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一百四十六章 禁盐

上一章 简介 下一章

自晚唐至今,陕西沿边地区的民众所食之盐,基本以青白盐为主。

并且因为靠近西夏的缘故,青白盐的价格始终很稳定,淳化年间,一斤青白盐大概十五文左右。

至今,几十年过去,青白盐的价格仍在十五文左右波动。

反观解盐,即使宋廷令商贾入中解盐,加上运费等开支,一斤解盐的价格也要二十五文左右。

十文的差价,看似不高,但盐是生活的必需品,二十五文和十五文,价差接近一倍。

边地的边民,日子过得本就不富裕,很多边民都无法接受一斤十文的差价。

十文的差距,也是丁谓等人忽视的缘由所在。

十文?

对于边民而言,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他们压根就不知道。

区区十文钱而已,完全无关大局。

一斤盐二十余文,难道还不够便宜吗?

“运盐之费,行百里,陆运每斤四钱,水运每斤一钱。”

“环州距解州千余里,全程几乎皆是陆运,若商人请解盐的价格定在12钱一斤,每斤盐的运输损耗当在十几钱一斤。”

“如此,环州之民够盐的价格当在三十文左右一斤。”

“诸卿可知,三十文一斤与十五文一斤的区别?”

众臣听到这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官家为何偏偏要以环州为例,从解州运往环州,每斤盐的价格确实要加十几文。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可环州之民,没必要以解盐为生啊?

商人也没必要于环州卖高价盐。

一切如常,不就行了?

商人请的解盐,完全可以卖到其他地区。

青白盐的便宜是相对的,边地那边便宜,因为西北边地离西夏近,一旦离开了边地,青白盐也就失去了价格优势。

因此,解盐是不愁销路的。

‘难道官家要重启禁盐之策?’

一念及此,丁谓不禁暗暗叫苦。

昨日雷押班也没提到这一点啊!

禁盐?

官家不知淳化年间禁盐的恶果吗?

另外,禁盐的事,不止太宗干过,先帝也曾经搞过一阵。

有了淳化年间的教训,之前犯的错,先帝当然不会再犯。

咸平年间,陕西边地也一度禁盐,为了解决解盐抵边价格过高的问题,朝廷不得不给予商人一定程度的加绕。

最终以中央补贴的形式,降低了解盐的销售价,几乎令解盐和青白盐价格齐平。

然而,此类做饭不止是伤人,更是伤己。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外如是。

一斤补贴十来文,看似不高,但聚沙成塔,沿边地区每年的食盐消耗量数以十万计。

一岁补贴数百万钱,即使宋廷财大气粗,也是补不起的。

因此之弊,咸平年间的禁盐之策,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毕竟,宋真宗既要搞东封西祀,又要大兴庙宇宫殿,还要犒赏文武百官,之后更是有岁币。

既要,又要,还要,多方压力之下,原本不过数百万的贴钱,逐渐变成了一种负担。

“臣以为,可依咸平故事。”

片刻后,丁谓最先表述了他的建议,他觉得,官家应该是想重启禁盐。

以官家的登基后的表现,既然官家动了心思,此事定然势在必行。

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请关注幻想小说网(www.smrhm.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

阅读推荐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