的田庄之上还有些许的存粮,看看可否用的上?”董相等人面色肃然道。既然这最大的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那剩下的事宜,众人也想尽些才智和力量。

“这自然是好!”凤倾城不由抚掌道,其实她也只是料到冬季极长,物资匮乏问题,至于明年是否风调雨顺,还是未知之数,显然眼下不易商讨这样的问题了,现有的问题就已经压的这些老臣们乱了方寸。

“各地调集的物资,到位的有了一些,估计勉强撑到开春是可能的,”她拿起了手边摆放的一份报表,递给了摄政王凤霖烨,凤霖烨接过,凤眼扫视了一遍后,不禁面色转喜起来,“倾城,这是。。。?”

凤维蕴不由上前伸手接过,快速了浏览了一遍,“哎哟,有救了!”

几个老头子赶紧凑了过来,瞪大了眼不敢相信,“这,这是。。。”

那份报表罗列了简单的几行字,各色杂粮若干,布匹若干,银钱若干,总数不及张居常罗列的半数之多,但显然这样极短时间里,能够凑出这样的数目来就是极为不易的了。

加上国库存的,各处田庄拿出些的,西北贸易积累的银钱,鸿林学院收集的草药,牧业皮草等物,还有东北贸易中心存下的皮毛肉干儿,东津王的铺子自他国收罗而来的各种布匹,粮食、咸鱼、菌菇等等,董七商贸运输之便带回的五花八门的海产、食盐、物件儿,不说住够应对需要,但勉强撑段时日还是没大问题的。

这些物资来路很是简单,就拿那巨量的杂粮菜干来说,是老虎村里每年收获后必存放三分之一于山洞内,还有各地的田庄和铺子,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存货于地窖或是自然干燥的山洞中,这些年来积累下来就是一笔极大的数额。

还有那收获的木薯粉,随着年成转好,消耗量渐渐减少,除了各地的食为天用来添做粥料,几乎没有动用,村长却每年都带人收了种。有人问他作何用途,他却笑而不答。

不仅如此,现在遍布全国的田庄和铺子周围,都有木薯和苎麻做成的绿色屏障。那哪里是随意布置的东西,都是可以随时取用的粮食和织物啊!

饥荒后,遍地的地瓜、包谷解了无粮的困境后,一度退出了人们的餐桌,甚至于成了牲口的口粮,但老虎村的村里村外还是保留来了一定的种植量,收来的地瓜做成了干子或是磨成了粉子,或是加工成了耐储存的粉丝,也收了存放满了好多处的山洞。

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之积,谓之悯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东梁的内战迁延多年,根基薄弱,几乎存粮不足一年,可谓穷之又穷了!这超乎寻常的庞大数目,皆是多年有备无患而为之,不想这么快就得动用了!

“食盐还是相对不足啊!这两年来,盐场那天气不好,阴雨和台风多,制盐几乎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食盐缺口颇大,还需要于东南李家商议调拨事宜啊!”赵阁老有些忧虑,胶东盐场,这几年出息不好,虽然有些许漏洞,但根本却是天气和管理的问题。这姬长风重新占据了要道,食盐价格上涨了三成,对于朝廷来说,也是颇为巨大的开支。

“西北侧有一处山地盐场,已经着人开采,很快就会供盐上来,大概可以补偿半数的缺口。”摄政王凤霖烨道,听倾城说那玉昆东南向,毗邻渔阳城的一处山头,就是露天的盐矿,原来是那玉昆的地界,现在朝廷接手,他们已经派遣了万人军队进驻开采盐矿。

“这!这!实在太好了!咱们东梁有救了!”不少的老臣不由抚掌称道。

“对了!皇上,那东南六城处。。。”欢喜之处,老迈的顾老太傅冒出了一句话,还未说完,场面忽而冷凝,甚至于一向交好的礼部尚书冯计征也有些顾虑的拉了拉老太傅的衣袖。

这位老臣一生忧国忧民,但此时也不看看新帝的立场和处境,如何能让她不计前嫌拉拔那姬长风?就算伸手去拉,那姬长风能够领情了去?

“老太傅忧虑的是!那东南六城和安乐候那儿,俱是按照朝廷布置的方案传了一份过去,其余的事项,就看他们自己的了!”众人的神色自是落入了凤倾城的眼底,她不由淡然一笑,最是纯粹忧国忧民的,莫过于这位老太傅了,他眼里没有那军阀壁垒,有的只是东梁百姓与国土。东梁有这样的老人,也是国之大幸!

“那就好!那就好!皇上圣明!”老太傅不由的嘴唇哆嗦了几下,俯首喃喃低语道。

阅读舞凤倾城再战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舞凤倾城再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