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卧槽,阿星是包租公包租婆的孩子?”

“这个解读让我有点懵逼!”

“但是有理有据啊!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是啊!”

“突然觉得我们看的好像不是一部电影!”

“没毛病,看了影评之后,我就觉得我看了一部假电影!”

“我只觉得搞笑,打的爽,然后你告诉我,阿星特么的是包租公包租婆的儿子?还告诉我我,这些都特么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做梦?”

“我做梦都想不到这么多!”

伴随着《功夫》扩大放映,伴随着观影人数激增,对电影的解读可以说也是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甚至很多连李易看了都一脸懵。

比如有某位影评人解读的角度更是让李易完全傻眼。

“武侠是成人的童话,而狗导演的《功夫》,则是男人的寓言。

要理解导演写的这则寓言,首先要明白,在电影中,胖子和火云邪神其实是一个人,他们都是主角的化身。更准确地说,胖子是主角虚伪软弱的性格的化身,火云邪神则是主角邪恶强大的**的化身。别急着杠我,下面详细解说。

虽然在网上的介绍中,给《功夫》的各个角色都赋予了名字,但在电影中,主角、胖子、哑女都是没有名字。这样无名化的处理,让角色多了一种象征意味。以下,我以男人称呼主角,在电影中,主角就是所有男人的象征。

让我们从头说起,当男人还是男孩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乞丐。乞丐向他兜售武功秘籍,并说他骨骼惊奇,是百年一遇的练武奇才,要将惩奸除恶,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交给他。

注意,这里乞丐的话中有这么一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很重要,后面的包租婆也说了这句话。

男孩花光积蓄,从乞丐那里买来了一本《如来神掌》后,便开始刻苦练功。

这个小男孩,不就是曾经怀着武侠梦的我们吗?当曾经的我们,拿着一棍木棍到处咿咿呀呀时,是不是也曾幻想过,有一天能获得一本秘籍,练成绝世武功,从此到处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维护世界和平呢?即使我们终于明白,这世上没有秘籍,也没有绝世武功,但我们依然想强大自己,好让我们面对不公时,能够挺身而出。

很快,男孩开始实践他的大侠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武侠中最常见的桥段――英雄救美。然而,真实的世界不像武侠那样,坏人总被好人制服,真实的邪恶要强大得多,真实的自己也要弱小得多,那树叶的飘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凌空劲,只是风在流动。

当大侠的幻梦被尿滋醒,巨大的屈辱驱逐了内心美好的愿望,邪恶展现出了它强大的力量。于是,男孩也开始向往邪恶的力量,他不要做没有力量的好人,他要做强大的坏人。

可是善与恶的内心斗争,让男孩既做不成好人,也做不成坏人。

多年以后,男孩变成了虚伪软弱的男人。这个虚伪软弱的男人,展现出来就是一个胖子!

《功夫》中高明的地方,就是将主角内心的性格与**,外化成具体的角色,这样主角的心理变化,就能通过角色间的互具像地展现出来。胖子就是男人虚伪软弱的性格的化身。

为什么说男人是软弱的呢?我们看,男人欺负人的时候,总是挑选那些看起来弱小的人。他先是踩爆的小孩们的足球,然后勒索大一小酱爆,勒索酱爆时,还要唱红白脸。挑选单挑对手时,也是找最弱的,但哪一个出来,他都不敢动手。就算是被包租婆和金丝眼镜打,他也不敢还手。

为什么又说男人是虚伪的呢?因为他每次欺负人反被欺负后,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来欺骗自己。

在那个残酷的世界中,软弱的人是要受人欺负的,所以他把自己的软弱伪装成了凶狠,于是软弱外化出来,却成了一个胖子,这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明白了胖子是男人虚伪软弱的象征,就会明白,他们去杀包租婆时,为什么扔出去的刀,为什么总会扎到男人自己,因为他的凶狠是装出来的。当他想要伤害别人时,因为软弱,受到伤害的反而是他自己。这一段看似搞笑,其实大有深意。

当男人一次次被自己伪装出来的凶狠伤害,他看清了自己的软弱,所以越来越讨厌跟着自己的胖子。

这个世界,满街都是钱,到处都是女人,但这些都只有凶狠的人才能拥有。

当那些推崇丛林法则的人开着豪车搂着美女,全世界都开始学习狼性法则。

所以,男人决定要变成真正凶凶狠的人,要变成真正凶狠的人,就要跟自己的善良告别,所以男人要打劫哑女。

在《功夫》中,哑女是男人心中美好愿望的象征,棒棒糖是善良的象征。

男人抢劫哑女的这一段,导演显然用了心了,可以说拍得极为感人。导演挑如此青春美丽的演员来演象征着男人心中美好愿望的哑女,简直是神来之笔。

或许这也可以看做是男人心目中的白月光,一切美好的开始!

当穿着白衬衫,带着纯净笑容的哑女出现在街头,我愿有一切美好的词汇来形容她。正是哑女的这种美,让男人弃善从恶的选择充满一种悲剧感。

当男人拿着刀,盯着哑女那张美好无比的脸,就像我们直视曾经那些美好愿望。男人的怒吓,仿佛在质问,为什么弱小就要被欺负,为什么善良那么无力,但善良与美好无法回答,她只能流下伤心的泪水。

哑女的那滴眼泪,其实是从男人心底流出来的。

这一幕中,刀是凶恶的象征,而哑女是美善的象征,导演通过这一幕,将一个男人内心善念与恶念的斗争,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可以说,这一幕,是足以永垂影史的一幕。仅凭这一幕,他就足以跻身电影大师的行列。当然他本来就是!

抢劫完后,哑女从盒子中,拿出一颗棒棒糖,递给男人,它就是哑女曾经递给为自己出头的男孩的那颗。棒棒糖,传达的是善意,但在当年,男孩因为强烈的屈辱感,拒绝了。现在,男人因为要弃善从恶,再一次拒绝。

当棒棒糖摔成碎片时,象征着男人彻底放弃了善良。

阅读催泪系导演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催泪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